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我不敢相信我竟然要認識你一輩子。”

這是在《婚姻故事》這部電影中,女主角妮可說的一句話。結婚十多年來,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瞭解眼前的這個人。

十年前,她是小有名氣的電影演員,為了愛情,她放棄了在洛杉磯的生活,追隨查理到了紐約。

紐約是查理的主場,他是百老匯嶄露頭角的舞臺劇作家,剛剛獲得了麥克阿瑟獎,事業可謂蒸蒸日上。結婚後,妮可在查理的劇場做演員,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理想婚姻的模板,兩個人相愛又在一起工作,還有一個8歲的兒子。可是,兩人已到了婚姻疲倦期,表面看著和諧,內裡早已是千瘡百孔。在這種情況下,妮可向查理提出了離婚。隨後,圍繞著離婚展開了一系列的回憶、上法庭、爭奪撫養權,最終和平分手。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婚姻故事》是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亞當·德賴弗、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劇情片。《婚姻故事》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8分,獲得了《時代週刊》、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被金球獎和金獅獎多次提名。

何以一部講述婚姻故事的影片,獲得了這麼高的評價?

我認為在這部電影中,觸發了人們的思考:相愛的婚姻為什麼還要以離婚作結?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1. 當愛情和自我價值實現出現衝突時,究竟應該先選誰?

年輕時,面對這個選項時,妮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愛情,她甚至說只用兩秒就愛上了查理。隨著婚姻生活的展開,另一半在事業上越來越意氣風發,自己卻依舊在小角色上掙扎時,這種矛盾就出現了。

妮可感覺自己已經死了,越來越渺小,經常有挫敗感,在劇院可有可無,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只是讓查理變得越來越有活力。這種事情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在生孩子前就已經發生了。她以為孩子可以改變一切,沒想到只是一時的驚喜,過後又陷入了更深的失落。當洛杉磯的電視劇組向妮可拋出橄欖枝的時候,她把它當作生命中的一線生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妮可做出離婚的決定,並不是一時的意氣用事,她在婚姻中多次表達了這種需求,只是查理全部都忽略了。即使提出離婚,他也覺得不過是妮可的“作”,當他收到法律文件時,真正才意識到危機。

作為一名女性,尤其是女強人,被問得最多的就是:事業和家庭應該如何平衡?

對於這個問題,張泉靈曾給出過回答:我很討厭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本身就是偏見。你問過男企業家同樣的問題嗎?

愛情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能夠平衡嗎?真的,太難了。

作家十二說過:“最難的不是平衡,而是你通過決心和努力,讓家庭所有人看到:你的價值不是在家庭裡做保姆,你是一個有更大價值的人。”

同時,放棄愛情或者家庭,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究竟值不值得?這或許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其實,這不是個兩難的選擇,在當前哪個是最優選擇,哪個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價值,你就去抓住哪個。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年輕時的妮可覺得愛情是最重要的,所以她放棄在洛杉磯的一切,去了紐約,當十年過去,她發現愛情已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說愛情只會讓自己更加壓抑,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那麼的強烈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放棄愛情,去洛杉磯開創新生活。

離婚一年,妮可就獲得了艾美獎,這或許是編劇的美好願望,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女性對自我實現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強烈。

需求理論的提出者馬斯洛認為:在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會產生出一種“高峰體驗”,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會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婚姻需要承載經濟、情感、心理功能外,還需要承載自我實現的功能。當婚姻成為阻礙自我實現的障礙時,越來越多的人,將自我實現的需求放在了首位。這或許是女性意識覺醒與時代發展的趨勢所向。

這也就要求婚姻既能讓彼此互相聯結、更加默契,也需要在婚姻中完成自我重塑、個人成長。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2. 失去自我的婚姻註定會崩潰嗎?

妮可說:“如果他只是緊緊抱住我,然後說:‘寶貝,我為你的冒險感到很高興。我當然希望你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許就不會離婚。”

在婚姻中失去自我,註定會被別人忽視。

妮可說:“所有的傢俱都是他的品味,我連自己的品味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在點餐時,查理看了半天餐單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點哪個。這時候,妮可拿過來,快速就幫他點好了,並且得到了他的認可。很明顯,查理熱衷於事業,對家庭基本是個甩手掌櫃。他連妮可的電話號碼都說不出來。

妮可說想去洛杉磯發展,他當成了笑談。妮可說想做導演,他說下一部。在他內心深處,覺得妮可做好一個賢妻良好就好了。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妮可希望被看見,查理卻總是忽視她的需求。相反,在劇院,他能讓每個人有歸屬感,哪怕一個實習生,他都覺得不可或缺。他能記住所有圈內的笑話。他把妮可當作一本工具書,需要時翻開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知識,不需要時靜靜地安放在書架上就好。

查理的理念不是個例。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母親一直是個犧牲者的形象。甚至有些生物要靠吃掉母體才能得以生存。

產卵後,雌章魚靜靜地守護在旁邊,不離開半步,除非有到嘴的食物,否則它根本吃不到東西。等到小章魚慢慢長大時,它大多時候也虛弱地死去了。有時候雌章魚的屍體就成了小章魚的食物。

