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吳世林

1

心儀五皇山,從重評欽州新八景就開始了。


嚮往五皇山

1998年,是欽州得名1400年。當年,由欽州市政協牽頭,組織欽州歷史文化的宣傳,並進行欽州新八景的評選。在經過層層篩選過的20個候選景點裡,有一個叫椎林疊翠,說的是位於浦北縣境內龍門、北通、白石水、大成、張黃五鎮交界處的五皇山,生長著名冠全國連片20多萬畝的原始紅椎次生林。它們軀幹挺直粗大,參天聳立,葉子青綠細密,猶如一把把翠綠的巨傘,遮天蔽日。新八景評選時,曾任欽州日報總編輯的農志立是作家兼攝影家。他拿出自己拍攝的紅椎林照片,說這片椎林,世上最大片,力薦它入選新八景。


嚮往五皇山

那年月,我在欽州日報社主編文藝副刊,開闢了“欽州得名1400年”專欄,每週都編髮欽州歷史文化類的文章,就編髮過五皇山的古老傳說。

相傳3000年前,五皇山原來叫做女兒國,陰盛陽缺。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玉皇大帝恩准了南海觀音的奏摺,下旨派遣一名法力高超的陽神下凡相助。陽神不負聖望,不久,女兒國同時生下五個皇子,容貌俊美,才華橫溢。玉帝非常高興,特意把他們接上天宮,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幾十年後,這五個皇子個個都兒孫滿堂。從此,女兒國的陰陽平衡了,不再叫女兒國,改稱五皇州。陽神立了大功,被召回天宮加官晉爵,臨走之前,奉命在五皇嶺上豎起了雄起石(又稱陽石),以庇護這一方水土永遠保持陽剛之氣。據說,後來雄起石周圍長滿了一種類似起陽草的植物,男人採了回去煎湯飲服,效果神奇,雄風大振。傳說歸傳說,然而,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雄起石的挺拔屹立,的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嚮往五皇山

從此,我對神奇的五皇山和它的紅椎林心生慾望,心想有機會一定去一睹芳容。

2

等我有機會探究五皇山,已是2001年的事了。

那年7月13日,出差浦北,晚上看電視,北京申奧成功了。那時,小小的浦北縣城,鞭炮雷鳴,一片歡騰。我的心情與全國人民一樣,也無比的激動,盡情的歡呼。同行的銀行行長兼作家朋友周千紅說,聽說浦北有一高山叫五皇山,若是晴天,可看到北海、欽州,足見其高大無比,我們就登高以祝賀北京申奧成功吧!

我立即響應:“好,看椎林疊翠去!”

那一次是從白石水鎮登山的。


嚮往五皇山

五皇山怎麼走,那時我們也懵懂。因為還沒有開發,問縣裡的朋友,答案五花八門,有說從龍門,有說從北通,有說從白石水。查車載導航“五黃”(五皇山原叫五黃嶺),竟然查到“五黃村”,一看就在五黃嶺的山腳下。我們一陣興奮,一致認定從五黃村登山,一定不會錯。去時一路豔陽高照,到了山腳下的五黃村,車停在一處名叫“五中學校”的校門前的大榕樹下。我們向村民詢問了登山的路線。村民聽說我們要看椎林,看那幾塊石頭,很熱情,一後生仔還請纓當我們的嚮導。

六七個人開始登山了。可剛到村邊,天就起了風雲,剛才的驕陽躲了起來。天西邊灰沉沉的一片。嚮導邊走邊徵詢我們,走還是不走?這雨肯定下過來的。可我們看看天邊的烏雲還遠著呢,再加上來時的一身豪氣,哪把這小小烏雲放在眼裡,齊聲說,走!

沿著沒有路的山路登山,剛走了十來分鐘,雨真的就來了,開始是一滴兩滴,轉眼就風雨交加了。到了這份上,嚮導說,半山腰有一座小廟,我們可以上那躲雨。


嚮往五皇山

此時,我們正經過一片荔枝林。雨越下越大,我們只好躲在比人高一點的荔枝樹下,大家都戴著草帽。我背個相機包,心想反正身被淋溼定局了,這相機可不能溼啊!我的草帽就給相機包用了。人站在樹旁,任由風吹雨打,一種迴歸自然的感受湧上心頭。已經很多年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了。雨小了一點,但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想想衣服已全溼了,我們問嚮導,這裡距離你說的那座廟還有多遠?他說,不遠了,就在前面,上個坳就到了。大家說,上廟躲雨去!誰知嚮導嘴裡的不遠的路程,我們卻怎麼走也走不完。在嚮導的不斷的“就到了就到了”的鼓勵聲裡,在一陣陣瓢潑大雨中,我們足足走了近半個小時,才見到那間只有五六個平方的小廟。聽說這裡供奉的是保佑人類生兒育女的神,可靈了,那應該是送子觀音之類的,嚮導卻說是個什麼將軍。我想,大約就是傳說中的陽神吧。

