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2月13日,南京鼓樓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老年科護士邵思語

,在投入武漢市第一醫院工作後首日寫下了第一篇日記:

“第一個班次是夜班,作為年輕護士最不怕的就是熬夜。00:00,我們踏著殘雪、哈著霧氣,邁上了等候我們多時的去往醫院的大巴。完全陌生的環境,完全不同的流程,讓我們組上6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


3月30日,還是邵思語,她激動地寫下了最後一篇援鄂日記,裡面充滿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武漢,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再見,武漢!你好,南京……”

從2月13日到3月31日,7篇戰疫日記,記錄了這位南京90後姑娘從初到武漢的焦慮擔憂,到後來的滿懷信心、淡定從容;從一開始工作上的茫然無措,到現在的得心應手。點點滴滴都是她和同事一起援鄂的獨家記憶。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身份:護士

用日記 記錄48天的“逆行”日常


“我們接管的病區是重症病房,大多患者生活都不能自理,測量、翻身、叩背……看似簡單的活,每每忙完,我們都會汗流浹背。”邵思語回憶,在支援武漢時,每天除了護理工作外,她和同事還要照顧到病人的衣食生活。


奔跑在病房間,因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稍微一動就是滿身是汗。等到出了病房時,把衣服脫掉,幾乎每人衣服都溼透了。即便如此,護理病人的工作也不能馬虎。


“護理工作很普通、很平凡,但肩負著挽救生命的重任。”邵思語深知這一點,從沒叫苦喊累,每次與家人、朋友通話時,她總是安慰說,自己很好、很安全,工作不累,不用擔心。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脫下防護服的邵思語。


“我只要得空就會寫電子日記,我想這段時間,在我一生中都會是難忘的經歷。”邵思語說,寫日記對她來說就好像自己跟自己對話一樣,是她情緒宣洩的一種方法。


記者瀏覽了這份日記,裡面有對親人的濃濃思念,有對自己的加油鼓舞,有對患者病情的憂心惆悵,有對被愛包圍的感動,還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日記裡,有一位60多歲的高姓患者,來的時候,全家都在被隔離,沒人給他送東西,床邊解手的只有一個盆。


“老高蠻可憐的,他不願麻煩別人,剛來時還不肯去床邊吸氧。重症病房內,他能依靠的只有我們,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邵思語說,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老高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邵思語戰疫日記節選


邵思語在一則日記裡寫道:“當我夜裡去巡視時,老高坐在椅子上,不斷指著盆和我說什麼,起初我沒聽懂,後來明白了是讓我幫他把尿倒了,我二話沒說,幫他倒了尿,當我倒完回來時,他指指抽屜,告訴我、錢、錢,我才明白過來他這是要給我錢當作報酬……”邵思語說,老高的善意觸動著她心底最柔軟之處,當時一股暖流湧上她的心頭。邵思語擺擺手,表示婉拒。

回應過老人的善意,她認為:防護服擋住了病毒,卻不能阻擋醫療的“溫度”。


為了幫助患者穩定心態,邵思語儘可能地走近他們,陪他們聊聊天。所在病區不大,愛卻不小,她常被身邊的事感動。“74床住著75歲的辛爺爺,夜裡我去給他測血壓,他親切地問我哪裡來的今年多大,我告訴他我來自南京鼓樓醫院、今年25歲了。辛爺爺沉默了幾秒說,他孫女今年上高中了。我猜想爺爺看到我是想到了她的孫女了吧,漫漫長夜,唯有親人能解愁腸,爺爺別怕,這段時間我們都將是您的孫女。”邵思語在日記中寫道。


像老高一樣淳樸善良的患者還有很多,74床的辛爺爺、愛拉家常的老楊……早春的武漢雖有點寒冷,但融洽的護患關係似一道溫暖的光,漸漸地散射開來。病房裡的病人也從最初的焦慮恐懼,變得日漸開朗。“出院時,他們充滿肯定的話語以及發自內心的感謝,讓我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憶起援鄂的這四十多天,邵思語心情有些激動。


身份:女兒

在這裡溫暖別人 也被遠方牽掛


每一個戰疫英雄的背後,都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絲絲縷縷親情的支持。邵思語的父母生活在南京市浦口區。在女兒援鄂的48天裡,邵爸囑咐女兒最多的是“在前線好好工作,努力救治病人,不要惦記家裡”。雖說支持女兒前往武漢,但是作為父親,忍不住內心對女兒的牽掛和擔心,每天都要等女兒視頻通話。


