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試,怎麼制定計劃;學起來費力是不是“笨”,學時係數解答

欄目:註冊會計師考試學習分享,高大上的註冊會計師,想必有你我。

今天是2020年4月9日,離2020年10月17日還有191天——正常來說,註冊會計師第一天考試日期。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間呢?

六個半月,全職每天12小時按每週休息一天算約等於1900小時;會計按750小時、審計按500小時、財務與成本管理按500小時、經濟法按350小時、稅法按350小時、戰略按350小時算,零基礎可以挑戰4科保底3科。



CPA考試,怎麼制定計劃;學起來費力是不是“笨”,學時係數解答


如果是非全職每天保證三小時、週末按一天全職一天為三小時的算法,191天就是654個小時;選擇會計可以有挑戰,選擇其他兩科也有可能。

事情好像很簡單。但是卻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引入因素分析法。下面介紹不同的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

第一、基礎

本科學習會計的按專業系分級,考過初級並且兩科平均分80以上的應屆生算A級別,70以上算B級別,60以上的算C。(不是會計專業的考初級的比會計專業降一個級別。)沒考過初級的會計專業或者只學過會計基礎的算D級別,不想考而不是沒考過的自己估計分數算級別。

然後就是給級別劃分係數,A=0.6;B=0.7;C=0.8;D=0.9;當然不能忽略E就是零基礎。

係數幹什麼用呢?

會計按500小時、審計按400小時、財務與成本管理按400小時、經濟法按350小時、稅法按350小時、戰略按300小時算;這些和係數相乘,得出對應基礎需要的時間。


CPA考試,怎麼制定計劃;學起來費力是不是“笨”,學時係數解答


第二、思維能力變量係數

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些喜歡文科記憶力強、理解性記憶和邏輯思維差點感覺;有些人喜歡理科抽象性思維能力強、機械記憶差。眾多的變量衡量起來比較複雜,需要個人對於自己的理解。小編簡單的分為文科和理科,不管是不是歧視我都需要加上學校偏差。

簡單的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的六科分為文科、理科和文理兼有。文理兼有:會計和稅法;理科:財管;經濟法、文科:戰略和審計算。

得出公式:應有學時=上述答案±50*學校偏差。你文科思維對應文科科目則-50;同理。學校偏差就是你的學校越好,一定意義上代表你的思維能力越強,因此呈正比;給出參考雙一流完全可以是係數2,就是可以減100小時;普通二本可以是係數1。


CPA考試,怎麼制定計劃;學起來費力是不是“笨”,學時係數解答


第三、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用我多說;小編在這裡強調的是,你是不是喜歡某一科目,這很重要。小編喜歡審計、會計不喜歡財管;那麼效率是不一樣的,所以給出調節係數。

喜歡給出0.9,不喜歡給出1.1,一般就是1不用管。公式就是在前述上相乘興趣係數偏差。

第四、環境

學習的環境對你的學習效率影響極大,這不言而喻;但是,影響有多大呢?很難說。小編給出幾個參考的因素。

(1)同伴效益、常見於新聞某某宿舍全體上名校研究生、全體一年六科等新聞。影響正面,建議係數為:0.7-0.9。

(2)帶娃效應。有娃的學習一般較差,但容易出現給娃做榜樣的心理作用,建議係數:0.9-1.3。

(3)地方效應。不壓抑的地方,有獨處空間建議係數為0.9;沒有獨處空間建議維持;有不利因素建議評估影響大小,建議係數:1.1-1.5。

……


CPA考試,怎麼制定計劃;學起來費力是不是“笨”,學時係數解答


第五、心態

建議簡單的分為認為自己能不能考上,有沒有信心;給自己的信心打分,1-10分。對應不同的係數。0.9-1.1偏差。

最後:一本正經的給自己算下,以會計為例。

(((750小時的原始數*基礎係數0.7*+文科思維0(會計為文科都有))*興趣係數0.9)*環境係數0.9)*心態係數0.91=750*0.7*0.9*0.9*0.91=386.9775(小時)

結果還算滿意,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你的係數大於1嗎? (單選)
0人
0%
大於1
0人
0%
小於1
0人
0%
不知道怎麼算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