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正確的煎藥方法,將有助於發揮藥效,並對您的健康恢復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煎藥方

1.煎藥之前:將藥物放入帶蓋的砂鍋(或陶瓷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頭煎放入的水量大約1200毫升。


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2.煎藥過程:先用武火(急火)將藥物煮沸,後用文火(小火)慢慢加熱25分鐘。


3.煎好之後:藥物煎好之後關火,待溫度稍降後,慢慢傾入一容器中。再如以上方法,煎煮第二遍,第二遍可直接用熱水煮藥,待煮沸後,文火加熱時間為15分鐘,之後將兩次煮好的藥液放入同一容器中,共約600毫升。(溫馨提示:一般一瓶礦泉水容量為600毫升,可作參照)

二、服藥方法

1.服藥劑量:每次服用200 毫升。

2.服藥次數:一日3次

3.服藥時間:離開吃飯時間大約 40 分鐘服用。

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三、煎、服藥注意事項

1.文火加熱時應避免藥物溢出及過快熬幹,其熱度以藥液似沸非沸為佳。

2.煎藥時不可頻頻打開鍋蓋,煎好後也不可迅速將藥液倒出,以免藥氣走失,減少揮發成分的耗散。

3.每次服藥前應將藥液加溫,切不可服用冷藥,除非特殊情況。

4.附子等藥物需要先煎至少一小時,去除毒性。


四、生活調護注意事項

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建議您在服藥之前,仔細閱讀以下服藥後的生活調護,這將有助於發揮藥效,並將對您的健康恢復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1.飲食忌口:服藥期間飲食應以溫暖、清淡、簡單、適量為原則。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羶、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生冷的蔬菜、水果,生蔥、生蒜、韭菜等刺激性食品,雞、鴨、肉、以及魚、蝦、蟹等海產品),切忌飲酒。

溫暖原則:飲食宜溫暖,不應食用飲用冷飯、冷菜及冷水。

清淡原則:飲食應清淡,不要食用過鹹、過辣、過酸、過甜的食物,飲食應以五穀、蔬菜為主,魚、肉等類宜少吃或不吃。

簡單原則:飲食應簡單,一餐食物不應過雜,主菜以一種為主,適當配一兩種副菜。

適量原則:飲食宜少而精,以七成飽為適量。

另外,吃飯時還應注意要細嚼慢嚥,進餐速度不應過快。

2.睡眠:一天至少保持八小時睡眠,時間段最好在夜晚十點到次日早晨六點左右。

3.房事:服藥期間應節制房事,保養腎精元氣,特別是慢性虛損疾病,尤其應暫時戒此一事,否則元氣不足,萬難痊癒。

4.勞逸:保持勞逸結合,不可過度疲勞。汗後避風寒,穿著保持身體溫暖,切忌貪涼。不可吸菸。

5.心情:避免發怒,保持心情平靜舒暢,凡事與人為善,放下私心,內心自然安和,氣脈自然通暢,有利於身體恢復,古人言“仁者壽”誠不我欺!

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品,禁止房事、手淫、熬夜等損傷元氣行為(開方時不再重複,如有毀犯,自己負責)。

2、服藥如出現排病反應不要驚慌,請參閱下面的相關文章處理。


五、服藥之後的排病反應(有人會出現,有人不會出現,供參考)

在接受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期間,可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以至於有很多患者對此難以理解,甚至誤認為是治療不當引起的。對此,我們在這裡做一下必要講解。 所謂治療反應,就是患者在接受治療後,體內元氣的抗病排病功能得到充分的調動發揮,進而對病邪進行消滅和向體外清除時,所表現出的特殊的機體反應現象。這種現象歸納起來分三種類型:

患者在經治療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些特殊症狀,我們將這種反應稱之為治療反應。如肝病患者經治療後,出現了雙目紅腫羞明,頭暈目眩,下陰潮溼等現象。這是疾病經治療受創後通過經絡渠道進行逃竄的反應,也是經過治療初步見效的反應。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經治療後,疾病有短暫病情加重反應,這是疾病與人體元氣正邪交爭的“掙扎”現象,絕不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

