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或读过卓文君的这首诗,他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想必也有很多人听闻过,但是没关系的,我今天很想将这个关于诗文,关于爱情,关于出轨,关于小三,关于浪子回头,关于恩爱白头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是汉景帝时期的武骑常侍,但是不受皇帝重视,所以於不得志,就称病辞职,不干回家了,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每天晃晃悠悠,看看山玩玩水,读读书种种地,偶尔和朋友聚聚餐,花着当官时不多的积蓄,日子过得算是普普通通,但是在当时很有才名,所以王公贵族举办宴会的时候偶尔会请他来捧场。我们的故事其实就是源于一次捧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在家举行宴席邀请了司马相如,当时司马相如还未娶妻,他早就听说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回到了娘家,并且一直住在娘家,名文后,又名文君。所以他在被邀请弹首曲子为大家助兴时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文君女士因为久仰司马相如的斐然文采,所以就躲在屏风外偷偷打量我们的相如同志。这二位惺惺相惜,倾心相恋,当晚就携手私奔了,比起我们现在的闪婚,可以说是毫不逊色。

但是当时相如家里算是一贫如洗了,卓文君又因为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所以当时非常的窘迫,两人只好变卖身上所有首饰和其他稍微贵重的东西,随后回到临邛开了一家小酒铺。

每日,貌美如花的卓文君当垆卖酒,经纶满腹的相如打杂。但是不久之后,卓王孙他老人家实在是心疼女儿,并且也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所以就差人送来了百万银钱和多名仆人。

从此他们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故事到这算是刚开始吧!您接着往下瞧!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时间推移到汉武帝即位,武帝对司马相如原来跟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他把司马相如再次征调来京师,在杨得意的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是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汉武帝一见之下,惊觉司马相如的才华,拜他为郎官。之后司马相如的官越做越大,而他的爱也再次迷离,所以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他写了封十三字家书托与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整篇读来。唯独没有“亿”啊!卓文君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怎会不知其中意味。当场就握笔挥就了文章开头的那首诗。

司马相如收到回信,看完后悔恨交加,羞愧难当,当场就差人用驷马高车接卓文君入京陪伴。

故事到这还没完,接着看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还是那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司马相如虽然才华出众,智力超群,经纶满腹,可是也是一个俗人,难以免俗。虽然过了知命之年,但是还是会,不时的周旋在脂粉堆里,说是逢场作戏,难免的应酬,可是我们都知道那不过是借口罢了。卓文君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较真。但是司马相如不知收敛,越来越上脸了啊,有天他直接对卓文君表达了自己要纳别的女子为妾的念头,卓文君忍无可忍,作了两首诗

第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

第二首《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

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是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不用哭哭啼啼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婚姻,而是潇洒的和司马相如说拜拜,到头来还是司马相如惭愧不已,回想当年的患难相随,回味曾经的琴瑟相合,他掐灭了纳妾的念头。

自此,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数载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病与世长逝,次年的深秋,踽踽独活的卓文君也追随司马相如去了九泉之下。

故事结束了。你可有感触!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我们一定要用恰当的方式来弥补,或者挽回错误带来的损失,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尽可能的保持理智去捍卫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