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都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在上一個暑假,我背上揹包,帶著女兒坐上了去三峽的大巴。

三峽大壩坐落在屈原故里秭歸縣,我們到達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天色將晚,先在長江邊上找了一家名為“千尋”的民宿住下,預備第二天上午上壩觀光。

民宿就在大壩腳下不遠處,位置相當不錯。門前群山霧繞,門後大江奔湧,站在陽臺可近觀遊輪穿梭,可遠眺大壩雄偉景色可算宜人。

天色尚早,安頓好之後,我帶著女兒出門走一走,出於習慣順便找找當地美食犒勞一下丫頭疲憊的身心。走在沿江的長廊上放眼望去,遠處的大壩“如來神掌”一般截江而斷。兩兩一組的紅色閘門起重機矗立而上,挺直而雄奇的身影,顯示著強大的力量。壩身上面一道道密集的洩洪口並排而立,猶如一把巨大的梳子輕柔的劃過長江寬闊的水面。你無法想象洩洪時奔騰咆哮的場面,只能驚歎人類的智慧和國人的偉力。

女兒問我:“爸爸,那裡面有什麼?”

我回答道:“發電機啊”

丫頭又問:“全都是嗎?”

我愕然!或許吧!

那灰白色的壩體下具體隱藏著什麼,我不知道。但大壩從構思到實施百十年的歷程,我知道!建設時的艱辛與犧牲我知道!建成後帶來的實質性改變,我知道!全國人民也都知道!於是我對她講這些國家讓我們知道的事,講這些需要我們來一代代傳承的事!

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一路娓娓道來天色已晚。前面有一處臨江平臺,上了三級臺階石欄邊上有一排人在釣魚。丫頭很興奮地叫了一聲:“老爸,好多人在釣魚耶”便迫不及待地扎進了人群,我快步跟上找了一處空隙,開始觀戰。俗話說“進水口、橋墩旁,褲衩襠處有魚藏”,這裡即是大壩洩洪的過道口,整個平臺也相當於一座橋,實在是一個絕佳的釣場。果然,不到一根菸的功夫,便有歡呼聲響起,眼睛還來不及找到目標,又是一陣歡呼聲!想來收穫都不小。看著夕陽下女兒微紅的小臉,神采奕奕的雙眸,心底突然湧上一股寧靜的喜悅,就像這江風拂面雖然輕柔卻很溫馨:“丫頭,老爸一不留神,怎麼都快成大姑娘啦!”

平臺的另一頭有三五家當地的農家菜館,清一色的土木建築復古風格。我牽著女兒找了一家專做“清江魚”的農家樂,進去坐了下來。丫頭問我今天晚餐是不是吃魚?我對她講“到了長江邊,不吃長江魚會很虧的”。她雙眼一彎,嘴角微翹笑著對我說:“老爸,我們不吃虧,就吃魚!”

“清江魚”在長江中下游久聞其名,可惜一直無緣品嚐,現在恰逢其會,當然不能錯過!老闆向我們推薦了“清江鯰魚”說他家的鯰魚是附近一絕,凡是吃過的人都大加讚賞!對於這種學習的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在我的請求下老闆答應了讓我觀摩做魚的過程。

原料:江鯰一條,鹽、雞精、幹辣椒,姜、蔥、蒜、泡椒二兩,豆腐一塊,青花椒一撮,豆瓣醬一兩,花雕酒適量

步驟:①鰱魚斬圓筒塊,薑切片,留整蒜,泡椒切塊

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②鍋內放底油,略寬。六成油溫,放姜蒜,青花椒,豆瓣醬,泡椒,幹辣椒,炒香後放入魚塊煎至斷生

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③倒入花雕酒去一下腥味,加水將魚塊淹沒。下入豆腐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至魚湯變白,然後小火燜煮,五分鐘後加鹽調味

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④ 最後加入雞精,倒進火鍋,撒上蒜葉或者蔥花

遠觀三峽近攬山,屈原故里美味傳!

前後沒多久,火鍋上桌了。一眼看去,顏色紅亮,緊隨著香氣撲鼻而來。丫頭忍不住口舌生津,食指大動,我也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小心燙”!便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塊魚肉,開動起來。這一鍋魚湯外紅裡白,魚肉嫩滑爽口,我看女兒吃的歡暢給她夾了大部分的魚肉。行話講“千煮豆腐萬煮魚”此時真是熬的越長,香味越濃,到了最後連湯也沒有剩下,吃完直覺口中滿是魚香、唇齒微粘。估計這香味不刷牙,可能得留到明早上去,當真是名不虛傳!

吃完這鍋清江魚,已經入夜了。我們趁著夜色漫步江邊,徐徐往回走。兩個人聊著不著邊際的話,仰望著夜色中靜謐的群山,身心緩緩舒展。身旁女兒歡快的身影,忽左忽右不停在我眼前掠過,此時我心中不禁暗喜:看來這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旅程!

小貼士:①新鮮鯰魚要用清水養兩天去去腥味

②煮魚的時候大火燒開,魚湯變白之後就要改用小火慢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