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老师:虎鎣:1860年圆明园

2019年3月7日下午,本年度考古学文博系列讲座第1讲在文科楼406报告厅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于成龙博士受邀到我校,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虎鎣:1860年圆明园》的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 于成龙老师:虎鎣:1860年圆明园

“虎鎣”是一件原属于圆明园的文物。1856~1860年,英法殖民者悍然对清政府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抢劫、焚毁圆明园。“虎鎣”即前英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哈里•路易斯•伊文思抢劫于圆明园。本讲座即是于成龙博士对“虎鎣”回归过程及其附带家族档案所揭示历史背景的深层次解读。

“虎鎣”能够回归故里,实属不易。在“虎鎣”追索过程中,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大量工作。2018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曾指派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于成龙博士在内的青铜器专家赴英国,对“虎鎣” 进行鉴定。这是一次肩负社稷的重大任务,不仅代表着我国文博行业的实力,更有效地回击了该拍卖行对“虎鎣”漏洞百出的宣传及其公然拍卖所劫掠圆明园文物对中华民族的不敬。

通过研读抢劫“虎鎣”的前英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哈里•路易斯•伊文思家族档案,于老师发现伊文思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先后参加攻占中国广州、海河、大沽及北京一系列侵略战役,并亲自参与抢劫、焚毁圆明园,罪恶累累!凡此均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的珍贵史料。

讲座纪要| 于成龙老师:虎鎣:1860年圆明园

于老师通过分析“虎鎣”被掠夺至英国的整个过程,向我们呈现了一曲真实可感的清末悲歌。清末政治腐朽,人民生活艰辛,统治摇摇欲坠,为列强所欺;其中,有冷兵器与枪炮对决中至死不屈的勇士,有一条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有人类艺术瑰宝圆明园被劫掠、焚毁。恭亲王奕䜣眼见得圆明园被焚毁悲痛欲绝,英国人在签订条约时傲慢无礼,平民百姓因生活困苦竟为一块饼干而为列强驱使……而在百年之后,有的侵略者对其所为感到惭愧,有的侵略者至今都未作公开道歉,这便是历史之重!

同学们对于老师内容丰富精彩的讲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以英国、法国博物馆是否应归还战争时掠夺的文物、青铜器如何鉴别等问题积极向于老师提问,于老师一一解答,大家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于成龙博士不仅为我们讲述了“虎鎣”的身世、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真实而残酷的历史背景,更启迪我们探索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出路,让我们深感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讲座纪要| 于成龙老师:虎鎣:1860年圆明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