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梨花盛開的時節,我從東北自駕一千多公里第一次走進革命老區沂蒙山區平邑縣九間棚村,不僅僅被這裡的秀美春色迷住了,更為這裡鄉親們戰天鬥地、艱苦奮進的事蹟所感動。

走遍名山大川,最震撼我的不是珠峰和高原雪山,不是雄偉的長城和長江,不是黃河和黃山,而是那些自強不息的勞動人民。山東平邑縣的九間棚村,就是震撼我心靈的地方。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沂蒙山區地跨東經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緯34度22秒─36度22秒,總面積達17184平方公里。數百萬年前,在激烈的地殼運動中,由於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加之漫長年代的風化侵蝕,形成了眾多地表呈圓形、山頂平坦開闊而四壁陡峭如削、峭壁以下坡度逐漸由陡到緩的“崮”,像是戴著平頂帽子的山頭。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這片奇特的山貌雖景色有別,但是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土地貧薄,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九間棚村就是沂蒙山區中一個最典型的村落,它坐落在海拔640米的山崖旁,缺少可耕種土地,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生活的艱難程度不言而喻。

進入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九間棚村人均年收入不到百元,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其貧苦程度可想而知。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說起九間棚的來歷,還有一段苦澀的歷史。相傳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一戶劉姓夫婦徒步從山西洪洞縣逃荒避難來到今地方鎮龍頂山下,寄居在山坳的村莊裡討飯為生。一兩個月下去,劉姓人家左右思量不能一輩子靠討飯為生,可是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即沒錢又沒地,怎麼辦呢?只能先想個法子安定下來,再謀出路。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一次劉姓夫婦上山砍材,在山頂懸崖下意外發現了一處天然石棚,緊挨著石棚東側還有有一處泉眼,不停地往外湧水。有石棚可以遮風擋雨,有山泉可以飲水,有山果可以食用,劉姓人家大喜,於是就開始了以石棚為屋、石板當床、星月做燈的定居生活。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後來又先後有八戶人家來這裡居住,他們就在這處天然石棚下就地取材,有周圍的石塊分割出九戶人間居住的房屋,九間棚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地名,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後來,石棚住不下了,九間棚人便砍樹、割草在石棚前的曠地上修草房。靠著一份生存的毅力,就這樣,九間棚人在龍頂山上安居,開荒種地,圈養牲畜,逐漸形成一個自然村落。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山高澗陡、四面懸崖、土地瘠薄、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極為惡劣。村裡只有一條似路非路的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連,上山下山非常艱難。山上產量很低的水果需要往外賣,只能肩挑人背送到山下,一路磕磕碰碰,很難賣上好價錢。有時一不小心,連人帶筐跌到溝裡,摔傷人的事經常發生。有時村民得了疾病,因下山困難耽誤治療的時有發生。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盼歸樹就在村頭下山的必經之路上,每有家人下山賣貨,這棵盼歸樹總有親人的守候和盼望。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1958年,曾有九間棚人搬到山下幾個條件相對較好的村莊,但是窮家難捨、故土難離、親情難分,搬下山的九間棚人,兩年後又陸續回到了龍頂山。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九間棚雖然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但是他們沒有忘記對孩子們的知識文化的教育,他們將老石屋改造成一件教室,儘可能的為孩子們學習文化創造條件。石板當書桌,石頭當凳子,一代代孩子們就是在這裡開始了認字讀書的啟蒙教育。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窮則思變,改革的春風為這個沂蒙山革命老區的人民帶來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1984年冬,村兩委換屆,老書記劉德敬和村主任廉茂增推薦劉嘉坤為村黨支部書記,得到了全體黨員的一致選舉通過。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找準山上與山下村莊存在的差距,劉嘉坤多次去山下較富裕的村子學習。先進村子各有各的經驗和做法,但共同特點都是家家有電、戶戶有水、村村通路。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劉嘉坤和新老班子研究、確定了修路、引水、治山、種樹的致富方向。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但是修路對於九間棚這樣的巖壁村落談何容易!路要穿山越澗,從懸崖上走過,雖然只有3500餘米長,但是垂直度近乎於80°,九間棚村就幾十個勞動力,在不可能有任何機械設備參與的條件下,全村就是黑白晝夜地幹,僅修路至少也得五年!技術員扳著手指頭算著,勸村裡趁早放棄。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不修路就沒出路,俺們受夠了沒路走的窩囊罪,這路再難修俺們也得幹!”九間棚人擲地有聲答道。

