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快報:談談“肝穿刺”的那些事

前幾日,邢臺市第二醫院肝病一科收治了一位籍貫邢臺但在北京某公司當保安的20多歲的小夥子,飲酒後出現極度乏力、化驗呈急性肝功能損害。據小夥子的父親說,前幾年小夥子想去參軍,但在徵兵體檢時因肝功能異常而被淘汰,此次入院後化驗無病毒學異常指標,故排除了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自身抗體也是陰性,可初步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化驗無銅代謝異常,可除外肝豆狀核變性。本次飲酒後出現肝損害,是不是就是酒精性肝病呢?但患者幾年前肝功能異常時並無飲酒史,當時出現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兩者有無關聯?隨著治療的好轉,副主任周秀雲給患者適時做了肝穿刺檢查,肝組織病理證實為藥物性肝損害,診斷一目瞭然。

那麼,肝穿刺是怎麼一回事呢?肝穿刺有什麼意義呢?

肝穿刺,就是肝活體組織穿刺,周秀雲說到,做肝穿檢查需有特定的肝穿槍,一次性肝穿針,在B超引導下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完成,抽取一條肝組織標本,用特定化學物質固定,然後進行病理檢查。雖為有創檢查,但痛苦極小,患者都能夠耐受,而且是診斷疾肝病的“金標準”。

很多臨床診斷難度較大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結核、肝肉芽腫、肝腫瘤、脂肪肝、肝膿腫、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及各種代謝性肝病等,往往需要通過肝穿刺來了解患者的肝臟病變情況,為明確診斷提供重要的甚至可能是關鍵性的依據。

處於早期、靜止或尚在代償期的肝硬化,尤其是肝纖維化,在發病早期,通過血液化驗、B超檢查一般難以發現。但是通過肝穿刺檢查,能夠對肝臟纖維化和早期、靜止或尚在代償期的肝硬化進行明確診斷,並可以鑑別肝硬化臨床類型,區分是酒精性肝硬化,還是肝炎後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動性肝炎。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是一種能直接瞭解肝組織的病理轉變,並能夠做出較客觀、精確診斷的檢測方法。有不少慢性乙肝患者,感染肝病病毒較長時間,但抽血化驗發現轉氨酶異常可能僅有半年時間,肝病病毒含量水平也不高。這樣的患者通過肝穿刺能發現慢性肝病是否處於活動期,並能推斷其病變的輕重程度。臨床上,有些黃疸往往難以確定病因,可做肝穿刺活檢。它能夠確定黃疸是膽紅素代謝障礙,或是肝臟細胞性黃疸,還是膽汁淤積所致,是病毒性還是藥物引起。不同的原因,預後和治療是不盡相同的,只有明確診斷,才能制定準確的診療方案。

大多數肝炎病毒往往多在肝組織內寄生。只有血清肝炎病毒達到適量時,臨床化驗才能夠檢驗得到。因此仍有些病毒性肝炎,臨床化驗血清肝炎病毒標誌物全部是陰性,難以確定其病原。周秀雲告訴我們,這種情況下通過肝穿刺,用超敏感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查出寄生在肝組織中的肝炎病毒。(來源:牛城晚報)原文地址:http://www.xtrb.cn/epaper/ncwb/html/2020-04/15/content_1154627.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