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論語》

楊伯峻的翻譯:"孔子說:“老百姓,可以使他們照著我們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們知道那是為什麼。”

錢穆的翻譯:"在上者指導民眾,有時只可使民眾由我所指導而行,不可使民眾盡知我指導之用意所在。”

李澤厚的翻譯:"孔子說:“可以要老百姓跟著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這是為什麼。”

這是《論語》裡最困難的內容了。成為所有批判孔子漠視民眾的人最大的口實,而所有孔子的支持者,只能用時代侷限之類的來辯解。

以上三人以及通常所依據的斷句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還有一種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實,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裡,“由”是上一章中“蹈行、踐履”的意思,“知”就是上一章中“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智慧。上一章說"由知、德者,鮮矣",本章就是順此而來的。“可”,正確的意思是“適合”,所謂“適合”,就是適合於當下的位次。“民”,民眾是一切現實道路的源泉。當某種位次適合於當下民眾的現實,就“使由之”,“使之由”的倒裝;當某種位次不適合於當下民眾的現實,就“使知之”,“使之知”的倒裝。“使”,“放縱、任性”,讓民眾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智慧。

民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民眾的智慧也是無窮的,要“使之”,“放縱、任性”他們,放任他們去揮灑他們的潛能與智慧,這樣才是真的“聞、見、學、行”“聖人之道”,才會有“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所得。

正確的翻譯如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說:民眾當下適合的,放任民眾去實踐。民眾當下不適合的,放任民眾運用智慧去創造、去創新。"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