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当把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人”。《菜根谭》(69)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若心如明镜和平静的水一样透澈明亮,这世间就没有什么能够令人生厌的事情;若心态平和心境惠风和畅,就没有看不顺眼令人生厌的人。面对是非正邪的原则问题时,不可以是非不分正邪不辨。当遇到有利害得失的事情时,不可以太过分明太过较真,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两点感悟与君分享:

1、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心清似水的人能自带阳光,温暖他人的同时还能照亮自己的前程。善于用放大镜看待别人的优点,并不是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只是欣赏别人的长处,以别人的缺点提醒自己。以为老师上课前看到黑板上有一个小白点,他知道值日生没把黑板擦干净,于是他问:“大家在黑板上看到了什么?今天谁值日?”同学们把目光转向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接下来的一番话很有意思:“大家可能都看到了那个小白点,可是大家并没有看到除了这一点整块黑板都是干净的,值日生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应该给他一个赞,下次他肯定可以做得更好。”老师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值日生,含蓄委婉提出了希望,可谓用心良苦。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需要有一颗博容的心,容纳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给别人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如果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别人,或者一味地去苛求别人完美无缺,最终可能会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样的道理。自己本身就不完美怎么要求别人完美无缺呢?

2、而对于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则必须要泾渭分明,有清晰明了的判断取舍。我们要做好人,但不能当不敢直面矛盾和问题没有是非观的“老好人”,无原则无立场或者不敢亮明自己立场观点的人是没有担当的人。鸵鸟在被逼无奈的时候干脆把头埋进沙土里,现实生活中也有“鸵鸟心态”的人,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这种人看似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干事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其实与自己与人与事都没有任何好处。

莫当把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人”。《菜根谭》(69)


莫当把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人”。《菜根谭》(69)


莫当把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人”。《菜根谭》(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