說到父母,邵思語的語氣變得輕快起來,“我感覺到他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很多,以前電話隨處放,現在都隨時放在身上,生怕錯過了我的每一個電話。”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邵爸寫給疫線女兒的一封家書節選


“在我來武漢12天后,老邵同志手寫了一封家書發給我,給我的激勵很大。”邵思語看了父親的家書,她忍不住落淚。父親在家書中鼓勵女兒:“這個世界從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勇敢的逆行者,他們用真心真情無畏同病魔鬥爭,眾志成城,人定勝天,敬佑醫務工作者。思語盼安歸,爸媽愛你,為你驕傲!”

父親在家書中還讓身在武漢一線的女兒安心:“我們在家很好,儘管放心,不必惦記我的身體。”


正是因為有家、有親情做後盾,眾多馳援武漢“白衣戰士”才能安心地在前方救死扶傷。談到這次到武漢前線抗擊疫情,離家48天,也讓父母擔憂了48天。懂事的邵思語說,其實想想,內心覺得挺虧欠父母的。“我平時工作比較忙,在家陪父母的時間也很少,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一直比較節儉,從不捨得給自己報團旅遊什麼的。我希望疫情結束,能陪他們去一次雲南,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邵思語說。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踏上歸途的邵思語和小夥伴在機場的合影


3月31日,支援武漢的鼓樓醫院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離開武漢時,市民們自發夾道送別,邵思語用手機記錄下一幕幕感人場景,“初到武漢時的記憶還歷歷在目,當初街道空空蕩蕩的沒有行人與車輛,現在公交也開通了、商場也開門了…… 春暖花開,武漢真的活過來了”。


邵思語的日記,是眾多“白衣戰士”在武漢“抗疫”的縮影,他們把對家人的思念放在心底,裝著必勝的信念。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義無反顧奔赴前線,

她用日記傾述心聲。

我們從這份真情實感中,

瞭解到了戰疫的艱辛,

更深深感動於醫護人員的付出。


@邵思語,你的心願我們幫你完成!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將聯合金陵晚報

為邵思語圓夢!

在疫情結束後,

我們將請她帶父母完成雲南之旅。


我們希望,

曾經為我們奮戰的凡人英雄,


能得到最溫暖的祝福。

而他們的“戰疫精神”,

能鼓舞和激勵更多的人!


圓夢過程,

以及金陵晚報後續報道。


“爺爺別怕,我就是您孫女…”90後護士的抗疫日記,超暖心!


為了讓全國的疫線英雄感受到社會的敬意,助力他們實現溫暖夢想,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全國媒體發起“共圓英雄夢”活動,面向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和志願者,以及快遞小哥、司機、環衛工等為抗擊疫情一起努力的個人或群體,徵集100個戰疫英雄的溫暖心願或他們的困難及訴求,天天正能量將設置300萬元公益金,與全國媒體聯動,共同組織正能量合夥人、志願者團隊,一起為英雄圓夢。


目前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如果您有心願,

請一定記得告訴我們。


——徵集方式——


1. 微博私信或@天天正能量 或關注天天正能量官方微信(ID:zhnlali)並留言;

2. 通過以下天天正能量合作媒體報名:

人民政協報 華西都市報 齊魯晚報

錢江晚報 蘭州晚報 姑蘇晚報

江海晚報 北方新報 金陵晚報

瀋陽晚報 山西晚報 西安晚報

溫州晚報 寧波晚報 瀟湘晨報

貴州都市報 大連晚報 南寧晚報

蘭州晨報 每日新報 春城晚報

成都商報 燕趙都市報 三秦都市報

洛陽晚報 汴梁晚報 海口日報

南國都市報 江南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

遼瀋晚報 內蒙古晨報 信息時報

半島都市報 江南晚報 新消息報

揚子晚報 長春晚報 襄陽晚報

西海都市報 都市快報 東方今報

綿陽晚報 石家莊日報 名城早報

中國青年雜誌社 生活報 青年報

鄭州晚報 大河報 深圳晚報

京江晚報 南昌晚報 牡丹江晨報

武漢晚報 新晚報 東南早報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 end -


天天正能量綜合自

金陵晚報(記者 谷文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