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我和我們科室都是你的依靠

人物名片

文宏,我和我们科室都是你的依靠

翁心華 (右一) 工作中。

翁心華,1938年出生,樂清柳市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感染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對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對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等方面有著深入的臨床實踐與研究。2013年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個人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2018年榮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終身成就獎。

童年生活 夢想在這裡啟航

根據《樂清縣誌》記載,民國初年,西醫傳入縣內。1929年,翁建伯、朱任之合辦當地唯一一家西醫醫院——柳市醫院。翁建伯正是翁心華的父親。

醫院前面開闢為門診、住院樓,後面則是一家人生活的居所。排行第六的翁心華,童年就是在這所醫院裡度過的。

“我從小目睹父親治病救人的經歷,當年麻疹、霍亂流行時病人的痛苦神情,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他的記憶中,醫院裡每天人來人往,慕名來找父親的人絡繹不絕。

當時農村衛生狀況差,傳染病流行,一些患者出現脫水、抽筋的症狀。由於醫療條件有限,他的父親就用簡陋的設備自己調配生理鹽水。“現在想想挺後怕,但在當時,他確實用自制生理鹽水救了很多人。”

雖然繁忙,但翁建伯對子女們的教育卻非常重視,孩子們相繼考上大學,從事教書、設計、研究等工作,在各領域都頗有建樹。1951年,翁心華考上了省立溫州一中(現溫州中學)。在這所注重國學文化的學校裡,他展現出對文學的興趣和天分。

“如果沒有學醫,我可能會去讀新聞。”他笑道,考大學前,老師曾建議他報考復旦大學新聞系,而他的父親卻希望他能接衣缽。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醫學有天生的親近感,他毫不猶豫報考了醫學專業。1957年,翁心華告別家鄉來到黃浦江畔,就讀國內著名的醫學院校——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開始一步步實現他的童年夢想。

見微知著 感染界的“名偵探”

196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翁心華被分配到華山醫院傳染病教研室,跟隨中國感染學界奠基人戴自英、徐肇玥工作。

直到如今,每週四依然是翁心華帶著科裡醫生、學生們查房的日子。面對疑難雜症,他總會詢問再三、抽絲剝繭,尋找有價值的線索:發熱一個月、被診斷為風溼性心臟病的病人,眼瞼上的小小瘀點,沒能逃過翁心華的“法眼”,最終糾正為感染性心內膜炎,用藥三天後出院;下頜骨劇痛、被診斷為骨髓炎的患者,經細緻查問,發現發炎竟源於補過牙的下頜骨有異物,去除後不治而愈……因為他時常見微知著、判斷準確,被大家尊稱為感染界的“福爾摩斯”。

一輩子與各類感染科疾病打交道,翁心華也曾身處險境。大約是1982年冬天,他下工廠做肝炎防治工作,吃住都跟工人一起。任務結束後,他自己也得了肝炎,好在後來慢慢治好了。面對這些風險,他說:“即使再給一次選擇機會,我還是會選擇感染科,我們有自己的快樂與滿足。”

從醫近60年,翁心華還成為了中國醫改的親歷者、推動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還沒有感染病科,就叫傳染病科。一字之差,但內涵大不相同。“只要是病原體引起的疾病都稱為感染病,傳染病只是其中一部分,這種拓寬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在翁心華和同行的積極推動下,傳染科於1999年正式更名,許多綜合性大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與抗生素、公共衛生中心等結合,成為“感染病學科”。

抗擊疫情 給張文宏打滿分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受到舉國關注,而他的老師、曾在相似位置上工作過的翁心華也引起了媒體關注。

2003年,時任中華醫學會傳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的翁心華被任命為上海市防治“非典”專家諮詢組組長。當時衛生部發的診斷標準,曾一度不再強調“流行病學接觸史”。他和小組成員都不同意刪掉這條,在多方努力下,他們終於促使原衛生部再次修改診斷標準,重新將接觸史作為第一條標準。

翁心華還與學生張文宏、章曉冬梳理資料,出版發行了國內最早一部介紹非典的專業書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

在他和同行的努力下,非典期間,整個上海僅發生8例輸入性感染,無一例醫源性傳播病例,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讚揚。而他當年堅持的“流行病學接觸史”調查,也成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重要舉措之一。

時隔17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將接力棒交給了他的學生張文宏。在除夕召開的上海臨床救治專家組會議上,翁心華很有信心地說:“張文宏很有能力,他會做得比我更好。”

疫情之下,他響應號召“悶在家裡戰鬥”,但時刻關注一線情況:“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上的每一篇文章他都會細讀,有時他還會跟張文宏交流想法。他告訴張文宏:“我和我們科都是你的依靠,你不要有顧慮,衝在前面盡力去做。”在張文宏的新作《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中,翁心華作為主審,對其進行指導。