不必有所顧慮和懷疑。

2 舊病復發反應:

患者接受治療後,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所患的疾病又重新發作,稱為舊病復發反應。如有過骨折病史的,在其骨折部位又重新出現疼痛;有過胃病病史的人,胃部的症狀又重新出現等。這說明,以前所患的疾病並未徹底痊癒,由於元氣功能的發揮,進行整體調整時,又將其清理出來,最終是要將其消滅排除 的。這樣看來,這是件大好事。這種反應,是一種良好的治療反應,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絕不會因為以前曾患過腦溢血,這次反應就一定會再犯腦溢血,以前曾有過骨折病史,這次反應就一定會造成骨折部位的再次折斷。中醫調護身體,並不單純是針對患者當前的疾病進行治療,而是同時對機體進行整體調整治療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患者在治療當前疾病的同時,其它一些原有的舊病老病也得到了很好的調整治療。

3 排病反應:

疾病經皮毛、孔竅、情志以及其他方式向體外排出所出現的反應,稱排病反應。排病反應複雜多變,我們在此簡單地介紹如下:

(1)排寒氣反應:對各種寒邪所致的疾病,只有將沉寒排出體外,疾病才能治癒。經臨床觀察,寒邪的外排,多以感冒、噴嚏、流涕、腹瀉等方式排出,或從經絡的一些孔竅及四肢末梢排出,還有少數患者從呼吸之氣及放屁中排出。如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治療後,出現無原因的感冒、噴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氣極為寒冷的現象;婦女坐月子期間所患的風寒痺症,經治療後,常常出現四肢末梢向外冒涼氣的感覺。

(2)情志抑鬱所致的疾病,多以情志方面的反應及肛門排氣和呃逆等形式排出。一般女性患者經治療後,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悲傷、委屈欲哭等情況,數曰後自然消失,疾病亦隨之顯著緩解或痊癒。肝胃不和的患者常出現大量的肛門排氣,或經食道從口腔大量噫出。

(3)痰溼所致的疾病,多以大量咳痰、無誘因的尿頻、腹瀉、大量排汗等方式排出。

(4)火毒所致的疾病,多以瘡、癢、腫痛 ,發燒,尿赤,肛門灼熱腹瀉等方式排出。

(5)瘀血所致的疾病,多以皮下瘀斑、便血,咳血,月經等排出。

(6)失眠及嗜睡:幾乎是每一個患者都能夠遇到的現象。這是人體精氣神進行自身良性調整的一種表現,元氣恢復必須通過睡眠補養。

(7)氣感反應:臨床上很多患者接受治療後,身體的某些部位常常出現麻、脹、涼、熱、酸、重、癢及蟲爬、蟻走感,或出現患病部位不自主的跳動,抽搐。這是元氣運行旺盛,在打通淤滯的經絡時所出現的必然反應,這與練氣功或靜坐時所出現的“八觸反應”是類似的。

(8)發熱反應: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發燒現象,這是機體免疫能力正在提高的表現。

(9)胃腸道方面的反應:胃腸道的反應在整個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身體疾病的恢復過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能量的來源是靠胃腸道所消化的食物精微來提供;另外,胃腸道又是多數病邪向體外排出的通道,因此,它的反應是極為複雜的。出現便秘、腹瀉、食慾大開、食慾不振等等反應,這都與胃腸道的正——反方向的大幅度功能調整有關。

三種反應常同時出現。治療反應和舊病復發反應一般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不要怕,隨著治療的進展,一般7天左右會自動消失,如病灶深重者則需要排半個月左右!


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4 排病反應的體會:

(1)排病過程中,會感覺非常輕鬆舒適,疾病隨之顯著好轉,最終根治!

(2)對急症的攻下速治,當時患者會感到很不舒適,待病攻出後,不舒適的症狀消失。

(3)對重症的治療,在病情的過渡期,需要暫時靜脈輸液維持能量的補給,但不可長期依賴。

以上是患者需要掌握的常識,建議您仔細閱讀,以便更好的與醫生配合,儘快的恢復健康!

煎中藥也有很多講究,服藥後的治療反應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