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未來如果一個孩子不會編程,他就失去了和機器世界交互的能力和創造人工智能的本領。

10年之後,不會編程的孩子可能就像現在不會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焦慮。


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當今社會,提及編程,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猶豫或者拒絕,理由很簡單:以後不準備讓孩子做程序員,再說了考試科目都沒有學好,哪有時間和精力學編程。

孩子們的編程夢夭折,已經成為常態。

更加無奈的是,很多家長之所以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去接觸編程,是因為他們本身對編程存在誤解,甚至根本不知道編程到底能做什麼!

編程學習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多重要?

“學編程=玩電腦”的畸形認知,不知讓多少孩子對編程學習漸行漸遠……

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編程具體對於我們孩子有什麼幫助?

  • 思維的提升 我們都知道編程其實對於人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還是很強的,並不是人人都能學好它,但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反而能通過編程來構建自己的思維,這個並不矛盾。
  • 升學的幫助 目前國內在科技賽事上的錄取和招生力度都很大,且很多與編程相關,而學習編程則有利於孩子離名校更近一步。

再者就是政策的導向,2018年教育部中學新課標法案發布,人工智能進課堂,編程技術納入高考範圍。

從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到整個時代的到來,其實都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可能目前你仍沒有受到這場革命的波及,但10-20年之後,我們的孩子則正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真實體驗者。

有人會問,道理我都懂,但孩子那麼小,就讓他學習編程,他能學會、學懂嗎?事實證明6到12歲的孩子是少兒編程的最佳學習者。因為在這期間,學生們的大腦正處在高速的發展階段,也是他們思維和感知能力轉變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時候加強對於編程的學習,就會獲得很好的效果和效率

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我們現在的孩子,其實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卻缺乏將思考轉為行動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在人工智能時代,即為“編程能力”。

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代碼來傳遞給機器人,讓機器人來替代我們完成紛繁複雜的工作。

而編程也就是人工智能一個最底層的技術,也就是說人工智能這個大樓無論蓋多高,它都需要編程作為底層的支持來實現。

所以,一個人要想真正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有所突破,就必須去了解和學習編程。

當然,這裡的學習不單單是為了成為程序員,又或者成為技術、產品的開發者,而是像英語一般,為了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

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在採訪中說道:

我們需要讓孩子們參與數學和科學,而這不僅僅是一小部分孩子,而應該是所有人,所有人都應更早地學習如何編程。

如果我們不做一些更好的選擇,那麼未來我們在科技上的領先優勢將逐漸縮小。

由此可見,讓孩子從小學習編程,就是讓孩子做好應對未來的發展和競爭的準備,做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未來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必然會導致人類很多智力活動都將和人工智能一起協作完成,與“人工智能”交往能力勢必會成為未來尤其是現在的兒童一代的重要能力。

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就如不通英語的孩子一樣讓人擔憂?

因此讓孩子從小接觸編程,培養孩子們用信息化和數據化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的習慣,已經成為未來孩子們在智能時代立足的當務之急。

只有從小讓孩子親近編程、系統學習編程,孩子的邏輯和思維才能得到培養和鍛鍊,才能學會批判式思考,更加具備創新意識,未來的人生才能充滿更多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