聽到修路的決定和決心,全村沸騰了!村民都下了決心。沒有資金,他們不等不靠、共同集資,老書記劉德敬帶頭拿出了準備建新房的錢,劉嘉坤拿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村裡的黨員和村民們有的下山賣豬賣羊賣雞蛋,有的拿出了為閨女準備嫁妝的錢,60多歲的趙永蘭老人拿出了多年積攢的準備買壽衣的錢……  三天時間,多半是靠變賣家當和借貸的九間棚人竟然集起了1.77萬元!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從1984年12月到1985年4月,九間棚人基本上一天沒歇息,大年三十還在工地上打炮眼、裝炸藥,開山放炮。

由於長期過度勞累,施工到了關鍵時刻,有的村民撐不住了,經常發脾氣、耍性子,工地上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村支部發現這種情況後,開始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現在咱確實很苦很累,但是沒有路咱就得祖祖輩輩窮下去,祖祖輩輩受苦、受累,為了我們的後代,大夥就得咬咬牙堅持下去!不光修路,咱們以後還得治水、整地、發展林果種植,讓大夥都過上好日子”。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九間棚當時的44戶人家老老少少全力以赴,受傷流血的事件時有發生,每戶都承擔了難以承擔的重負,每人都付出了接近極限的體力。然而,當第一輛汽車沿著新修的盤山路爬上山頂後,九間棚人忘記了自己所承受的一切苦累和磨難。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九間棚人累計投工10萬餘個,平均每人每年義務出工310天,全村群眾集資23萬元,架設了3000餘米的供電線路,修築盤山公路3500餘米,修築石渠3500餘米。五年幹了常人十年都幹不完的活,初步改變了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九間棚村全景圖/航拍@官子旅行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更是九間棚人的命脈。盤山公路修通以後,九間棚人還沒有來得及撣掉身上的泥土又開始了治水的新徵程。他們一口氣修建了三個蓄水池,為了把懸崖陡壁上的水引到山頂,村裡請專業人員設計了揚水站建設方案和輸水管道路線,但是工程的施工難度非常大。開始的部分工程是在懸崖陡壁上進行的,需要將人用繩索吊在懸崖上完成,村幹部帶頭將自己吊到了水源上方的懸崖上。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打炮眼、裝炸藥、炸通道、安管道,懸崖陡壁上響起了清脆的錘扦聲和隆隆的炮聲。一個月後,全長102米的揚水站工程竣工了。隨後,容量4000餘立方米的龍頂山天池和38個蓄水池及3500米的輸水石渠也相繼竣工,徹底解決了村民生活用水和部分果樹灌溉需求,真正實現了“路跟渠,渠帶路,母子水池滿山布,灌溉田園澆果樹,洗衣做飯水到戶”的高山水利化。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九間棚人依託本土金銀花、梨等資源基礎,公司、合作社和個人聯合,拓展製藥、有機食品等產業鏈,實現了脫貧致富。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幹”字當頭,他們用雙手幹出了一片新天地,利用有限的山地開墾梯田,栽植各種果木,到了春天這裡梨花盛開,變成了一片香雪海,是沂蒙山區艱苦創業的新農村樣板。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路通了,山外的人來這裡旅遊賞花,體驗山區生活,選購特色金銀花和農產品,每每聽到這裡的事蹟大家都會由衷的敬佩。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我最喜歡這裡大嫂們現烙的煎餅,不僅可以卷大蔥,還增加了新的醬料和食材,濃濃的鄉土味道才是人間美食。而一元的價格不僅親民,它也體現了老區人民的樸素民風。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九間棚發展金銀花產業和鄉村旅遊業的做法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表揚,稱讚九間棚“雖然地處偏遠,但風景這邊獨好”,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了“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在村東頭廣場的村史展覽館,儘管現在疫情還沒有宣佈結束,但是每天來這裡參觀的遊人絡繹不絕。有耄耋老人,有年輕人,有夫婦帶著孩子。九間棚村的村史讓參觀者親歷了那個艱苦奮鬥的日子,“幹”字當頭的精神讓更多的遊人對這個地處偏遠的山村有了深深的記憶。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現在的九間棚,天寶梨鄉腹地,群山環繞、果園連片。陽春萬樹梨花,遍地芳菲;盛夏綠蔭盪漾,生機勃發;金秋碩果累累,漫山飄香;隆冬瑞雪籠樹,青松流翠。山好水美人富!九間棚村,能發展到今天,得益於黨的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得益於沂蒙山人不怕吃苦、不服輸的那種精神;得益於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看過九間棚村春天的花開,期待著果實飄香時再來這裡,因為風景這邊獨好。

沂蒙山區的明珠,從人均不足百元到全國旅遊模範村,風景這邊獨好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