看著灰濛濛的天,看來雨是一時止不了,已經開始有人在打噴嚏。大家一商量,決定就此打道回府。

第一次登山,在雨中,僅在山腳轉游,未見椎林,如瞎子摸象,僅摸了一下五皇山的大腿。

3

對年輕的我們來說,登山,沒有登上頂峰,無論從哪條理由去講,都說不服自己。

到了2002年初,聽說有老闆開發五皇山了,那年我已從副刊部轉到了記者部。我對周行長說,我們再去看看五皇山吧。周欣然同意。邀上三兩個文友,再次出發。

這次目標已很明確,我們不走白石水線,從龍門鎮林垌村上山。來到五皇山腳下,只見一股清流沿著奇形怪狀的石頭縫隙從山上蜿蜒而下,我們踏著一條新修的登山小道迎著清溪逆流而上,耳邊除了潺潺流水聲,就是熱情的知了聲和清脆的鳥鳴聲。

這條小溪就是傳說中的玉女溪。這是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旅遊線路。

這玉女溪,清澈見底,彎彎曲曲,跳石過坎,潺潺而下,嫵媚溫柔,不急不躁。走至半山,流水聲漸大,循聲仰望,但見潔白的流水如一條白色紗巾掛在山間,如絲如線,縹緲斷續。傳說是當年的七仙女到五皇嶺遊玩時不慎掉下的紗巾,所以叫“玉女瀑布”。往上,溪中還有眾多景點,其中有一“玉女浴池”,兩米見方的天然石池,注滿清水,乃七仙女戲水之處。所以,五皇山下的姑娘,出嫁前一天都要到這裡洗個澡,沾點靈氣,好旺夫益子。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順著登山道上到半山腰時,見到10多個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他們說,登山小道要趕在4月底前修好,並於“五一”節開放,接待遊客。內有一個工頭模樣的,一問,竟是縣旅遊局胡局長。他說,這條旅遊線路是當地老闆凌月亮投資修建的。凌老闆是林垌村人,在首府南寧經營建築生意,發財後不戀城市,而是看中了屋後高大神秘的五皇山,決心回家鄉開發森林觀光旅遊事業。五皇山上紅椎林漫山遍野,層層疊疊,一望無際,遮天蔽日,蔥綠青翠,具有極高的觀光旅遊價值。欽州新八景之一——椎林疊翠指的就是這裡。凌老闆投下巨資,除了修好登山線路外,還將在半山腰修建月亮雲霧度假山莊,在山頂修建觀陽亭等。


嚮往五皇山

初識五皇,為椎林疊翠這個新八景得以開發成旅遊景區而高興。於是,我寫了一篇小通訊《凌月亮和他的旅遊線路》,刊登在《欽州日報》上。

4

五皇山因其博大獨特以及開發建設的不斷翻新而吸引我,令我百登不厭。隨後的時間裡,受邀或陪同朋友,或自助遊,我登臨過多少次,已記不清楚了。印象最深的當是2013年11月那次作家AA自助遊。

同樣的風景,與不同的人去看,就會有不同的心境。欽州、浦北、靈山三地十多個作家一起自助遊,沒有寫作任務,沒有工作壓力,是一次純粹而快樂的旅行。


嚮往五皇山

早上出發,11點到達山腳,涉仙女溪,就是我2002年走過的那條登山路,當然設施比10年前完善多了。12點至半山的月亮山莊。預訂的全羊宴已上桌。酒足飯飽之後,沿著穿行於紅椎林中的登山小道,一路上山,不時有猴子倒掛在路邊的樹上恭迎。憑著這全羊宴所散發出的能量,個個都精力旺盛,不到1小時,我們就登上山頂,見到了標誌性的南陽石。

站在山頂上,看著東西南北一座連著一座的青山俯首稱臣,“一覽眾山小”感覺不過如些罷了。


嚮往五皇山

五皇山,這個著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山高林茂、草綠石奇、谷幽水秀、霧濃雲美、民俗奇異,是一個集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景內山巍、水澈、石怪、瀑布泉清,森林茂密,植被原始,古木參天。這片全國最大的紅椎林保護區裡,盛產名貴野生紅蘑菇(俗稱紅椎菌)、野生橄欖、無花果等30多種亞熱帶雨林食用野果和高山雲霧茶。峰頂奇石眾多,有的平如方桌,有的直指高空,有的大如屏障,有的小如圓凳,有的中間開花,特別是身邊聳立的南陽石惟妙惟肖,吸引了無數遊人頂禮莫拜,而遠方傲立的雙乳峰也是令人遐想無限。試想,五皇子民,年年歲歲,朝朝暮暮,登山觀景,身處其中,潛移默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陽剛氣足,激情噴發,子孫滿堂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山上的石頭雖多,但主角還是南陽石。在等待太陽下山的當兒,有人與陽石合照,有人去擁抱陽石,大家東一句西一句地談說著與陽石有關的曖昧話題,害羞的故意躲到一旁去,卻側著耳朵偷偷地聽著。等到紅彤彤的太陽落到遠處的山頂時,我們終於有機會拍攝了滿天紅霞的夕陽下的南陽石。

晚上繼續全羊宴,然後點篝火,搞聯誼,侃大山,住帳篷,做一回山裡野人。


5

對於五皇山,每一次登遊,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五皇山以其神秘和博大,總能給人以驚喜,令我以嚮往。

