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在中國的手機市場中逐漸被蘋果小米華為均分天下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期待蘋果與華為之間來一次激情的碰撞。儼然這兩個品牌的母基地已經代表了兩個國家,到底是哪個國家更強一點似乎是大部人喜歡談論的。但是這卻是錯誤的認知,我們不該將產品的高度上升至國家。品牌的爭議因而衍生出了派別,有的高談論闊談政治,有的退而其次講品牌。不管怎麼議論似乎都不分高下,個人認為但從產品來講,誰優誰劣已經早已見分曉了。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在我國很多人的手機選擇大多數是蘋果或者是華為,這兩個品牌的背後誕生了兩個陣營。蘋果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際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力。華為的目標也不單單是國內,市場也不侷限於中國。華為因5G技術的優越似乎已經頂替了蘋果。其實不然,對於華為手機電腦以及蘋果的產品相比較都不難發現華為的身上有著諸多蘋果的影子。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其實手機研發領域的發展,有很多手機廠商都是一個非常相似的模式,但是如果太多相似的話難免會被別人詬病,所以華為通過別的一些企業產品發現了蘋果身上的“影子”,並且順藤摸瓜找到了蘋果的蛛絲馬跡,蘋果在開展技術創新教育領域,給我國高新科技帶來了飛躍般的成長,因為飽受好評。於是華為也開始效仿,雖然沒有明面上照搬但是在帶上了“華為”式理念之後,一切又變得合理合據起來。有人說5G是華為最大的賣點以及底牌,但是似乎光有5G還不足以頂替蘋果。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華為P40正式在國內發售,在發佈會上除了手機之外,還有一個名叫華為Huawei Card的產品,這正是在經過“華為”式設計之後的產物。一張數字經濟實體信用卡,同時也效仿蘋果轉為華為產品用戶發放。它可以用於移動支付,為了避嫌華為給用戶申請了物理卡,直截了當的說華為引入信用卡來提供購買產品時的“便利”。這不就是華為版的AppleCard嗎?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是的因為蘋果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產品,很明顯蘋果想在移動支付領域中分出一杯羹。按照慣例既然蘋果做了,那麼該領域定有發展的空間,於是華為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儘管不能排除被質疑效仿的可能性,但是移動支付的普及程度如此之高,巨大的利益面前華為是不會捨棄這塊肥肉的。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這是生態上的模仿,之後再讓我們回到產品中來。華為P40系列的銷量給餘承東那句“銷量上見!”增加了強力的底氣,很多人認為銷量足以證明一款產品是否優秀。但是好景不長,從相關數據統計來看,4.1~4.12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手機單品銷量中iPhone 11再次奪冠。雖然華為P40造勢很猛,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依然顯得薄弱無力,況且華為P40是在具有5G以及今年最新的基礎之上。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眼前的消息來看,華為這兩年憑藉獨立的硬件芯片跟5G技術,已經走到了蘋果的前面。但是這似乎是一種假象,iPhone 11能在5G手機爭相鬥豔的環境下做到如此熱銷,這似乎離不開蘋果多年積累下來的品牌形象,以及其產品的質量。雖然每次新機發售高昂的起售價讓人望而卻步,但是消費者更加願意為之買單。因為物有所值帶來的優越感是沒有人能夠抗拒的。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為何蘋果即使很貴也是物有所值?就拿屏幕來說,作為一臺手機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也是各個品牌相競爭的核心戰場,高幀率,高分辨率以及精準的色彩顯示參數,也逐漸被消費者列入評選標準,雖然他們壓根無法辨別出來但是他們更願意選擇高參數的來證明自己是多麼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從上圖不難看出,目前熱門的華為mate30Pro以及新發布的華為P40處於了墊底的最低水準,屏幕的混搭在顯示上面帶來了巨大的差異,在通過DisplayMate A+認證的三星S10、iPhone 11 Pro Max等機型面前完全是被忽視的存在,但是他依然被賣到旗艦般的價格。產品上的紕漏,美其名曰成本的壓縮,這或許是未來的與蘋果競技中最大的隱患吧。

華為門前的“攔路虎”,發展上的“絆腳石”,蘋果究竟有何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