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引領三產蓬勃發展 “雙創”工作助推經濟追趕超越

文旅融合引領三產蓬勃發展 “雙創”工作助推經濟追趕超越

乘著新一輪機構改革的強勁東風,華陰市以文旅融合體制改革為契機,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市創建為抓手,大力實施“旅遊立市、文化興市”的發展戰略,依託充滿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產業發展全過程,實現旅遊形式和文化內容的高度統一,全面提升和凸顯華陰旅遊產品特色,提升綜合競爭力和吸引力,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努實現市域經濟追趕超越和社會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

全域旅遊塑造優質品牌 景城一體促進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引领三产蓬勃发展 “双创”工作助推经济追赶超越

作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市),華陰市堅持以全域旅遊理念引領市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標創建標準,突出黨政統籌和改革創新,圍繞做優做強旅遊城市、做精做大旅遊景區、做美做特鄉村旅遊、做好做足服務環境等重點,推動旅遊業從單一景區(點)建設向旅遊目的地綜合服務轉變,形成了景城一體、融合發展的全域旅遊“華陰模式”。

華陰市將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分值佔到6%,並對旅遊生態環境、旅遊安全、旅遊市場秩序等方面實施“一票否決”;以行業協會、市民代表電視問政等方式構建起了社會參與旅遊發展的治理體系;適應全域旅遊發展的旅遊統計測算、行業自律等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旅遊警察大隊、旅遊巡回法庭和旅遊市場監管分局,各職能單位各司其職,節假日聯合執法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已成為“1+3+N”機構的工作常態。

按照“旅遊立市”總要求,華陰市出臺了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綜合性政策,發改、國土、交運、住建等12個部門出臺了支持“旅遊+”的政策措施,促進土地、人才、資金等旅遊產業要素高效配置、合理流動,形成了部門協同全力保障全域旅遊發展的政策優勢。市政府每年專項安排2000萬元,到2019年增加到3000萬元,全力支持全域旅遊創建和旅遊產業發展。

以貫通市域旅遊景區、構建全域旅遊大環線為重點,華陰市建設形成了“四縱四橫一環線”的城市路網格局。在全省率先開通免費旅遊公交。三年來,共建設運營旅遊諮詢中心(站)9處,建成生態停車場3個,設置全域旅遊全景圖、全景導覽圖16塊。積極開展“廁所革命”,新建、改建旅遊廁所69座,“廁所革命”走在陝西省前列。旅遊大數據平臺建成使用,智慧旅遊深入到各個領域,實現了景區內外、城鄉之間旅遊公共服務的全域覆蓋。

持續完善華山景區產業鏈,華山5A級景區的核心支撐地位和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華陰市3A級以上旅遊景區達到6家,鄉村旅遊示範村鎮4家,構建了山上山下統籌推進、景區內外均衡發展的全域景觀體系。住宿床位發展到1.3萬餘張,住宿業的突破發展帶動了吃、娛、購等旅遊要素全面提質升級。按照“旅遊+”的新模式,大力發展研學遊、康體養生遊、體育遊等多種融合業態,旅遊與水利、體育、教育等融合類園區達到10家。華陰老腔與華陰旅遊相融相盛,成為“文化+旅遊”的樣本和典範。

採取PPP模式,投資5.53億元,華陰市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已建成16個美麗鄉村示範村。森林覆蓋率達到35.73%,被授予全國平原綠化模範市、陝西省級首批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工程,通過“景區+貧困戶”“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旅遊”等多種形式,推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致富。2018年,通過旅遊脫貧237戶794人,佔全市脫貧總數的27%。

設立800萬元旅遊市場營銷專項資金,成功舉辦了“華山論道”“華山論劍”國際圍棋大賽、國際登山節、“秦嶺論壇”、中華五嶽聯盟年會等節慶活動。在國內外大中城市宣傳推介,在央視《發現之旅》《影像方誌》等欄目深度推廣;與周邊縣市結成黃河金三角旅遊聯盟,開展旅遊區域協作、聯合營銷。實施“互聯網+”,深化“三微一端”網絡宣傳,搭建了旅遊數據中心平臺,開發了華陰旅遊APP,不斷提升“山水聖地,魅力華陰”品牌影響力。

標準實施打造旅遊精品 服務提升優化旅遊內涵

文旅融合引领三产蓬勃发展 “双创”工作助推经济追赶超越

自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華陰市確立了“標準就是生產力”的理念,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堅持規劃引領,建立激勵機制,實施多元培訓,突出一體發展,規範行業管理,全力推動旅遊標準化創建工作向前邁進。

作為全省首批唯一一家創建單位,華陰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旅遊標準化創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第一組長,市長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創建任務。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列支3000萬元專項資金,舉全市之力推動旅遊標準化建設,一曲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旅遊標準化凱歌全面奏響。

啟動編制了《華陰市旅遊標準化發展規劃》,為一舉實現成功創建繪就了藍圖。同時大力推廣旅遊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逐步建立了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銜接、既體現華陰特色又滿足現代旅遊服務業發展需要的旅遊標準化體系,逐步形成了覆蓋“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全要素的旅遊標準化體系和服務規範。

文旅融合引领三产蓬勃发展 “双创”工作助推经济追赶超越

把旅遊標準化作為服務業標準化的中心工作,通過建立旅遊標準化體系,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實現市域旅遊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構建出“美麗華陰,標準先行”的旅遊服務架構。同時,在統籌規劃、宣傳培訓、標準貫徹、體系建立、硬件建設等方面強力推進,確保標準化工作的貫徹落實。通過移、建、改的方式對現有旅遊標識標牌、行人導示牌進行標準化整改提升,規範後的旅遊標示標牌導向系統覆蓋市域主要路口及重要交通幹道。

