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外資券商在我國,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技術支持:放牛塘投資者保護研究院


上月13日,中國證監會通過官方微信發佈消息:

按照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要求,經統籌研究,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

4月1日已過,外資獨資券商在我國已經合法。

金融,涉及國民經濟安全,我國持循序漸進的開放態度。

我國證券行業對外資的開放時間很早,1995年,摩根士丹利參與創建了中金公司。

但在早期,我們對合資券商中外資比例的限制比較嚴格,後面進行了逐步放開。

2002年6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規定外資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過1/3。

十年之後,2012年10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的決定》,規定外資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過49%。

2018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本月,中國證監會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100%。

可見,外資最高持股比例經歷了從1/3到49%、到51%、再到100%的三次變化。

雖然在我國100家券商中有十餘家是外資券商,但我們要從實際主導權角度對外資券商進行分類,可分為兩種:一種為中方本來就是主導方,引進外資只是為了錦上添花,比如中金公司、東方花旗、光大證券、中銀國際證券;另一種為外資是實際主導方,包括因為外資比例限制未當上控股股東但實際運作的券商,比如瑞銀證券、高華證券 ,也包括在允許外資控股後新設立的券商,比如野村東方證券、摩根大通證券。

中方本來就是主導方的合資券商,他們與本土券商擁有一樣的優勢、採用一樣的玩法,他們想給外資的股份就那麼多,而不是因為政策限制被壓制了,所以外資持股比例並不會因政策而變化,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將其作為外資券商看待,也不是本文標題所指的外資券商。

本文標題中的外資券商,僅指外資是實際主導方的券商。

媒體所說的外資券商在政策發佈後進行外資持股比例變更,實際上,只有外資是實際主導方的券商才存在這個情況,包括原設立的,外資從參股變為控股、再變為100%控股,也包括新設立的,外資從控股變為100%控股。

比如,在2018年4月我國允許外資持股51%後,瑞銀證券在2018年12月完成股權變更,瑞士銀行當上了持股51%的控股股東;上個月,中國證監會批准高盛對高盛高華證券的持股比例由33%增至51%,批准摩根士丹利在華鑫證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至51%。

應該可以這麼說,在現有合資券商中,由外資實際主導能變為外資控股券商的,基本都已完成了變更,因為外資如果早就想控股,在允許控股的政策都滿1年的情況下,不可能還不行動。

未來,我國外資控股的券商,主要將通過新設產生,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業市場,第二大的股票、債券、保險市場,在已經放開外資持股限制的情況下,國外知名券商不太可能會放棄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好的機會,所以未來我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控股券商。

放牛塘之前對外資券商的衝擊曾持悲觀的態度,但在我們寫作完成《券商生存法則》、並對我國券商行業進行系統性分析之後,態度有所轉變,我們認為外資券商在我國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我們首先得搞清楚我國證券行業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2019年度經營數據,所有證券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具體構成如下:

為什麼說外資券商在我國,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券商已經過渡到了靠資金賺錢的模式,自營和融資都是典型的依賴資金的業務,融資業務主要包括為股民提供融資融券和為股東提供股權質押借款。

券商依靠資金賺錢的自營和融資業務,2019年收入佔比達到51.6%,而在十年前的2009年,這一佔比只有11.3%。

曾經,券商仰仗的是經紀業務,在2009年,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達78%,經紀業務躺著賺錢的特質隨著佣金率的斷崖式下跌而不復存在,A股平均淨佣金率從2008年的千分之1.7下降到了2019年的萬分之3,目前還在進一步下降中,未來有望向萬分之1靠近。

為什麼說外資券商在我國,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如此之低的佣金率,再扣除高額的網點和人力成本,經紀本身已經是微利甚至虧損。

在這樣的情況下,券商依然對經紀業務進行白熱化爭奪,不斷下調佣金率,這是因為行業已經有了流量思維,採用超低收費甚至虧本也要獲取經紀業務流量,然後對流量進行變現。

而流量變現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融資融券,為股民炒股提供資金,然後獲得利息價差收入。

提供融資需要有龐大資金做支撐,按照年化2%的淨息差,2億利息淨收入需要100億資金。

可外資券商並不具備資金優勢,大名鼎鼎的瑞銀證券,其2018年總資產在我國98家券商中排名倒數第4,比瑞銀證券資產還低的3家券商,都是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華菁證券、東亞前海、匯豐前海。

