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是怎樣找出來的?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樣找出來的?

最近大家都很關心

“無症狀感染者”,

那麼如果沒有症狀,

怎樣才能被發現?

大家一起來探秘↓↓↓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樣找出來的?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以往並不大為人所知的流行病學調查員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公眾關注的視野,他們也被稱為追蹤新冠病毒的“福爾摩斯”。

如何揪出“無症狀感染者”?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一科的王姝婷是海關的流調醫生,從春節起,她和同事們一起在國門一線抗“疫”已兩個多月。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樣找出來的?

王姝婷

“新冠肺炎的典型特徵就是‘不典型’,除了發燒之外,輕微腹瀉、鼻塞、咳痰,甚至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最後檢測結果都有可能是陽性。”

王姝婷告訴記者,在集中隔離新政出臺之前,判定旅客是“120轉診”、“130轉運”,還是直接放行,“乘客的去留,我這個崗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現在入境政策雖然變了,民航也減少了大量的航班,地方各部門也給了我們很大的配合,但海關的工作壓力卻是一點點都沒有減少。對待每個旅客投入的精力其實比之前更多,因為旅客少了,我們可以問得更細”。

此前寧夏一例確診病例

被判處涉嫌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

從發現病例到尋找密接,

整個過程驚心動魄。

王姝婷回憶當時情景說:“我們接報有一人可能是丁某某的密接者。但當天,我們在同一航班上還發現了其他6個也是從伊朗一起在曼谷轉機過來的。這些人裡除了一個申報有症狀外,其餘5人均沒有申報任何症狀。”考慮到當時伊朗疫情較為嚴重,必須對他們進行仔細的排查。

一開始,這些人都沒有提及“丁某某”一事,他們也都稱自己沒有接觸史。王姝婷從他們的年紀判斷是在伊留學生,便詢問了學校的事情。對方承認在伊朗讀書,但堅稱自己不是密切接觸者,也沒有任何不舒服,希望海關不要把他們扣在這裡。

“就是不肯說詳細的情況。”面對這種局面,王姝婷和同事“故意”讓他們多等了一會兒,再派不同的人輪流反覆詢問,“如果有說謊的部分,比如虛報了住址等一些信息,經過這樣輪番詢問,總會有人漏出破綻”。

最終,他們承認自己和丁某某同校,但在不同校區。“這5個人當時確實也沒有任何症狀,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仍然對他們進行了採樣。”王姝婷告訴記者,後來經相關部門通報,這5人中有兩人最後被確診。

怎樣判斷旅客申報是否準確?

王姝婷坦言,如果旅客沒有症狀,那海關流調判斷的依據其實是很少的,最關鍵的就是旅行史和接觸史。

“你從哪兒來?”“你到哪兒去?”“你是幹什麼的?”這是海關人的“靈魂三問”但真實的流調並沒有那麼簡單

3月中下旬,王姝婷接手過一對來自西班牙的夫妻。當時,他們主動申報了自己的症狀,包括咳嗽和鼻塞。但當天由於申報症狀的旅客很多,眼看著排隊等候的時間可能很長,這對夫妻就說,“我們不申報了,沒有不舒服,可以走了吧”。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樣找出來的?

王姝婷(右二)和同事們

原來按當時的規定,入境人員不需要100%檢測,夫妻倆聽說只要申報了症狀就可以做檢測,想著為了放心,這才申報了一些症狀。

“申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當時,王姝婷心想,“你說沒有症狀我也是不信的,既然到了我這裡,不經過排查你就走不了”。

其實,那段時間,王姝婷和同事通過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出,某地區旅客在西班牙或意大利從事餐飲業的比例很高,而這些人群中事後確診的病例也要高一些。通過詢問,王姝婷得知這對夫妻正是來自這一地區,在西班牙開餐廳,老公是廚師,老婆是服務員。

“這個行業接觸的人群多而且雜。”王姝婷表示,通過進一步詢問得知,他們之前也有過發熱症狀,“但是兩週之前,處於這個14天的臨界點。綜合判斷之後,他們仍被採取‘130轉運’,後來也被通報為陽性病例”。

正是他們的仔細、嚴謹

才守住了安全大門!

來源:光明網、新聞坊新民週刊上觀新聞

編排:安妮

曉玲醫生“溫心”提醒您:關注4·20世界痛風日

太極山泉水,天然弱鹼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