結合實際,對標市域旅遊業態特點制定了《華陰市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華陰市旅遊標準化工作獎勵辦法》等政策性文件,並以此為綱領,指導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採取“抓試點、樹標杆,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從全市涉旅企業中篩選出了15類、50家試點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通過開展標準化的試點、示範工作,立標杆,以點帶面,形成了以推動試點企業創標為核心的良好創建局面。

文化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文化傳承彰顯地域特色

近年來,華陰市積極實施“文化興市”戰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群眾文化生活多彩多姿。在華嶽大地,文化這種無形的力量已經化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文化惠民的佳音已經送到群眾“家門口”,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緊抓歷史機遇,乘著PPP項目建設發展的熱潮,華陰市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五館一中心”這個佔地295畝,總投資近7億元的文化惠民項目很快落地建設。這是華陰市近年來實施的最大的文化民生工程,目前,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博物館、文化館、運動員公寓、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圖書館、檔案館已全部封頂,內部正在鋪設各類管線,公共體育場、足球場已投入使用。與此同時,華陰市影劇院包裝改造等幾個大的項目都在加緊實施中,裝修一新的影劇院即將投入使用。華陰城區新建的“24小時智慧圖書館”內,配備各類書籍6000餘冊。另外,精心籌劃儲備的輪滑場地、攀巖場地、健身步道、老腔演藝中心、汽車露營基地等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已完成立項審批,京師倉遺址文物保護設施建設、秦峪——杜峪戶外徒步運動小徑、魏長城體育健身步道已完成項目建議書。一系列重點項目的實施和落成,將有力填補華陰城市功能多年來的空白,市域文體事業硬件設施水平一躍進入全省前列。

從完善基層文化項目建設入手,努力打造設施功能完備的公共文化綜合體。華陰市按照“抓大、強中、扶小”的工作思路,抓好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搭戲臺、安音響、補燈光、建球場,送電腦、桌椅、棋牌桌、象棋等文體設施用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一元劇場”每年惠民演出200餘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400餘場,合唱團、書法班、葫蘆絲培訓班、聲樂班、陳氏皮影雕刻技藝培訓班等公益課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最大限度地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文旅座談會、劇本研討會、項目規劃會等會議迸發思想火花,彰顯了文化城市的活力。“少兒春晚”“網絡春晚”“秦腔大賽”“迷胡大賽”“廣場舞大賽”“鑼鼓大賽”“風箏大賽”“象棋比賽”“華陰市文化活動月”“書香華陰”“鞦韆文化藝術節”“桃花文化旅遊節”等日常演出和節慶文化相結合,多點開花。

文旅融合引领三产蓬勃发展 “双创”工作助推经济追赶超越

華陰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不但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也是我國楊氏宗族的根脈所在,自古就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說。每年4月,楊氏後裔都會聚集在華陰參加屬於他們的節日,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楊氏文化。如今,弘揚楊氏忠、勇、廉的愛國精神和清白傳家的良好家風在華陰日漸升溫。今年4月13日,2019華陰市楊氏根脈文化節在陝西省華陰市“天下楊氏第一村”東宮村拉開序幕,全國各地楊氏宗親會長及全球千名楊氏宗親在這裡尋根問祖投資,為華陰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實現由“軟實力”到“硬產業”嬗變奠定了堅定基礎。

華陰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文化積澱深厚,民間文化資源豐富,被列入市級以上的非遺保護名錄有27項,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8人。2018年,華陰老腔國家級傳承人張喜民和老腔藝人們一起遠赴美國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等12個城市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流演出。同時,張香玲老腔班社也赴新西蘭進行交流演出,華陰老腔再度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華陰老腔和皮影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文化活動中,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弘揚“勤勞質樸、開放包容、實幹進取”華陰人精神這一主線,挖掘身邊的先進典型,塑造先進人物形象,編排的《扶貧路上》《致富花開》《吼一聲老腔到陣前》《月照瓜園》《搬遷》等多部戲曲作品,富有時代特色。老戲新排,《李亞仙》《梁秋燕》等傳統劇目重新編排後,久演不衰,深受群眾喜愛。

華陰市充分發揮“1+3+N”旅遊執法機構聯動作用,強勢打擊黑車黑導、圍追兜售、搶客拉客、欺客宰客等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行為;通過重點抽查、聯合檢查、拉網排查、企業自查的方式,對旅遊市場實行全方位、高密度的安全監督檢查,有效維護了景區和重點轄區正常的旅遊秩序和服務環境。建立了華陰(華山)假日度節工作機制,應急處突預案完備,安全演練成為常態,救援體系日臻完善。華山清潔工、挑山工以及小紅帽志願服務群體已成為華山文明旅遊的靚麗符號。同時,為保證文化市場健康發展,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按照職能,依法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專項鬥爭和專項整頓活動。近年來,共查繳銷燬盜版光盤7000餘張、非法出版物1萬餘冊,查處各類違規經營案件數百起,有效打擊了文化市場經營中出現的違規違法現象,為全市人民群眾創造了健康的消費環境。

經過文化與旅遊的有機融合和“雙創”工作的有序推進,華陰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量質齊升。2018年,共接待遊客1137萬人次,較“十二五”末增長50.4%;旅遊綜合收入92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65.5%。旅遊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不斷提升,旅遊業綜合增加值佔本地GDP比重16.2%;旅遊從業人數佔就業總數的21.5%;旅遊稅收佔地方財政稅收的10.26%,旅遊產業已成為支撐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