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押寶的氫燃料電池,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研究了十幾篇論文之後,筆者認為氫燃料電池無太大可能與鋰電池並駕齊驅進入百姓家,二者必定相互取代。

日企押寶的氫燃料電池,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咱們就從氫燃料電池原理和其劣勢解讀:

加氫3分鐘,續航700公里,是氫燃料電池最大優勢。另外,以氫氣為“燃料”,通過電池質子交換膜交換氫氣電子獲得電力,驅動汽車,只排放水,無任何其他汙染,同樣是氫燃料電池備受鍵盤車神推崇的原因。

日企押寶的氫燃料電池,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了,氫燃料電池技術已經成熟,只是商業化還存在問題:

1、居高不下的成本,這是氫燃料電池得不到推廣的主要原因。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以鉑金(Pt)為催化劑,目前一臺車的鋰電池大概需要100克鉑,按照現在181元/克計算,催化劑就用了近2萬塊。質子交換膜約為一平方釐米10元人民幣,其質子交換膜的成本就在10萬元左右,另外還需高壓儲氫罐成本6萬,這一項就需要18萬。橫向比較, 電動車主流配置的75 KWh三元鋰電池成本約為9萬,兩相對比,氫燃料電池的成本高出不少。

2、氫的製備技術雖然較為成熟,但全世界96%的氫都來源於化石能源的產業鏈條。可是顯然,依賴石油化工是沒有未來的,氫的製備若要真的綠色環保,還是要大力發展那4%的電解水方式——特別是生物制氫和太陽能電解水。

日企押寶的氫燃料電池,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總結:

倘若氫燃料電池能解決質子交換膜、氫氣儲存罐的成本問題,以及氫電解水製備規模的問題,那麼燃料電池很大程度將取代鋰電池,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這兩項問題解決不了,只能會被鋰電池,或者更高段位的電池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