有一種蟹蛛,在產卵前儲備很多食物,一產卵就會將卵保護在身下,寸步不離。往往卵還沒有孵化好,食物就沒有了,最後蟹蛛就被餓死了。剛剛孵化的小蟹蛛還沒有捕食能力,就會吸食雌蟹蛛身體中的汁夜,最後只留下一具空殼。

在自然界中,這樣的生物有很多。同時,對於人類來說,由於女性長期生活在家裡,而男性需要外出捕獵,孩子又需要足夠的食物來滿足身體成長的需要,所以女性常常將自己的需求放到最後。長久以來,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女性就必須犧牲,從而忽視了女性在婚姻裡的價值。這也讓很多人誤認為付出就是愛或者被愛的條件。

習慣了付出,自然而然就失去了自我,對自我產生懷疑、否定。妮可多次強調對查理才華的肯定,同時懷疑自己的能力。

一段失去自我的婚姻,就像不會游泳的人掉進了池塘,越掙扎越窒息。在婚姻裡,忽視個體自由,壓抑自我的自由人格,不懂得自我靈魂塑造的重要性,親密關係終究會解體。

就像張小嫻所說:“沒有一段愛情值得你為之失去自己。要是沒有了自己,你還能用什麼去愛人和被愛?如果只有愛情,沒有了自己,那是卑微的空白,你終究還是會失去那段沒有自己的愛情。”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3. 不懂分享權力的婚姻註定會觸礁嗎?

在外人眼裡,查理溫柔體貼,是個好丈夫。可是,查理是個控制慾極強的人,覺得不該讓孩子穿長襪、不該隨便給孩子買禮物、強迫孩子穿他買的科學衛士的衣服。

在妮可演出結束後,他對妮可的演技做了評價,妮可認真地聽了,轉頭回屋躺在床上淚水奔湧而下。妮可明白在這樁權力不平衡的婚姻裡,自己就像一個附屬品,查理隨時可以質問自己,隨時可以對自己的生活與事業指手劃腳。

妮可說:“公寓是他選的,傢俱是他選的,我連傢俱品味也不知道了。”

真的如此嗎?不過是作為權力弱者,她在婚姻裡沒有發言權而已。

作為權力弱者,她提出的建議,在權力強者來看,不過是開玩笑,或者隨意一說。從來沒有放在心上。她一直想回洛杉磯發展事業,被查理當成是隨口說說。

查理出軌女同事,雖然不是壓死婚姻的最後一棵稻草,但是在他這個強權者看來,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妮可。第一,和你在一起不快樂,你不應該剝奪我尋找快樂的權力。第二,我年少成名,和你結婚,我失去了多少欣賞鮮花的機會。對此,你應該感恩。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約翰·戈特曼在對130對新婚夫婦的長時間研究中,發現越是願意接受伴侶意見的夫妻,婚姻幸福指數越高,離婚的可能性越低。相反,當一個人不願意與配偶分享權力時,婚姻破裂的可能性達到了81%。

在美劇《致命女人》裡,羅伯和貝斯就因為權力不平衡最終導致了婚姻悲劇。羅伯一直在給貝斯洗腦“有穿衣打扮的工夫,不如多烤個蛋糕”“照顧男人的女人才最性感”,更過分的是他咖啡喝完了,直接敲杯子,貝斯就得主動給他倒咖啡。這讓女鄰居非常錯愕,貝斯卻說:“照顧老公是我的榮幸。”

在權力失衡的狀態下,貝斯根本不是一個妻子,而是成為了保姆。

權力不平等的家庭,最終會把親密關係逼進窒息的深淵。權力不平衡,更像一種情感壓制,在你需要愛和理解的時候,對方給予的只有忽視與打擊。在溝通缺位,忽視又佔據上風的時候,權力弱者只有接受權力強者自以為的關心與愛。實際上,內心世界早已崩塌。

只有建立在尊重、欣賞之上的親密關係,權力才有可能獲得平衡。


《婚姻故事》揭示的真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還是會離婚?


以前,面對這樣的婚姻,大家肯定說能湊和就湊和吧,甚至有人覺得這樣的婚姻就應該知足。如今隨著人們意識的覺醒,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越來越不願在一段死亡的婚姻裡再進行投入。

電影最後,分手的兩個人竟然越來越能和平相處,溫情處處流露,無不在暗示著兩個人依然相愛,如果彼此嘗試情感修復,根本不至於離婚。

其實,這段感情真的有復婚的必要嗎?我覺得沒有。目前的相處是最好的狀態,在朋友階段,會更好地彼此尊重和欣賞,而到了婚姻裡,難免會有所犧牲與付出,權力的不平等,那時候,依舊會重蹈覆轍。

如何在婚姻裡建立一種更平等健康的親密關係,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自我與他人的需求,或許是我們面臨的現狀,也是在踏入婚姻前更應該考慮的問題。

只有婚姻能夠提供重塑自我,獲得成長的機會,能夠共同提升雙方家庭生活的自主權與滿意度,建立良性的婚姻互動,它才發揮了真正的作用,同時處於婚姻中的人才能感覺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