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任性的慾望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這些都是告誡世人不要太張揚的。因為太過張揚會引起別人的嫉妒和不滿,給自己招來不幸。與之相反的,韜光養晦是智者的做法。

不要過於表露自己,而要善於隱藏自己的能力,不到不得已的時候不發揮出來,這樣才能一鳴驚人。而且,這種低調為人處事的方式,又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抑制慾望,身處物質社會里,人總會催生出各種各樣的慾望。如果不能加以抑制,最後只會墜入慾望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慾望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之一。佛家認為:“一寸道九寸魔。”說明修煉品德是一件很艱苦的事,如果不能剋制自己的慾望,雖然也下了功夫,但最終還是會功敗垂成。理性的剋制力,對一個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不是束縛的鎖鏈,而是強韌的護身甲,雖然披掛上它不免有些累贅,但是它能讓你避免誤入歧途,早日達成所願。

佛陀時代,波羅脂國有兩個虔誠的比丘。一天,他們聽說佛陀要在舍衛國大開法筵,演說妙法。二人便相約,一同前去聽佛陀開示法要。炎炎烈日下,二人揮汗如雨地低頭疾行,走著走著,越來越覺得口乾舌燥,但一路上卻沒有發現半點水源,二人只得耐著口渴,繼續往前趕路。正當二人走得精疲力竭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一口水井就在前面不遠處!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然而,當他們把水汲出井後,卻發現水中有蟲。這時,其中一位比丘顧不得水中有蟲,就迫不及待地一飲而下。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於井邊。喝了水的比丘見狀就問:“你不是也很渴嗎?為什麼現在卻不喝了呢?”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蟲不得飲用,飲了即犯殺生戒。”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勸說:“你還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連佛陀都見不到,更別說聽經聞法了!”另一個比丘聽完,不為所動,說道:“我寧可渴死,也不願意破戒而苟活!”

這位堅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喪命了,但由於持戒的功德,比丘往生後立即升到天道,當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達佛所,頂禮佛陀,佛為他說法,便得到了法眼淨。慾望是人的天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沒有了慾望就沒有了動力。但是,要想成功就必須很好地運用自己的慾望,而不能被它所左右。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差別,往往不是智商和能力的差別,而是韌性和耐心的差別,是內心慾望抑制程度的差別。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時刻抑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有所收益。

有一則關於佛陀住世時代一個乞婦的故事。她是當時印度最窮的乞丐之一,因為她不但生活窮苦,甚至連心靈也很貧乏。她貪求很多東西,這使她愈發覺得自己貧困不堪。有一天,她聽說佛陀被須達長者請去。須達長者很富有,並且樂善好施,因此她決定也跟著去,因為她知道佛陀一定會將剩下的食物分給她。她參加了供佛齋僧的典禮,然後坐在那裡,一直等到佛陀看見她。佛陀轉向她,問:“你想要什麼嗎?”佛陀當然心知肚明,這麼問只不過是要讓她承認並親口說出來罷了。

於是,她回答:“我要食物,我要你將剩下的食物給我!”佛陀說:“可以,不過你必須先說‘不要’;我給你的時候,你一定要拒絕。”佛陀將食物遞給她時,她發現說“不要”非常困難,這時候她才明白,原來自已一生都沒有說過“不要”!不論誰給她任何東西,她一向都說:“好,我要!”因此,她覺得說“不要”大困難了,這兩個字對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終於說出了“不要”二字,佛陀於是將食物給她。如此一來,她對於自己內心真正的飢渴是想有、想要、想抓取、想佔有的慾望恍然大悟。

私心是一個人的致命弱點。如果一個人私心太重,任貪婪作祟,人生的快樂將隨之消失。

古時候,有個農民在自家地裡耕地,卻意外地翻出一個金羅漢,足足有幾十斤重。家裡人及親友、鄰居都為他高興得不得了,說這輩子再也不用操心吃喝了。可是這個農民卻從此悶悶不樂,整天愁眉苦臉地想心事。大家都很奇怪,追問他到底為什麼苦惱。這個農民終於開口了:“我一直在想,還有十七個金羅漢會在哪兒呢?”

人常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可見,金錢對於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但是人切忌將錢財看得過重,更不要去刻意追求。因為,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是在現實中,偏偏有人私心太重,貪婪成性。這樣的人不會施捨錢財,救助他人,同樣,如果他遭遇到困境,也不會得到他人的佈施和援助。因此,為了讓人生更從容、美好,我們也要正確地看待錢財,取捨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