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本文所有內容皆為原創個人觀點,若您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謹以此文,獻給所有走在孤獨之刃上的人們,願世間充滿斬斷孤獨的溫柔。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最近有一款遊戲紅到發紫,它就是任天堂NS遊戲主機平臺上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

《動森》不僅在業內獲得了媒體與玩家們的一致好評,更打破了圈層,火到了遊戲圈外。這不,上海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就上傳了一張《動森》的遊戲畫面,用以宣傳外防輸入性新冠肺炎。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上海公安局官微也玩上了《動森》

《動森》系列遊戲作品並非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面前。早在2001年4月,任天堂就在N64遊戲主機平臺上發佈了動森系列的初代作品《動物之森》。時隔二十年,這款畫面卡通且略顯幼稚的遊戲,卻受到了各年齡段玩家們的熱捧。

從遊戲的內容上來講,《動森》僅僅是一款低齡向的模擬經營養成遊戲,玩家要做的就是在一個無人島上開啟一段全新的生活:搭建房屋、採集木材、砍樹釣魚、種植花草——這些內容平平無奇且非常常見。那麼,是什麼讓《動森》打破了年齡與遊戲界的圈層,並獲得了所有用戶的一致好評呢?答案就是那股隱藏在芸芸眾生中無法磨滅的孤獨感。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我的微信朋友圈全是《動森》的玩家們求好友的截圖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因便利的交通工具與聊天工具而變得更近。但就實感而言,科技似乎無法阻止人們心中孤獨感的存在與膨脹。因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愁吃穿的人們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而人活得越是通透明白,就越容易產生孤獨的感覺。

孤獨並非是迷茫,而是沒有知己,不被理解;孤獨亦不是無法從眾,而是想按照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去做自己;孤獨更是堅持做好一件事的旅程中,那段佈滿荊棘的必經之路。

而在《動森》熱賣的背後,隱藏的正是這樣一群孤獨的靈魂。


慢節奏帶來的心靈港灣

《動森》之所以這麼成功,首先在於它的遊戲內容並非是按照常規思路去進行設計的。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遊戲沒有明確目標,玩家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比如藝術創作。

大部分遊戲都有著複雜的玩法與明確的目標,又或者是有著網絡遊戲中常見的每日任務或遊戲活動。遊戲設計師們想方設法給玩家們提供各種關卡、目標與獎勵,用快節奏的正向反饋來讓玩家的心理長期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

但《動森》則反其道而行之,它弱化了遊戲的目標與獎勵反饋,將遊戲的節奏徹底地減緩了。玩家在遊戲中所感受到的時間流逝,和真實世界中是一模一樣的。比如,我在遊戲中春天所播下的種子,必須要等到半年後的秋天才可以收穫——節奏之慢在遊戲界中獨樹一幟。

再舉個例子,以前我玩《神魔大陸》、《洛奇英雄傳》等網絡遊戲,如果一兩天不上線,角色的等級就馬上會被同期的網友所超越,然後就再也無法和他們一起打副本或交流心得了。於是,每天上線打卡就成為了我的一種心理負擔。前期對遊戲有新鮮感就還好,但時間一久,我就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中漸感疲憊和無趣。而作為社交休閒類遊戲的《動森》,無論我在什麼時間段上線,都可以和好友們一起分享在遊戲中的點點滴滴,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隨時上線,隨時暢聊,隨時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一個既定目標不明顯的遊戲,玩家投身其中卻能有經歷另一段人生的奇妙體驗。《動森》的玩家們在遊戲中究竟在做什麼呢?捉蟲、釣魚、還房貸、聊天,甚至把大頭菜當成股票來炒。全是看似無聊的事情,卻能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忘記真實世界的煩惱。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許多人都被迫留在家中無法外出。學校停學,公司停工,嚴峻的外部環境讓人無法像平時一般,與好友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而《動森》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另一段全新的生活,與現實時間流逝同步的設計,讓人們在其中恢復了正常的社交活動。無論是外在的環境還是人們內心對交流的渴望,都是許多人選擇玩《動森》的理由之一,更是動森打破遊戲圈層火到遊戲圈外的原因之一。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資深動森玩家:我來看看大頭菜的行情

在《動森》的玩家中有本來就很喜歡社交的人群,他們來遊戲中是為了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社交需求的;但除了他們,也有著一大批在現實生活中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群。


遊戲與社交障礙

身患社交恐懼症的人,大多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朋友,也不善於與陌生人交流,更比一般人更容易逃避現實與沉溺虛幻。

