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做了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醒醒,職場不養閒人

你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做了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醒醒,職場不養閒人

精英是我們的頂點,閒人是我們的底線。

每一個公司,都有一批閒人,他們躲在陰暗的角落,像一隻只吸血鬼,沒有多大貢獻,卻吸取著其他人的血液。

“為什麼每個公司總有閒人?一個個混吃等死。”

我被這突如其來話問的有點懵。

問話人是我的朋友曹陽,混得一家體面的大公司,為人謹慎,做事嚴格要求自己,也算是公司較為年輕的中流砥柱。

在一番追問下,曹陽道出了心中的不滿。上個禮拜出差,到達目的地時,對方臨時改變了更換了產品,講真的,這突如其來的變數難不倒曹陽,他一邊讓公司企劃部製作新的PPT,一邊研究新產品的特性。

晚上,曹陽收到了企劃發來的PPT,打開看了一眼,頓時火冒三丈,數據不準確,對產品定位不準,一系列問題讓曹陽不得不熬夜更改。

說到這裡,曹陽激動不已“明明是企劃的事,最後都成了我的工作了,企劃一幫人也不知道幹什麼吃的,一個個混吃等死。”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八十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社會約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而百分之八十的人拼命掙著那百分之二十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著名的“巴萊多定律”,俗稱“二八定律”。

你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做了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醒醒,職場不養閒人

“二八定律”能足夠說明生活中任何一個有趣的現象。

比如,百分之八十的人工作一天,有效率工作的也只有佔總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時間用於發呆,冥想,刷頭條。

再比如,百分之二十的人找一個好員工,百分之八十的人想著找一個好工作。

再再比如,百分之二十的銷售員帶來全公司百分之八十的業績。

所以,我對曹陽說:

你就是那公司裡百分之二十的骨幹,帶來百分之八十的業務,同時也養著百分之八十的“吸血鬼”。

在職場生涯中,“二八定律”幾乎如影隨形。

那麼“二八定律”究竟為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為什麼不把那“百分之八十”砍掉?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每個人學歷、眼界、想法、性格的不同,導致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即使砍掉那百分之八十的閒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會因為種種不同,又會分出另外一個二十和八十,形象說就是裂變一樣。這個定律的魔性就在於它是無窮無盡的往下分。

精英是頂點,閒人為底線

為什麼會有閒人?就像同事老劉頭,看似很忙,但都是瞎忙,看看明星八卦,看看股票期貨,用了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做了別 人百分之二十的業績。他就是底線,公司來的新人老闆都會把老劉頭作為標準,如果沒有老劉頭的“幹勁兒”,趁早走人。老闆心知肚明“二八定律”炒了老劉頭來了新人也無法打破這二八定律。

就像小學時做過一道數學題:一個池子甲口放水,乙口進水,問這池子什麼時候能進滿水?

如果用“二八定律”去解釋,這池子水永遠流不完,也永遠進不滿。

你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做了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醒醒,職場不養閒人

怎樣在職場運用好“二八定律”?

我們現在已經充分了解這個定律了。

如果你是那百分之八十的閒人,該怎麼衝進百分之二十精英呢?

①急領導及所急

打個比方,領導安排你凌晨兩點去機場接客戶,這時你會怎麼做?有人說了,回家先補一覺,提前到達機場。這就是百分之八十的人第一反應,如果這樣可以解決,直接叫一個滴滴專車,告知客戶車牌號就可以了,還用安排你去嗎?我想百分二十的人會第一時間聯繫對方,確定人數,預定離公司較近的酒店。順便查一下晚上的天氣,提前準備雨傘及外套,然後才是回家補覺,提前到達。

站在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些事不說並不代表不想,領導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你不能沒有頭腦地去執行。

②主動溝通

小郝是某公司後勤分管食堂,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好食堂的一切。最近公司招了一批假期工,食堂幾乎每天出現餐桌不夠,有人端著盤子站在一旁等坐的情景,從第一天開始,小郝站在食堂的角落裡表情凝重,嘴裡時不時地嘀咕著什麼。

一個星期過後,小郝被總經理的召見。

一進屋,總經理剛說出“食堂…”二字時,小郝從背後拿出了一份《就餐制度改革方案》呈在經理面前。

通過觀察,小郝總結出公司老員工下班都有早走的習慣,每次打飯後坐在椅子上邊吃邊看手機,拖慢吃飯速度,導致後面的人都在排隊。

下解決方案:已經和各部門領導溝通過,分批吃飯,每個部門佩戴特定顏色胸卡,限時二十分鐘……

他的提議得到了領導一致好評,他的工作態度得到領導的賞識。

與人溝通是最基本的工作法則,沒有談不妥的買賣,也沒有打不通的“關節”。

③價值觀

如果工作把工作比喻成人體,那麼價值觀就是靈魂,千萬別讓靈魂“扭曲”。

混日子,是當代大多數人的“共鳴”。公司請靠我們盈利,我們靠公司養家。在我所處的環境中,總能聽到有同事說這個“業務做不了,那個公司沒談成”。遇事捫心自問:

真的是做不了嗎?

真的談不成嗎?

真的潛下心來了解客戶需求了嗎?

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你在職場活下去的必備技能。公司需要責任感,有擔當,有主見的人。

結語

言歸正傳,用百分之八十的思維去爭取進入百分之二十的圈子,而不是用百分之二十的努力掉進百分之八十的人群。

你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做了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醒醒,職場不養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