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2019年12月22日(冬至)上午7:30,海南儋州國際馬拉松賽鳴槍開跑,這是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第十個年頭,卻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賽。

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始終點

我是去年12月份開始跑馬,在此之前每週有時跑一兩次五公里,2017年的跑量為156公里,2018年的跑量為89公里。報了今年2月份的海口馬拉松和三亞馬拉松後,加入海南跑團,按照咕咚的半馬計劃備訓,結果海馬和三馬跑出157和154的成績。

當時跑的兩次半馬,都在賽場上感受到厭跑情緒,當時想以後再也不跑馬拉松了,不過當時還是一直堅持下來了。跑到終點後,爽得實在不行,就忘記厭跑的想法了。之後,就基本保持每週跑三四次,每次十公里的鍛鍊計劃,週日一般15+以上的長距離拉練,因為半馬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馬拉松,我還要保持訓練去跑年底的儋馬全程。

12月22日的儋馬是我的首馬,為此我做了哪些準備呢?

一、日常訓練。保持每週二、四、六、日跑步,前三天均為十公里,週日是長距離拉練LSD。為此還加入了海南跑團西海岸特訓營,每週日五點在海口西海岸長跑16+公里以上,為了完成全馬的訓練,LSD的距離逐量遞增,從21、25到28、30。一次性跑30公里後,咕咚會提醒“你可以參加全程馬拉松了”。

二、備賽。在儋馬前三個月,除了保持日常十公里跑,LSD是非常重要的,跑了幾個半馬,一次25、31、37、30、半馬等,其中的37是在儋州出差時在賽道上跑的,真正體驗到坡多的虐,跑後大腿痠痛、背部也痠痛,不過用時3小時21分讓我對跑進400有了充足的底氣。

三、測試。海南天氣比較熱,馬拉松只在2月、12月舉行,沒有賽事的日子只有單純的訓練是會讓人乏味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腳趾有點痛我就乾脆斷續休跑了一段時間。為了跑好坡多的儋馬,我決定自己嘗試自己操練個全馬看看,於是六月份就報了個線上全馬,以輕鬆完賽的心態去跑,用時410,全身也沒什麼特別疼痛。

人算不如天算,12月22日儋馬來臨前幾天,我居然受寒感受了,前幾天一直流清鼻涕個不停,感覺體能有些下降,真擔心感冒會嚴重影響跑馬——多少會有些吧。

前一晚的睡眠質量不太好,醒了兩三次,在未能入眠的狀態中,我在黑暗中和自己的身體對話,默默地讓它們配合跑好比賽,能進400就可以了,不用那麼拼。

比賽當天起床時,感冒病態不明顯了,沒有流鼻涕,甚至有已經康復的感覺。在會場強勁音樂和主持人熱情解說下,熱身之後更覺得感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身體狀態不錯。

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奔跑中

起跑後,以平時的速度慢跑,一呼一吸各四步,一直到8公里處的碎心坡,就是整個賽道比較陡和長的坡,因為已經跑過一次有經驗,我得以一呼一吸各三步的節奏跑,感到有些累,不過上坡後就會好,而且下坡會快點且省力。

如此保持節奏跑完半馬,感覺比平時稍累些。我比較認同有人說過的“半馬過後真正的馬拉松開剛剛開始”,我也是一直以這樣的理念去跑馬的。在意識中,相當於把前半馬清零,重新計時。

當天天空飄著毛毛細雨,後來成為小雨,再後來就停雨了。路面有些溼,如此天氣跑馬很舒服,不過路溼也讓我的鞋進點水了,跑起來不太舒服。在32公里處,感覺右腳底及腳趾起泡了,這不是好兆頭,跑步時有痛感,再繼續跑幾公里腳的痛感越明顯了,只能腳後跟先著地,側點腳面減慢點速度繼續往前跑。

只要還能跑,在賽道上就要保持奔跑的姿態!

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腳底起泡真的是非常的不爽,會痛,而且越跑好像泡越大,實在不能跑太快。我當時想真應該買雙好點的五趾襪的,或者穿美津濃的WAVE RIDER會比亞瑟士的GEL-NIUBUS會好點,後者雖然緩震好但好像在溼的路面容易進水。

不管怎麼想都沒有用了,好的方面是剩下的幾公里只要保持配速在六分鐘內就可以順利進400了。於是,我只能忍著點痛保持跑步前進,後來的成績證明最後兩個五公里的用時28、29分,比前面的25、26配速慢幾分鐘,而我的體能有隻是腳底不允許跑快。

憑著前面跑得較快拉點時間,最後用時3:46:18',順利進入400,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圓滿完賽。

馬拉松看起來很嚇人,可是逐漸在訓練中加量,自然順利的達到全馬的跑量。在跑步過程中,我很明確的知道,只要保持跑步前進的狀態,不管多慢,總會到達終點的,我們需要的是耐心,到達終點的耐心。

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完賽獎牌

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3小時47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