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明朝《永乐大典》是中国最早最全的百科全书。同时,由于正本下落不明,又被称作“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案”。

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后,于公元1402年当上皇帝,定年号“永乐”。第二年,朱棣决心要修一部巨著以炫耀文治。

于是,就命解缙主持编纂,给出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按照这个要求,解缙召集了147人,花去一年时间终于修成,书名暂定为《文献大成》。解缙当即把这部《文献大成》,呈给皇帝朱棣御览。结果,朱棣看完后非常不满。当即决定重修。

《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这次重修选用了太子少保姚广孝及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 前后共计召集了约三千人,在文渊阁进行纂修。三年后的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全书终于大功告成。

据《明成祖文皇帝御制永乐大典序》记载,朱棣阅后非常满意,认为“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精粗,粲然明备。其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 。

完了还亲自制序文,赐名《永乐大典》。由于姚广孝呈给朱棣的只是原稿件,因此,朱棣又下令清抄一部。

这时,等于是有了两份底稿和一部清抄本。一份底稿是解缙主持编修的《文献大成》,另一份则是《永乐大典》的底稿,清抄的版本又被称作“永乐正本”。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嘉靖皇帝又下命重录一本,这部花了五年时间,同样是以人手抄录,被后世称作“副本”。

说来奇怪,永乐正本到后来就如凭空消失一样。而两份底稿,据说一份被火烧掉,《文献大成》压根儿就没再出现过。

《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永乐正本下落不明,副本流失大半

据记载,《永乐大典》光是目录就有60卷,全书内容部分22877卷,合起来一共是22937卷,11095册。

关于永乐正本,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说朱棣迁都北京时,将正本搬到北京后,原稿则留在了南京文渊阁;有说正本在副本重录后就不知所踪;

更有说大清入关后, 正本就被移入乾清宫,副本则放到翰林院保管。 不久后乾清宫失火, 正本毁于大火。

据《明穆宗实录》记载,《永乐大典》副本完成以后,正本与副本是被分开存放的。正本藏于北京文渊阁,副本则藏在了皇史宬。

这是明代史料中最后一次记载正本,据说存放在南京文渊阁里的《永乐大典》原稿,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直到清雍正时期,仅存的副本又被移到了翰林院,可清查时发现,副本已有残缺。

当年郭沫若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有可能仍在朱棣的长陵里。可是,副本是依照正本进行抄录的,且抄录的时间是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开始,直到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才告结束。

朱棣是在公元1424年去世并下葬长陵。如果永乐正本放进了长陵陪葬,那么1562年需要重抄一部时,就只能打开长陵,将正本从陵墓里搬出来,等重抄完成后,又再次放回长陵里。

《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因此,永乐正本根本不可能在长陵里。一是时间对不上;二是陵墓不可能关闭后又再次打开。另外,万历皇帝的明定陵虽曾被考古发掘,但最终仍是一无所获。

重录的副本虽也是手抄本,但无论在格式、内容和装祯上与永乐正本完全一样。到乾隆年间,因纂修《四库全书》的需要,再次检验时发现,22937卷的副本只剩下了9000卷。

史料上没有记载丢失的部分去了哪里?一般认为,雍正年间当副本移到翰林院时就已丢失了不少,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因为战事导致损毁,也有说是李自成打入北京后烧掉了一部分。

咸丰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副本又有将近一半被掠走,并存放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的贮藏室里。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900年)又来了八国联军,在抢掠三天后,副本再遭掠夺。

不仅如此,看守翰林院的官员开始监守自盗。据《苌楚斋随笔》 记载:“其盗书之法,早间入院,提一包袱,包一棉马褂,晚间出院穿于身上。”

每次一两本的套身上后,偷偷带出皇宫。部分被卖给了列强驻华使馆,有些则卖给官员、学者、收藏家等。《永乐大典》副本到宣统时,就只剩下了600册左右。现如今,包括国外归还或藏家捐赠、征集等,总计只有797卷。

《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文献大成》不知所终

公元1403年,解缙主持编纂的《文献大成》完成,原稿在呈给皇帝阅审后,史籍文献上就再也不见半点的记载,仿佛一夜蒸发不知所终年。

《文献大成》与《永乐大典》,在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朱棣对《文献大成》不满,只是认为其涵盖的范围还不够大,未能体现出包罗万有。可这部书毕竟也组织动用了147人,花上一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某种意义上,《文献大成》也可说是《永乐大典》的前身,为日后重修大典搭建了一个总的框架。而《永乐大典》的原稿也决无可能是在《文献大成》的原稿上,随意下笔添字补充内容后,就直接呈给朱棣审阅。

既然不会在原稿上添加内容,那么《文献大成》又会去了哪里?有专家学者曾对《永乐大典》进行过估算,认为如果码放起来,至少有40立方米。

《文献大成》虽不及《永乐大典》般浩如烟海,可也并非只是几本小册子,其体积应该也不少。并且,这部书虽然达不到朱棣的要求,自然不会随意丢弃。

《永乐大典》正本或仍保存完好,最初的《文献大成》却不知所终

《文献大成》原稿及《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推测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把《永乐大典》的原稿留在了南京文渊阁,只带走了正本。后来文渊阁失火,原稿化为灰烬。可问题是,这部朱棣皇帝十分重视,且用作炫耀文治的《永乐大典》,为什么迁都时只搬走了正本,非得把原稿留在了南京?

皇帝迁都并不缺人手,留下原稿一说显然不合常理。唯一能解释的,是这里的原稿,指的应是《文献大成》,也就说南京文渊阁烧掉的,并不是《永乐大典》原稿,而是《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的原稿,在迁都时肯定也一并随着正本给搬进了北京。嘉靖年间,由于存放正本的文楼曾经失火,对《永乐大典》十分痴迷的嘉靖皇帝以防不测,下命重抄一部。

同时指示,副本完成后“两处收藏,以备不虞”。可副本完工之时,却是到了隆庆元年初,即公元1567年这时候的皇帝,换成了明穆宗朱载坖。

有学者推测,《永乐大典》正本有可能被嘉靖皇帝带进了明永陵。其依据有三,一是嘉靖生前对《永乐大典》十分痴迷;二是嘉靖去世与副本完成在时间上相隔不远;三是以书籍字画等陪葬自古就有。

这样的推测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与史实不符。首先,据《明穆宗实录》记载,副本抄录完成后,是按照嘉靖皇帝生前指示,将正本、副本分开存放,说明在穆宗时期正本仍完好无损地存放在皇宫里。

其次,要将40立方米的书籍,一股脑儿全堆放到陵墓地宫里显然不切实际。若这个推测成立,最有可能的,是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堆放体积相对较小的《永乐大典》原稿。

《永乐大典》正本最后一次出现在史籍文献中,是在明穆宗时期,而偌大的一部巨著不可能凭空消失。

因此,是否可以乐观地推测,《永乐大典》正本在朱棣迁都后,一直不曾离开过皇宫,它被明穆宗秘密收藏起来。至于地点,或许仍完好无损地,在北京皇宫某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静静地呆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