我自己就是一個鮮活的個例。小時候父母離婚,我跟著母親生活。無父則無以為恃,於是我經常在院子裡被各路小孩合夥欺負,逐漸形成了內向與自閉的性格。因此從小我就不喜歡與人交流,只喜歡閱讀書籍,因為只要沉浸在了書中的世界,我就能忘記真實世界的煩惱。

後來電子遊戲出現了。那夥欺負我的人再排斥我,也無法影響到少數幾個人與我交好,因為我和他們有著“過命”的交情——當然是指在遊戲裡。我們相識於街機廳,相知於紅白機與電腦,幾個人經常聚在一起,玩《魂鬥羅》、玩《吞食天地2》、玩《大富翁4》,我們配合得當、親密無間,所以外部“邪惡勢力”並無法孤立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共同遊戲也是交流與增進友誼的方法之一

所以,性格內向也好,有輕微的自閉症狀也好,都不會壓抑我想交朋友、融入集體的慾望。而一起玩相同的遊戲,讓我有了與同齡人之間交流的機會,也逐漸地在治癒我自閉的症狀。更可貴的是我的母親知道我喜歡玩遊戲後,特地給我買了遊戲機,也讓我能夠在自己家裡與他們一起分享遊戲,收穫友情。

因此,對自閉症患者來說也好、對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也好,遊戲都是一個可以用來與真實世界交流的平臺。玩家可以藉著這樣的虛擬世界,交到一些並不虛擬的朋友,收穫到一些真實的快樂。而作為社交遊戲的《動森》,自然也就受到了有交流慾望的社恐人群的喜愛了。

不過,治癒社交恐懼症的遊戲,《動森》絕不是個例。在2017年年初就對所有玩家免費開放的社交遊戲《VRChat》,在同年年末,下載量就突破了三百萬次。

這款社交遊戲與《動森》有著許多共通之處——比如它對遊戲生活化的打造:在遊戲中,玩家們可以自由地創造自己的虛擬形象,與其他人一同玩遊戲、搞演唱會、上課或聊天;遊戲鼓勵玩家用語音進行交流,更鼓勵玩家去創造或分享自己的虛擬世界——只要你高興,你甚至可以邀請好友到你創造的月球上開你的個人演唱會;最讓人感到有安全感的是,遊戲中的聊天氛圍十分友善,任何人在《VRChat》中都可以得到溫暖與關愛。

即使在《VRChat》的Steam端評論區,也是充滿著關愛與和諧:有鼓勵玩家們多用語音交流、千萬不要自閉的;有表揚遊戲中的玩家們都是好人、遊戲充滿禪意的;還有表示自己只願沉浸在《VRChat》當中的,足見這款遊戲給孤獨的靈魂們帶來了怎樣的力量。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好評如潮的《VRChat》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動森》還是《VRChat》,遊戲都不會強迫玩家之間一定要進行社交

。你想社交的時候,可以去參觀別人的島嶼或世界;不想社交的時候,可以安安靜靜地在遊戲中做自己的事情。把社交與否的權力交到玩家自己手上,對於習慣孤獨的玩家來說,絕對是最大的善意。

此外,在這類遊戲當中,玩家所有的行為並不存在對與錯;即使是一些看似帶有惡意的事件,也可以用滑稽的方式去思考它的存在。比如在《動森》中,很多玩家釣上一條小魚的時候,旁邊幾位親友都會立刻秀出自己釣上來的高階戰利品。但像這樣一個人被一群人“欺負”的畫面,也不會讓人感覺到不適,甚至有點想笑。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你釣了一隻小魚,親友們立刻掏出兩條巨魚(沒錯,有鯊魚!)

簡單的規則與友善的氛圍,《動森》等社交遊戲給有社交障礙的玩家們所帶來的,是與人互動與建立自信的機會。


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因外部疫情肆虐的大環境所導致內心空虛的玩家,還是本身就習慣於孤獨的玩家,都可以在《動森》之中尋求到自己所需的心理安慰。

通過社交遊戲《動森》受歡迎的現象,不難看到人們與他人交流與交心的渴望——無論他本身是不是遊戲愛好者、擅不擅長社交。而遊戲作為一個娛樂產品,能起到一定的心理疾病治癒作用,這一點是我們需要關注且不斷深挖的一個領域。假設未來可以出現各種各樣專門針對社交恐懼症或者孤獨症患者所開發的治癒性遊戲,想必整個世界會逐漸變得與《動森》的世界一樣美好吧。

願世間充滿斬斷孤獨的溫柔。

社交遊戲《動物森友會》:憑什麼打破圈層獲得玩家的一致好評?

關注鯊魚哥,斬斷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