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優秀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優秀的人卻各有個的問題。

一向沉著冷靜的領導突然發作,因為剛入職的新人將她改好的稿子又按自己的想法進行了修改。幸好領導比較嚴謹,在發文前又重新核對了一遍,否則必定釀成一場“事故”。為什麼有人工作頻頻出錯,而有人工作表現令人稱讚?我想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和對待工作。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戶塚隆將在高盛、麥肯錫、哈佛商學院三處獲得了與精英們一同工作、學習的經驗。接觸過許多精英之後,他發現精英身上有共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工作方式等,於是他撰寫了《麥肯錫精英這樣實踐基本功》一書。

這本書從精英們共同擁有的“基本功”為切入點,挖掘激勵精英們不斷進取的三大驅動力,並且提供了提升驅動力實踐基本功的方法。

01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

書中這樣定義“精英”,通過努力取得成績而被視為“精心挑選之人”的一類人。

“蘋果之父”喬布斯就是精英中的精英。19歲退學,21歲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曾因與管理人員經營理念不同被踢出蘋果公司,自立門戶成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使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在蘋果公司陷入困難之時,喬布斯重回蘋果公司,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創造出了Mac、iPhone等一系列獲得巨大成功的產品,開闢了一個屬於蘋果的新時代。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儘管喬布斯前無古人,後不一定有來者,但是隻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努力,任何人都能成為精英。

戶塚隆將認為工作中需要做到的基本功。具體來說包括三個部分:

- 能夠影響成果的,具有是實質性且重要的事物

- 眾所周知的事物

- 堅持起來並不容易的事物

“成果”“實質性”“眾所周知”“不容易”,這些詞讓基本功顯得很難達到。但戶塚隆將卻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從內而外產生的驅動力,讓自己最大限度地實踐基本功。

內心驅動力包括三個要素:自信、責任感與目標設置。換言之,實踐基本功需要的三大內心驅動力是:

- 一旦做了就能成功的自信

- 率先奉獻的責任感

- 能夠實現高目標的信念

那麼,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具有這三大內心驅動力呢?三個方法:加深自信、加強責任感、提高目標。

02 加深自信

日本足球選手長友佑都本人體型矮小,但是卻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國際米蘭的正式球員。在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被問到如何找到自信時,他這樣說道:“自信的源泉不在未來,而在身後。”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確實,沒有經驗積累的自信是空穴來風的。而怎樣發現自己身上的自信呢?書中介紹了可以用來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360度評價法。

曾經讀到過“白紙黑點與黑紙白點”的故事。加納的一位老師走進教室,他先拿出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學生:“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們異口同聲:“一個黑點。”老師似乎對這個答案不甚滿意,教導學生們:“難道你們沒有看到這張白紙嗎?如果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會越來越大。”

之後,老師又拿出一張黑紙,中間有一個白點。他又問學生:“孩子們,你們又看到了什麼?”學生們齊聲回答:“一個白點。”老師高興地笑道,“很高興你們能發現這個白點,白點就是正在等著你們的美好未來。”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在這個故事中,黑點和白點恰好可以代表自卑與自信。我們只關注自己身上的缺點,那麼必然會感到沮喪,變得沒有自信。如果在缺點之外我們還能挖掘自身的優點,那麼自信也會得到加深,形成一個自我肯定的正向循環。

360度評價法,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客觀評價自己的工具。它最早是高盛、麥肯錫的一種人事制度,由包括上級、同事、下屬組成的無層級差別的多維評價體系。這樣做得好處是,能夠客觀全面地評價一個人。同理,將360度評價法正運用在自我評價上,充分自我肯定,就能形成積極的心態,對工作、生活都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03 加強責任感

日本的清潔女王新津春子不僅可以對80多種清潔劑的使用方法倒背如流,還能快速分析汙漬產生的原因和組成成分。因技能過硬,她成為了日本“國寶級匠人”。在她的帶領下,700人的清潔團隊使東京羽田機場連續3年獲得“世界最乾淨機場”的榮譽。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要知道,羽田機場在世界最繁忙機場中排名第五,也是全日本吞吐量最高的機場。這份榮譽背後是新津春子對清潔這份工作的鑽研和努力。擁有了這樣的責任感,即使是在清潔這樣的崗位上也能成為精英。

如何才能加強責任感?書中提出了“所有權意識”這個概念。所謂“所有權”意識,是指將眼前的問題視為自己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人翁意識。

身在一個團隊、一個組織,我們相當於與這個團隊、組織構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

儘管大多數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就像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但是我們與組織的關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我們必須儘可能將自己的工作目標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將工作中的問題也作為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尋找解決方案。

進入職場,我們面對的許多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多問“如果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是作者提出的一種實踐方法。具體可以通過一下五個步驟來提升責任感:

  1. 通過多問“如果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來確定問題
  2. 針對確定的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
  3. 尋找支撐自己答案的依據
  4. 適當調整見解的內容
  5. 再一次整理自己的問題、答案、依據,然後明確自己的最終見解。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提高所有權意識,多問“如果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可以幫助我們多參與到組織的工作中去,這樣的做法體現了職場人的責任感。

04 提高目標

In the end,we are our choices. 選擇決定命運。——傑夫·貝佐斯

戶塚隆將認為,設置目標本來就是從自己內心深處找到某種東西的過程。我把它理解為一種前進的指引。

就像從準備法律從業資格考試到通過考試,身邊有很多人諮詢我備考的經驗,也表明了自己想要參加考試的想法,但是實際上真正去認真準備的人大概不到一成,其中最可惜的是中途放棄的人。他們最常見的說辭是“需要耗費的精力太大了,我覺得自己考不出”“我正好還在忙別的事情,來不及準備”“我想了下,這個考出來對我來說沒什麼用,還是算了”。

顯然,模糊、不堅定的目標是很難有動力去完成,因此目標設置十分重要。這裡簡單分享書中關於設置目標的最佳建議就是:優先投資有助於自我成長的部分。

精英是如何成為精英的?三大方法增強你成為精英的內心驅動力

社會普遍比較焦慮的當下,販賣焦慮成為了割韭菜的利器。很多人跟風去考證、報課程看上去很努力,但是真的是我們當下的最優選麼?我看未必。比如,去考研、考證相當耗時耗力。假如,深處在一個需要實踐的崗位上,在考研或者考證上花費的時間放在做好本職工作上反而更好,因為這樣直接就增加了工作的經驗。相反,如果是需要證書作為敲門磚的崗位,那麼就花時間去備考吧。

不斷加深自信、加強責任感、提高目標去提升內心驅動力,努力地實踐工作地基本功,人人都可以成為精英。這是戶塚隆將在《麥肯錫精英這樣實踐基本功》中教會我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