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的每一天都值得銘記

甘肅日報

在武汉的每一天都值得铭记

甘肅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蔡輝(中)、張亦兵(右二)、伍嚴駿(右一)做客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4月14日下午,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在甘肅新媒體集團新甘肅雲指揮大廳,感動四溢。

當天,甘肅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蔡輝,甘肅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副隊長、省衛生健康委二級調研員張亦兵,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伍嚴駿做客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與一線記者面對面,分享了他們在武漢戰疫的點點滴滴。

幾個月來,在武漢,千里馳援的醫務人員與新冠肺炎疫情艱苦作戰;在家鄉,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等媒體,始終關注醫療隊的動態,用筆和鏡頭講述白衣戰士奮戰一線的故事。在當天甘肅新媒體集團首次進行的三地連線、現場互動的訪談,更讓在場的所有人感受到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儘管回到蘭州已經20多天了,但是回想起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一切都歷歷在目。此時此刻,蔡輝最想說的就是“感謝”。 “一路走來,感謝我的隊友。”蔡輝說,原本陌生的137名隊員組成一個團隊,大家克服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難,經歷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他心裡,要感謝的還有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以及武漢同仁和社會各界,大家互相攙扶、共克時艱,這段經歷註定刻骨銘心。“雖然在抗疫期間我們沒有真正的面對面,但是我們之間沒有距離,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時刻關注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給了隊員們莫大的精神鼓勵。”蔡輝動情地說。

“我們一定要完成這次武漢救治任務,平平安安地回來。”在新甘肅“見屏如面”的一期節目中,張亦兵曾這樣表達戰疫決心。訪談現場,再次看到這段採訪視頻,他的雙眼泛著淚光。

“核酸檢測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我們相視而哭。”張亦兵回憶,回到蘭州的第二天,137名隊員集體進行了核酸檢測,當拿到“全部陰性”的結果時,他和蔡輝百感交集。要知道,在武漢戰疫期間,不管遇到再多困難,這對並肩作戰的好戰友都從來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訪談中,幾位隊員的思緒一下子又回到了武漢,談到動情處,他們常常雙眼溼潤,現場人員也不時輕拭淚水。

3月21日,新甘肅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官方抖音刊播的一條視頻播放量近百萬,視頻的主人公就是伍嚴駿。當天,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平安歸來,正在執行交通保衛任務的丈夫趙冰,與伍嚴駿隔空擁抱的場景令許多人淚目。

當在訪談現場再次看到這段視頻時,伍嚴駿又一次落淚。她回憶說,去武漢前,曾與丈夫約定,不要“隨便”給她打電話,以免影響工作。“現在想來,對家人始終很歉疚,是他們在後方默默支持著我。”伍嚴駿說。

親情,戰友情……是隊員們回憶的主題。

“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甘肅醫療隊來到我們身邊,你們是第一支到達中心醫院並投入戰鬥的醫療隊。”時隔20多天,通過現場連線,蔡輝第一次見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名的“真容”,楊名再次向蔡輝和隊員們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對於甘肅醫療隊,楊名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感情,他把這份感情深藏在內心深處。

當聽說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已經開始正常接診的消息,蔡輝和幾位隊員深感欣慰。“我們相信中心醫院一定能夠鳳凰涅槃。”蔡輝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給予了最美好的祝福,楊名也向甘肅醫療隊發出了再來武漢的邀請。

通過天水市秦州區融媒體中心,現場嘉賓與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秦玉榮護士長也進行了連線。大家隔空共同回憶一起在武漢戰鬥的時光,依然親切溫暖,彷彿就在昨日。

“這段武漢戰疫的經歷會對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面對甘肅日報社總編辦主任張倩的提問,蔡輝感觸良多。

“作為醫生,肩上始終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衝到前面,去了武漢後,這份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強烈。”蔡輝說。

“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卻得到了全社會這麼多的關心關愛,我們應該更好地回饋社會。”通過這次戰疫,蔡輝覺得自己學會了很多,也成長了。

蔡輝表示,今後在繼續做好醫療和醫院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還要認真總結這次武漢戰疫的經驗,針對甘肅的特點,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有所貢獻,提升甘肅的公共衛生防控能力。

近兩個小時的訪談結束了,採編人員意猶未盡,紛紛上前與幾位隊員交流。

就在十幾天前,甘肅日報經濟部主任記者嚴存義深入醫療隊隔離觀察點進行採訪,很多次他都被前線醫療隊員的事蹟感動落淚。當天,又一次聆聽他們的戰疫故事,他依舊感動:“這些可親可敬的醫療隊員們,真正稱得上新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