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金像30年

獨家解讀|金像30年

第12屆(2018)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現場 李敏 攝

中國攝影家網 自1988年年初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做出設立該獎項之日起,中國攝影金像獎已經走過了30個春秋,共舉辦了12屆。30年來,金像獎的社會影響力逐屆擴大,獎項設置更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獨家解讀|金像30年

1988年2月,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為在來年(1989年)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同時紀念攝影術發明150週年,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

第一屆 1989

金像獎(10個)

開拓杯獎(5個)

金燭獎(5個)

1989年10月11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中央電視臺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宮舉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國家主席楊尚昆、國務院總理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專門發來了賀信和題詞。首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設金像獎、開拓杯獎、金燭獎,其中,金像獎授予在攝影創作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攝影家,開拓杯獎和金燭獎則是鼓勵在組織工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士。

第二屆 1992

金像獎(10個)

開拓杯獎(10個)

金燭獎(10個)

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延續了首屆的獎項設置。從第一屆至第六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還設有提名獎若干。

第三屆 1996

金像獎(10個)

開拓杯獎(10個)

金燭獎(10個)

1997年,中共中央中宣部決定在攝影、戲劇、音樂、舞蹈、電視等文藝領域設立國家級獎項,以表彰為文藝事業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的藝術家,體現出國家級文藝獎的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攝影藝術領域則延續了已經舉辦三屆的“中國攝影金像獎”這個名稱,金像獎也從中國攝協單獨主辦變更為中國文聯、中國攝協共同主辦。

第四屆 1999

金像獎(14個)

組織工作獎(15個)

1999年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取消了開拓杯獎、金燭獎,將其合併為組織工作獎。

第五屆 2001

創作獎(10個)

理論評論獎(4個)

攝影教育獎(1個)

組織工作獎(5個)

成就獎(3個)

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在上屆金像獎、組織工作獎的基礎上,新增理論評論獎、圖片編輯獎、攝影教育獎。

第六屆 2004

創作獎(10個)

組織工作獎(10個)

成就獎(1個)

組織工作成就獎(1個)

200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中共中央宣傳部下發了《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覆》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覆》,並明確兩年舉辦一屆,自此,中國攝影金像獎成為中國攝影界唯一被黨和國家榮譽表彰機構批准的獎項。

第七屆 2007

創作獎[紀錄類(15個)、藝術類(10個)、商業類(6個)]

理論評論獎(6個)

圖書獎(5個)

終身成就獎(2個)

2007年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明確了從“評作品”轉向“評人”;中國攝影金像獎也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LOGO;獎項設置也做出重要調整,創作類細分為三個子項:紀錄類、藝術類和商業類,並基本為後來的三大分類定型。

第八屆 2009

創作獎[紀錄類(13個)、藝術類(11個)、商業類(3個)]

理論評論獎(9個)

圖書獎(3個)

終身成就獎(8個)

第九屆 2012

創作獎[紀錄類(10個)、藝術類(9個)、商業類(1個)]

理論評論獎(5個)

圖書獎(3個)

終身成就獎(6個)

第十屆 2014

創作獎[紀錄類(新聞攝影組2個、紀實攝影組7個)、藝術類(直接呈現組2個、創意觀念組3個)、商業類(商業廣告組1個、商業人像組1個)]

攝影理論獎[理論研究類(2個)、理論評論類(2個)、理論史志類(1個)]

攝影傳播獎[圖片編輯類(1個)、展覽策劃編輯類(1個)、圖書策劃編輯類(2個、攝影譯介類(1個)]

終身成就獎(3個)

第十一屆 2016

紀錄攝影類(9個)

藝術攝影類(8個)

商業攝影類(3個)

從第十一屆開始,中國攝影金像獎只保留創作類獎項,取消了理論評論獎、圖片編輯獎、攝影教育獎、組織工作獎等獎項,紀錄攝影類、藝術攝影類、商業攝影類成為中國攝影金像獎的三大主要類別。

第十二屆 2018

紀實攝影類

(8個)

藝術攝影類(8個)

商業攝影類(3個)

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將“紀錄攝影類”改為“紀實攝影類”,其餘獎項不變。中國文聯紀委全程監督了本屆金像獎的評選,有臺灣省籍的攝影家擔任評委,並且有來自香港和臺灣的攝影家投稿參評,這些在金項獎歷史上都屬於首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