說起這位學生因為耿直的風格在網上意外“走紅”,他笑道:“我們華山感染科的傳統就是講真話,做真實的醫生。醫生要有與大眾溝通的能力、傳播醫學知識的能力,更需要有講真話的勇氣。我給我這個學生打滿分。”

心繫家鄉 讚譽樂清醫務者

雖已是耄耋之年,翁心華還是沒有閒下來。來溫開會間隙,他總會盡量抽出時間,回家鄉看看。

“最難忘家鄉的魚丸、魚麵!”說起家鄉味道,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小雀躍。“家鄉這些年的變化非常大,我都認不出來了。”他笑道,改革開放後,樂清發展迅速,他感到很自豪。

南小雨是翁心華的侄外孫女,她說,在晚輩們的眼裡,翁心華是個非常慈愛又幽默的人。“聽說舅舅還小的時候,每次阿公從上海回來,都會給他帶手工麵包。年復一年,如今我舅舅都是中年人了,阿公每次來還會給他和我們帶好吃的糕點,讓我們又好笑又感動。”她笑道。

對她來說,翁心華不僅是個可愛又親切的長輩,還是她職業的引路人。幾年前,得知南小雨要報考醫學院時,翁心華特別高興,連連對她說好。小雨畢業後要去醫院面試,他還特地指導她要如何回答問題,怎樣才能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如今,南小雨是樂清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一名護師,今年2月,她也主動投身戰“疫”一線,在隔離病區工作了一個多月。翁心華得知後,發來微信鼓勵她。“我也想像阿公一樣,為自己喜愛的事業努力。”她堅定地說。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溫州成為除武漢外,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地區。家鄉的疫情時時牽動著他的心。“樂清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好,真不容易。”他感慨道,感染科屬於待遇低、風險高的“冷門”科室,曾有基層感染科醫生向他訴苦,感覺科室難以維持。他常用恩師戴自英常說的一句話來勉勵他們:感染科醫生要“挑得起擔子,經得住考驗,放得下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寒”。

“這句話是華山醫院感染科三代人不變的信念。這次疫情下,樂清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趙暉和同事們的堅守和奉獻,絕對當得起這句話。”他讚道。

日前,由上海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版的新著作《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而該書的主審、張文宏的老師翁心華教授,正是樂清柳市人。

翁心華不僅曾是上海市防治“非典”專家諮詢組組長,還是中國感染病學科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近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聯繫到這位來自樂清的醫學界“大咖”,聽他講述他的醫學情緣和家鄉情懷。

鏈接

半生歸來 仍是那熱心少年

在翁心華弟弟翁心安的記憶中,父親非常重視兄弟們的學業。一放假,父親會請來先生,給兄弟們輔導補習功課。六哥翁心華也在其中安靜地看書。學習結束,有時候兄弟倆坐在一塊兒,哥哥給弟弟講故事,現在回想依舊倍感溫馨。在家學的影響下,翁心華從小就是一名“學霸”,各科成績都很優異。

“我與他同窗12載,他給我的印象一直是雖然話不多,但對人非常熱心。”談到這位載譽醫學界的童年玩伴,柳市中學的退休物理教師包偉乾說,同樣熱愛文藝的兩人,小學時一起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師生文工隊,前往岐頭、萬家、白石等地演出,結下深厚的友誼。

他們在柳市小學上學時,包偉乾父親因成分問題被捕入獄。當時生活困難,年幼的包偉乾決定休學去打工。翁心華得知後,和同學朱豐敏一起趕到他家中,勸他復學。翁心華對有些消沉的包偉乾說,眼光要放長遠一些,學習才能真正改變命運。在他的勸說和鼓勵下,包偉乾重返課堂。“我很感謝我的師長和同窗,若非他們,也不會有今天的我了。”包偉乾說。

上中學時,一次演出前,有個班級做了十來支“粉筆彈”,放在地上曬。不知情的包偉乾覺得好玩,就拿了幾支在地上塗畫。誰知“粉筆彈”一經摩擦發熱,“轟”地爆炸開來,他的雙手當即被炸得鮮血直流。翁心華聽聞後,立即背上他去醫院包紮。此後幾天裡,翁心華多次陪他換藥、吃飯,悉心照顧他直到康復。

“高中畢業後,他去了上海唸書,我們就失去了聯繫,直到十多年前的同學會我們才重逢。”包偉乾說,成名後的翁心華還是老樣子,對老同學非常關心,只要他們有事找他,他總會第一時間回覆,並給出專業建議。直到如今,他們還時常聯繫。“他現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內心還是那個熱心和氣的少年。”包偉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