光陰中的逆行者

光陰中的逆行者

有一些安閒的小時光會讓人念念不忘,比如陽光斜斜照進來的圖書館,飄著糖果香味面對大海的餐廳,還有安靜的月夜,星未央、月未眠,站在窗前月色便撲滿全身,這世界美得讓人疼惜。

時光中的人亦是我最為感激的,那既是親人也是友人的他們,讓我此刻在背山面海的加國一隅安靜的做著旅人。

然而,這是個漫長的盛夏,漫長的無邊無際,雖然空氣中陽光沾滿著海風的明媚,也依舊無法掩蓋心裡那片荒漠的無邊無際。

有一種珍貴的東西正在一點點的消失,譬如信仰,亦或是契約精神,這讓我焦慮和疼痛。

這個世界每個人的精神骨相各不相同,總有一些人在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內核與質地,成為了一個有骨有肉精神飽滿的靈魂,而這靈魂裡一定不能缺少的是心的自由!

但是“自由”這兩個字在某種程度上如一根看不見的刺,會在不經意的時刻,劃過我的每一寸肌膚,然後留下絲絲縷縷的血痕。

我不知道用什麼可以拯救心的裂縫,我只能用餘生的力量做個漫漫光陰的逆行者,永遠懷有赤子之心,永遠如少年般赤城、深情,在風雨中作詩,在陽光中燦爛的舞蹈。

不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我們都只能盡情的做好自己!

幸好生命中還有很多有情物,不斷慰藉和溫暖著孤寂的心靈;感恩,生活帶給我的歡愉,珍惜,途中相遇的親人和朋友。

在路上,喜歡緩慢的旅行時光,可以看山川河流麥田,可以和朋友聊聊天,一切都緩緩地,淡淡地,在每一個日常的光陰裡交換著心事,那一刻,內心的山水和路上的山水是不謀而合的。

在陌生的小鎮偶爾也會邂逅旅人,交談起來很喜悅,於是坐下來喝一杯咖啡,然後各道珍重離去,有些精神中的交集,在日後的歲月中,會化成生動的吉光片羽,將時光串起來,撩動著心底的幽歡。

在海邊發呆,釋放靈魂中的自我,海天一色中,時光是靜止的,行駛的帆船是靜止的,只有來來去去的行人,用臉上的表情傳遞著彼此生命的狀態。

其實每個人笑容的背後,都有一份不可言說的隱秘心思,只是那心思又有幾人願意駐足聆聽呢?

一對老人行走在午後的陽光裡,眼神與他們接觸,很舒服的溫度,不急促,不呆滯,嘴角彎起,給我一個漂亮的微笑。

我深愛邂逅老靈魂,誠實幹淨,我亦希望我的老年,即便不能仙風道骨,也要有最起碼的優雅,不急不緩的老去。

每當遇到靈魂深處的謙卑之光,就會被深深地吸引,那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精神之氣,是一種能量在生命裡安靜的發著光。

若精神世界沒有滿目荒愁,臉上的從容和淡定就會由骨子裡迸出,那是由衷而真實的相貌,是喜悅自由的生命之態。

記得木心說過一段話: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經歷過太多事情後,依然能夠將內心與這個世界進行剝離,享受人生而不沉湎,歷經蒼涼而不消極。

他是極有智慧的人,在經歷那麼多的苦難後依舊能夠神情自若,面對人性的醜陋,依然可以乾淨、柔軟,這是大悲心的氣概。

越來越喜歡與藝術相關的一切,因為藝術和文學最能探究靈性以及疼痛的深度。

今天老張問起我,加國有過哪些藝術家?我便忽然想到莫娣,她是民間藝術家,或許她算不上大家,但我對於諸如“民間”、“野生”這樣的字眼情有獨鍾,因為接地氣。

曾看過一部關於莫娣的電影,她的一生可謂充滿悲苦,然而她筆下的畫面,卻總是鮮活、生動、色彩豐富,絲毫看不出貧苦、疾病的影子,她的作品中有堅韌和善良,也有真正的安寧。

她可以把浮生一切框成一幅畫,也可以將底層的艱辛用熱絡和歡喜暖化,在她堅韌美好的面前,我變得非常軟弱,直抵靈魂的東西,讓我淚流不止。

其實很多人的幸福都沒有受困於外在事物,因為他們可以用自我價值觀去決定生命的品質,畢竟心的自由和明澈才是最重要的,那是精神家園的歸屬。

景色、人文、藝術及種種,終究是人心靈的一種供養,若內在足夠豐實,終會看懂時光背後的深意。光陰一直在變,世事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永遠不能磨滅的自由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