2019年7月,浦北縣文聯組織“名家看浦北”活動,邀上我。可以陪同省城來的馮藝、何述強、馮豔冰、丘曉蘭等名作家好朋友登遊名山,已倍感榮幸,聽說還能去石祖禪茶園,令我更高興。


嚮往五皇山

這石祖禪茶園,是一個近年被髮掘出來的“世外桃源”,曾榮獲“中國森林養生基地”,全國僅38家,在微信朋友圈霸了不少屏,火了一大把。看著朋友們發的一張張美照一段段文字所散發出來的禪意茶味,我禁不住對它嚮往起來。


嚮往五皇山

“名家看浦北”文學採風團上午走了南陽石的老景點,下午赴石祖禪茶園。原來以為石祖神茶園是從第一次登山的白石水鎮五黃村上山的,一路走,卻找不到原來的模樣,一問司機,才知是從北通鎮上山的。白石水鎮在五皇山的西側,北通鎮則在北邊,完全不同方向。又是另一條登山路。


嚮往五皇山

車至茶園時,下車呼吸一口滿是負氧離子的新鮮空氣,環視寬闊的廣場,四處景緻皆可入鏡,一旁的禪園茶坊,屬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如廟宇,觀之,人的身心馬上肅穆安靜了下來。


嚮往五皇山

這石祖何意?我原來猜想是不是一個地名?忍不住問之,答是當地人對陽石的尊稱。如果用當地土話來說,多少略有點少兒不宜。聽說這裡的山項上還有一根斜插的陽石,稱為北陽石。在這大山之上,一南一北,如兩門沖天大炮,守望著大山,護佑著它的五皇子民世代榮昌。而這高山的陽剛之氣,與石祖禪茶生態園裡的幽谷柔情,在這山裡竟然陰陽融合得如此的天衣無縫,縹緲成仙境般的美景詩意,令人嘆為絕景。


嚮往五皇山

在這裡,我們首先走進古香古色的石祖禪茶坊,喝著石祖禪茶,聽著講解員介紹石祖禪茶的製作流程,瞭解石祖禪茶的生產過程,品味著石祖禪茶的芬香。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茶後爬山。這裡的茶山不是梯田式的,而是一棵棵老茶樹生長於原始樹林中、石頭縫裡……五皇山由於地勢高、植被密,產生了雲海、濃霧變幻莫測的景象。在這雲霧中,生長著廣西規模最大的野生連片古茶樹群落。這些古茶樹一般高五六米,有的高達十米以上,杆大枝粗,彷彿在向人們透露著歲月的古老氣息。有些茶樹上還掛有經過鑑定樹齡的腰牌,年少者有七八十年,年老者達五百年。而無論長幼,都長出一顆顆嬌嫩的細芽,使得生機灑滿茶山,在向人們吐露它迷人的清香!導遊邊教我們辨葉摘茶,邊告訴我們,這些古樹茶終年吸雲吐霧,天生天養,野味十足,不施化肥農藥,出產的紅茶獲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堪稱名茶珍品,所以價高又搶手。


嚮往五皇山

從茶山下來,主人又帶我們去探尋山頂泳池。石祖禪茶園依照地勢建設了兩處無邊際的泳池。夕陽下,一睹水天一線的無邊泳池美景,視野特別的開闊。一個字,美!兩個字,很美!三個字,太美了!是啊,奇秀的群山之巔,滿天的白雲之下,雲霧繚繞,如夢如幻,如詩如畫,天宮瑤池,也不過如此罷了。這清涼泳池裡,一邊縱情戲遊,一邊觀賞雲海。真是令人美醉了!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在石祖禪茶園,最後還要說的是晚餐。晚餐的餐廳為360度無邊際景觀餐廳。坐在餐廳內,雲海山色,盡收眼底。在日落時分用餐,萬道金色的霞光灑進餐廳裡,灑在餐桌的佳餚上,灑滿每個用餐人的身上,彷彿整個世界都沐浴在霞光裡。作家們紛紛離席,走到陽臺,與霞光合影,搶拍那道美麗的夕陽紅,然後,舉杯邀晚霞,對影成眾人。是的,這樣的晚餐,吃什麼菜餚已不重要,只記得人人都霞光滿身就飽了。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嚮往五皇山

夜幕漸落,滿天的星光在天幕中逐漸燦爛起來,景區內星星點點的燈光也明亮起來了,景區的無邊泳池、餐廳、遊人與夜色逐漸融合,伴著夜蟲聲,石祖禪茶園的夜晚是格外的寧靜。這時,有滿天的繁星相伴,漫步在這高山之巔,低吟一曲“在這迷人的晚上”,心情應該是最安逸的。而在這樣迷人的晚上,人就這樣被夜色籠罩著,被星空環繞著,彷彿漂浮於宇宙之中,使我又禁不止探究起浦北為什麼獲得世界長壽之鄉的桂冠,希望從中尋找到“山水浦北,常來長壽”的生命密碼。

(注:文中借用網圖數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作者聯繫撤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