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你有沒有見過錶盤動,指針卻不動的表?如果沒有的話,別急,今天將會在這款名為《鑄時匠》的遊戲中見到。

該遊戲為四個人用四年時間研發出的一款冒險解謎類獨立遊戲,Steam平臺發售名稱為《Clocker》,直譯為鐘錶匠,當然也可以翻譯為“鑄時匠”——該遊戲的主題之一便是“鑄時”,Control the time,將這種“雙關”藏於遊戲標題中的做法,各位玩家應該早已不是第一次見到。

遊戲的細節是非常讚的,先不說我很欣賞的藝術分格,遊戲本身便是一個故事,而開始遊戲的方法便是翻開界面中的書本。遊戲中的任何操作都伴隨有用筆在紙上塗寫和翻書頁的聲音,這時刻都在給玩家一種心理暗示:是你在親手書寫,或者說改寫這個故事。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遊戲的主人公是一位名為約翰的鐘表匠,在開頭,我們得知了以下信息:

約翰家裡欠債。

約翰有一個名為愛麗絲的女兒,一樣爛大街的名字,絕對是親生的。

約翰賣掉了一塊對自己和女兒都很珍貴的懷錶用以還債,引起了女兒的不滿。

一個神秘老人進入約翰的店裡,給了約翰一塊奇怪的表:錶盤動,指針卻不動。約翰從而獲得了“鑄時”的能力。

說到“鑄時”,即控制時間,在AVG類型的遊戲中,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題材,最典型的當屬這兩年好評如潮的《奇異人生》系列。

好巧不巧的是,《鑄時匠》的畫風與《奇異人生》也有幾分類似:唯美而富有藝術感的手繪線條,不乏分明的層次;跟《奇異人生》一樣令人舒適的色彩搭配,無時無刻不在為情感基調服務。只不過《鑄時匠》作為一個2D遊戲,人物與場景的立體感都不算強,也算是製作組的一種討巧。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鑄時匠》的流程非常短,玩家扮演的約翰將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拯救女兒。約翰的能力除了輕易讓時間停止,也可以控制一些對象的“單體相對時間”:比如一個正在倒水的人,你可以讓他的倒水動作趨於停止,也可以讓他瞬間完成倒水動作。

跟某“昆特牌”遊戲一樣,除了控制父親,玩家還能控制女兒。當然,我之前原本就沒有說清楚,《鑄時匠》是一個雙主角設定的遊戲——說白了就是,父親找女兒,女兒找父親。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與父親約翰不同,愛麗絲的特殊能力是讓趨於緩慢的時間恢復正常,算是和父親的能力相剋,給玩家帶來了更加充足的新鮮感和趣味性。

談一談遊戲的音樂,我個人認為非常棒——玩家控制約翰和愛麗絲進行遊戲時的配樂風格有明顯的區別:控制約翰時,整體基調比較沉重、憂鬱;控制愛麗絲時,音樂又變得輕鬆歡快。

遊戲的操作按鍵比較奇怪,當然這不影響玩家的遊戲體驗,因為《鑄時匠》本就是一個以敘述和演出為主的遊戲,不需要多麼複雜的操作,甚至遊戲全程都伴隨有按鍵提示。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鑄時匠》總共只有三個章節,三個章節之間敘事整體來說比較脫節,人物臺詞很少,更談不上多麼深刻的人物塑造。另外遊戲難度不高,最有趣的部分集中在第二章,其餘時間比較乏味,可幸流程不長,耐著性子打完算不上一種煎熬。

除開主線劇情,製作組把自己的惡趣味都留在了“成就係統”中,想要達成全成就,可能需要不下20小時的遊戲時間,我是沒什麼興趣,有興趣的玩家慢慢摸索吧。

總體來說,《鑄時匠》是一部優秀、精緻的獨立遊戲,也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它要傳達的是一種父愛、親情,製作組接受採訪時也表明,4個人中有3個人的父親都已經去世。這大概也是他們會選擇“鑄時”這樣一個題材的原因吧。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許許多多的遺憾,倘若真能控制時間,誰不願意竭盡所能地不讓那些遺憾發生呢?

所有的愛,都在我鑄造的時間中——國產獨立遊戲《鑄時匠》測評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每分每秒,我們都是自己的“鑄時匠”,珍惜當下與身邊的每一個人,便是給自己人生最好的交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