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欧洲的国家太小了,加上申根的缘故,没有国境,所以二个多小时车程就从这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

昨天还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今天就到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是的,我来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举世闻名的金色音乐大厅就在这里。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主要是小型音乐会和个人音乐会的举办地,譬如每年向全世界直播的新年音乐会就在金色大厅举行,还有国内廖昌永、宋祖英等的声乐音乐会和朗朗的钢琴音乐会都是在这里举办。

说到这里,我特想着重提到两位重要人物:

一位是有世界圆舞曲之父之称的约翰斯特劳斯就生在这个城市,每年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必奏的《多瑙河之波》就是他作品;

另一位就是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的作曲家莫扎特。但莫扎特出生不在维也纳,他是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出生,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奥地利最无比的骄傲。

其实,在维也纳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和金色大厅同样地位的剧院,那就是维也纳国家大剧院,几乎所有的最顶级交响乐团演奏歌剧作品音乐会都是在这里演出。

我在大剧院门口经过,楼上窗户中传来女高音的咏叹调,标准的美声,让你不得不驻立肃穆,一下子产生庄严和神圣感来。

街面上,长长的有轨电车在身边漂亮飘过,金黄色的身姿融合在秋日的余光中,给视觉蒙上一种奇幻的色彩

刻意围绕金色大厅走了一圈。金黄色的墙体稍许加有红色的点缀,可能这就是金色大厅的由来吧。

门口有演出季的排期,买票窗口在门内。正好有背着小提琴的女孩和父母在里面买票出来,看到我正在拍照,还用英语轻声说声抱歉

维也纳,多瑙河畔的艺术明珠,它是今天世界传播古典音乐的根和魂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地方。走在街面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比比皆是,我猛然间觉得世界竟是如此之小。

巴洛克风格、哥特式风格、古罗马风格、现代主义风格……所有的建筑都给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沉淀。

空气中飘荡的浓浓的艺术氛围,置身其中,满眼所及,让呼吸似乎飘逸的都有些不真实起来。

临时和其他三个不同国家的人拼了一辆马车,55欧元,摊分下来折合人民币一百块钱多一点,然后沿着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宫,莫扎特咖啡馆,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走了一圈,虽然跑马观花,但大致对曾经的奥匈帝国的首都和今天的奥地利首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两匹黑色的高头大马,富丽堂皇、高高的敞篷车厢,威风、豪华,很像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乘坐的那种马车似的。带着眼镜、彬彬有礼的驾车老人,一边驾车,一边回头讲解马车经过的建筑是什么名字,而后面是四个不同国家的乘坐人,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体验如此“拽”和“拉风”的感受。

……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