2018年,我國有18家券商的總資產過千億,其中扛把子中信證券的達5080.41億元,瑞銀證券的為33.41億元,連人家零頭都不到。

由此可見,外資券商是想靠自己專業來中國淘金,並不想投入龐大資金,而沒有龐大的資金做支撐,自營和融資業務都開展不了,經紀業務開展起來也無意義。

自營、融資、經紀這三項業務,在2019年的收入佔比達75.7%,相當於四分之三的業務,外資券商已經處於劣勢。

本土券商龐大資產的來源主要有三,一是政府投入、二是上市融資和再融資、三是發債,外資券商並不具備這些資源。

外資券商想靠專業賺錢,可問題是,A股是一個講專業的地方嗎?

我國券商六大業務中的另外三大,包括投資諮詢、資產管理和投行,其中資產管理裡面約一半是通道業務,其他的,看似講究專業,實際上外資券商很難進行突破。

我們都知道大A股有兩大最主要特徵,一是重投機、輕投資,二是高度散戶化。

在這個高度投機的市場,通過預測上市公司未來業績然後給出目標股價、每年能有10%收益就算不錯的投資諮詢方式,壓根不適用,股民需要諮詢服務的是推薦幾隻短時間內就能翻倍的大牛股。

本土券商們對投資諮詢業務也是垂涎欲滴,但卻開展不起來,最近十年投資諮詢業務收入佔比都未能突破2%。

為什麼說外資券商在我國,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股民們會因為外資券商的到來就改變自己的習慣嗎?

很明顯不可能,再說外資券商的研究套路跟本土券商也差不了多少,比如這次瑞幸咖啡爆出造假醜聞之前,瑞信等一群外資券商也在力挺。

還是那句話,A股投資諮詢的錢,都是留給騙子掙的,正規機構難以下手。

在高度散戶化的A股市場,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把錢交給機構去管理,10多年以來,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流通股的比例呈現負增長,從2007年的28%降到了目前的5%。

反正大家都是在投機,不如自己搏殺,還能獲得操縱快感。

目前想進入我國的都是擅長資產管理的券商,像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很大,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境外市場散戶直接投資的比例很小,散戶們有把錢交給機構去管理的傳統。

散戶之所以選擇機構,肯定是因為機構更能賺錢,而機構的優勢在於價值投資而非投機,進入A股這個投機氛圍濃重的市場之後,他們的方法不一定奏效。

儘管如此,放牛塘依然認為資產管理是外資券商在中國唯一的大機會,前提是要堅持自己在境外成熟市場的一貫作風,堅持做價值投資,並能在A股證明這套方法能掙錢。

最後,我們來看下投行業務,放牛塘認為這是外資券商最不可能逆襲的業務。

投行業務本是外資券商的主流業務,但A股與境外市場的投行業務有本質區別,境外投行業務主要是定價和銷售,而A股主要是協助企業獲得發行資格,銷售根本就不是個事,以前的核準制如此,現在的科創板也是如此。

即便A股投行業務未來重心轉向銷售,由於我國實行資本管制,外資券商並不能將境外的金主資源帶到A股,本土金主資源還是掌握在本土金融機構手裡。

協助企業獲得發行資格,是另外一片江湖,外資券商根本就不擅長,很難承接到投行業務。

放牛塘在上月19日做了一個《最值得投資者信賴的券商投行排名》,91家科創板公司只有4家破發,其中1家是瑞銀證券保薦的,關鍵,瑞銀證券就只保薦了1家!似乎在投行業務的銷售定價能力方面,外資券商也沒有體現出優勢。

有的人會說外資券商在境內企業境外投行業務領域有優勢,我們想要糾正的是,在這個領域,他們一直都是以境外主體進行承接,跟在不在我國設立證券子公司沒有關係。

綜上,我國券商的六大業務中,收入佔比超過75%的自營、融資、經紀這三項,都要以龐大的資金作為支撐,外資並不具備,投資諮詢業務誰都無法迴天,投行業務又水土不服,資產管理業務雖有希望,但需要較長時間去自我證明。

因此,我們認為外資券商在較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太大作為。

當然,放牛塘投資者保護研究院也要提醒,這並不代表本土中小券商就能高枕無憂,沒有資金實力的本土中小券商將面臨與外資券商一樣的處境,而且無論外資券商是否進入,困境都已存在,相較而言,外資券商還披著國際大品牌這一外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