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前言:《囧媽》的播出有點一波三折,先是定好了大年初一在各大影院同步上映,結果因為不可抗拒因素被迫撤檔,導演徐崢當機立斷,除夕之夜的零點,影片在頭條、抖音等APP上免費播放

這才得已讓我們在看完春晚後,還有精神食糧可以吃,為他點個贊先。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這部電影雖然明線是“母子”,講了徐伊萬和母親因為不得已,在火車上共同度過一週,在六天六夜的相處中,母子二人從相互爭吵、到各自反思,最後圓滿和解的故事,但其實徐伊萬和老婆張璐的感情線,也是一條主要的暗線。

電影一開始就是徐伊萬在修理一盞檯燈,妻子張璐來了,因為倆人共同研發的新產品馬上就要面市,而他們已經準備離婚,這關係到他們共同的利益。

張璐為了避免和老公因為新產品的面市引起爭端,避免倆人對簿公堂,她決定去美國開闢市場,這是對婚姻最後的尊重,也是對一段感情的祭奠。

臨走前徐伊萬讓張璐把修理好的檯燈帶走,張璐拒絕了:我從來就不喜歡它,它長得太做作了!

徐伊萬很生氣:你怎麼可以這樣罵它呢?你為什麼不喜歡它?

張璐愣了一下,說出了她內心的真實想法: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改做什麼她喜歡什麼為,你全都設定好了。你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老婆啊!

一句話道出了他們婚姻破碎的癥結。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法國哲學家薩特曾經說過:如果想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

這句話用在婚姻裡再合適不過!有多少婚姻,都是因為想改造對方無果,最終走向盡頭的呢?

表姐和老公當初也是戀愛結婚的,表姐是個花痴,她老公人長得很帥,倆人婚後雖然也挺甜蜜的,但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

比如,老公嫌表姐不喜歡穿高跟鞋,嘲笑她小腿粗,甚至譏諷她不會打扮等等。不過那時新婚燕爾的,表姐憑著對老公的滿腔愛意,也沒覺得自己受委屈,都一一照著改成他喜歡的樣子了。

後來生了孩子,生活瑣事太多,表姐每天圍著孩子老公轉,還要幹家務,累得要死,可老公還是像以前一樣隨時隨地開口就埋怨,而原因大都是吐槽表姐:

你一天天地在家,怎麼就能不能把家裡收拾地乾淨一些?你看我們辦公室小A的老婆,生了倆孩子呢,人家哪次出來不是打扮地漂漂亮亮地?還有小B的老婆,人家在家裡帶孩子還在網上兼職了一份工作,一個月四千多塊,夠一家人一個月的吃穿用度了,你怎麼就不能向人家學習學習呢?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表姐開始只是暗自垂淚,後來被說得多了,就開始跟老公吵:人家小A他媽從老婆月子裡就過來幫忙做家務帶孩子,你媽怎麼不來帶呢?人家小B的老公回家就幫老婆帶孩子,你呢?回家就吃現成的,孩子哭了也不管,我一個人又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你還嫌我不掙錢,那我們離婚,你去找一個能掙錢還漂亮的老婆來!

你以為她老公聽了這些話會有所悔悟嗎?並沒有,他甚至還說表姐變了,以前他說什麼她都言聽計從,現在竟然跟個潑婦一樣,一點也不溫柔。

表姐哭著說:那是因為我一直在妥協!現在我不想妥協了,我也不想做你口中的完美女人,我就這樣,能過就過,不能過就離!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人到中年》,裡面有一段話:婚姻就好比一個裡面插得到處都是釘子的桶,我們蹲在桶裡,用盡辦法把自己扭曲到不可思議的奇葩形狀,這樣就能不碰到釘子,然後就覺得婚姻還可以繼續下去。但如今人到中年,柔韌性不行了。

結婚這些年,表姐看似幸福美滿的婚姻,都是靠她沒有底線的妥協換來的,而那些隱忍的矛盾像一顆定時炸彈,只等時間一到,就會將這一切太平假像炸得粉碎。而那個時間點,就是表姐忍耐的極限。

張璐對徐伊萬的失望,就是因為接受不了他總想把自己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那個老婆。

所以,從相愛到愛過,只需一步就可:拼命去改造對方!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每個人走進婚姻那一刻,都是抱著“白頭偕老”的美好願景而去的,誰也不會想著半路下車。

但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走到最後。婚姻這條路太長,總會有很多對伴侶,因為各種原因在中途分道揚鑣。除去因三觀不同而離婚的,其實很多婚姻是可以避開離婚這個坑的。

美國作家克雷恩說過:要學會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你能改變的事情上,不要為那些你不能改變的事情擔憂。

如果想讓婚姻走得更遠,那就多想想當初愛上對方的那一刻,和她身上讓我們怦然心動的優點,還有當初婚禮上我們互相許下的誓言,而不是試圖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改變對方。


《囧媽》告訴我們,夫妻從“相愛”到“愛過”,中間的路會有多長


結語:要知道,人無完人,對方不改造你,並不是因為你有多完美,而是因為,她愛你,比你愛她,要深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