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

如果仔細考察中國軍隊的發展史,可以簡單分為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暴虐之秦的虎狼之師不在此列,那是特殊的存在,以後有時間專門細聊。

封建軍隊凝結軍心士氣的全靠物質刺激,打仗的將士幾乎沒有什麼理想和追求,也沒啥信念,即便有一點忠君愛國之心,那也僅限於少數將領,對於廣大的士兵而言,當兵吃餉是其根本思想動力,再加上士兵社會地位低,也就沒啥榮耀感,所以封建軍隊維持士氣的基本方法就是靠劫掠,故此歷史上才有“匪過如篦、兵過如洗”的說法,電影《投名狀》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搶錢搶糧搶娘們兒”就是封建軍隊最好的註解。

而華夏傳統封建軍隊雖然會受到“忠君愛民”思想的影響,士兵從小也在儒家思想影響和薰陶的鄉土生活中耳染目濡,但基本上也脫離不了封建軍隊的窠臼,故此中國歷史上會出現像“戚家軍”“岳家軍”這樣的明星軍隊,但佔絕大多數的軍隊或者說在絕大多數時間內的軍隊,仍然軍紀散漫、擄掠成性,而且這樣的軍隊越到封建王朝的末期越嚴重(因為封建王朝的末期中央權威衰落無法對軍隊進行有效監管)

而封建軍隊裡最低級的就是那些遊牧、漁獵民族的部隊,這是由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環境決定的,他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也就從不計較道德方面的得失,從來遵守的只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看到勢力弱小的部族就毫不留情的張口吞下,遇到勢力強大的就軟弱卑服,這就是所謂的“狼”文化的真諦,也是古代那些遊牧民族的真實寫照。所以唐朝魏徵就曾勸諫過唐太宗不要被所謂的“天可汗”矇蔽忽悠,他說“塞外之族,多人面獸心之輩,強則盜寇、弱則卑服,畏威而不懷德,懷利而不服義”,幾千年來皆是如此,不管犬戎、匈奴、突厥、鮮卑、柔然、羌氐、契丹、女真、蒙古、建奴,無一例外。所以他們打仗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搶東西,強盜嘛!而維持強盜集團士氣的也只有利益,因此他們只有靠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獲取的戰利品來維持軍隊,如果一旦搶劫不利,很快這個強盜集團就會分裂四散,自我滅亡。這也是歷史上那些強盜集團一遇到華夏紀律嚴明,敢戰能戰的部隊之後,就被打得豕突狼奔、千里潰逃的真正原因。

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


現代軍隊和封建軍隊不同,他維持軍隊的機密就在於強有力的軍紀,通過各種成系統、有明文的軍隊紀律、守則、操典,讓士兵形成對紀律的機械服從,最終形成條件反射。在近代軍隊裡每個士兵都不是人,都是戰爭這個殺人機械裡的部件,兵士對通過軍紀的機械服從,能夠達到將後背交給戰友,而只關注面前的敵人。所以才會出現西方近代軍隊“排隊槍斃”的場面,在戰場上,士兵們要隨著軍樂隊歡樂的鼓聲,排成橫隊以一致的速度向敵人勻速步行靠近,要知道連死刑犯被槍決時都要蒙上眼睛,而士兵們卻必須朝著對方的槍口不斷前進,一直要到“看得到敵人的眼白”(英軍要求18米)才能聽命令一起開火!

例如:1759年,英法魁北克之戰,英軍3300人排成2列,緩步靠近法軍3500人,法軍進行了兩輪射擊,英軍傷亡了約20%,但並不還擊,將領沃爾夫少將捱了三槍被打死,一直到兩軍接近30米距離,英軍第一輪齊射就打倒了法軍1000多人,同時敲響戰鼓、吹奏風笛,向前推進。英軍前進了約10米後,打了第二輪齊射,法軍又倒下了800多人。法軍於是就此崩潰。

而這個在封建軍隊裡,是不可想象的。

當然近代軍隊與封建軍隊相比,近代軍隊還存在基層軍官的素質更高、基層軍士的文化素質普遍偏高,能夠更好的領會和掌握執行上級的命令等等,但關鍵的差別還是在軍隊紀律方面(這個不僅僅表現在擾民層面)

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


而現代軍隊呢?除了軍隊紀律、軍士文化素養、軍事器械武器等方面優於前兩者,更關鍵的是現代軍隊是有理想、有榮耀感的軍隊,是每一個士兵哪怕是最基層的都知道“為何而戰”,這時候的士兵已經不再是“零件”或者“機械”,而是用戰術戰略思想和軍事素養武裝起來的人,更加機動靈活,富有創造性,同時也更加能忍耐異常嚴苛的戰場環境,擁有更加強大的戰鬥力。中國歷史上封建軍隊多如牛毛,其中優秀的也非常多,但幾乎沒有一支現代軍隊,包括滿清末年袁世凱編練的新軍以及軍閥割據時期的各個軍閥部隊,國軍在北伐時期以“黃埔生”為主要領導力的那支軍隊則五味雜陳,屬於“四不像”,而真正的現代軍隊就是以“紅軍”為代表,以及後來的解放軍。

紅軍在基本上沒什麼給養的情況下,行程約二萬五千裡,在這期間還進行了大小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這就是現代軍隊所展現出的巨大威力。

如果說封建軍隊在近代軍隊的面前就是個渣渣的話,那近代軍隊在現代軍隊面前,肯定連個渣渣都不剩。

這也是為啥中國解放軍對於內務衛生、隊列方陣極盡追求完美之能事,這可不是單純的做表面文章,這裡邊對軍紀近乎苛求的追求,是其主要動力之一。


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