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寫家庭,孩子的作文刷刷刷寫得歡,效果超乎你想象


換一個角度寫家庭,孩子的作文刷刷刷寫得歡,效果超乎你想象


同一個作文題材,角度不一樣,不僅讀者看起來感到新鮮,而且孩子也覺得新鮮,寫起來特別有意思。一個人在愉悅中幹某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小學生寫的作文,題材無非是寫人寫事,範圍也無非是寫學校寫家庭。平時寫的,不外乎“一件難忘的事”、“我的爸爸”、“我和媽媽”、“溫暖的家”等等,千篇一律,孩子大都覺得沒意思,或者覺得“該寫的都寫了”。其實是真的寫完了嗎?不可能!只要換一個角度,立馬就能讓孩子的作文慾望打上雞血。

其實在作文的教學上,缺乏的永遠不是題材,而是引導的方法。方法匱乏,題材自然就窮。

這次我給孩子們寫的作文,依然是家庭的題材,但是我不打算和平常那樣去引導,而是借鑑了何捷老師的方法,做一個“家庭不等式”的專題。


換一個角度寫家庭,孩子的作文刷刷刷寫得歡,效果超乎你想象


把數學符號術語運用到作文上,本來就是一個新鮮事,孩子們對這樣別具一格的操作很感興趣。我告訴他們,每個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從來就不會百分百平等,於是就出現了“不等式”。表現在哪裡呢?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等式,你和媽媽、爸爸之間的不等式,你和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之間的不等式,你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的不等式。有沒有?肯定有的啊,孩子們紛紛舉手“控訴”——爸爸在媽媽面前就是紙老虎,媽媽從來說一不二,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是媽媽抓權,媽媽>爸爸;爸爸最寵我,我要星星他不給月亮,我半夜想吃小龍蝦他都可以幫我點外賣,我>爸爸……

家庭各成員一番“PK”之後,別忘了收網點題——不管誰管誰,不管誰大於誰小於誰,一切都是源於愛。沒有包容,沒有規則,哪裡會有家的溫暖和睦?

結果,孩子們一寫起來就充滿了激情,很多都是一氣呵成的。效果嘛,確實不一樣。對了,這樣的作文適合高年級一點的孩子來寫,大一點的孩子理解能力強一些,效果就會好一些。我這次教的是六年級。


換一個角度寫家庭,孩子的作文刷刷刷寫得歡,效果超乎你想象


來看看一篇優秀的作品吧。

家庭不等式

(盧君蘭)




?我看著題目發愁,我大於倉鼠,呃.....我想了一下,小於老媽,還大於老爸,我補充到。

“什麼?沒?”媽媽“噔噔噔”地走過來,“這麼晚了還沒寫完!你明天怎麼辦?”

“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作業多得很。”我拿起筆準備開始寫。

“什麼?沒寫完還那麼悠閒,你知道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現在不急不慢的,長大你就要更累!”,媽媽的獅吼功又出來了,以往我就沒贏過老媽,今天也是如此,可不知為什麼,我的火氣“噌噌噌”地就上來了,我把頭扭過一邊,氣呼呼地喘著氣。

說你還委屈啦?”,媽媽從我書包裡抽出作業,拍了拍,“寫”然後開門出去了,留下我一個人生氣。

我這樣子是不對的,我對自己說,可她又不是不知道我作業多,我心中有個聲音咆哮。可我這樣是不對的,我反覆說道,走到我的倉鼠豆豆前。

我把豆豆趕上跑步機,“跑”我指著跑步機說,那小東西沒吃東西,可憐巴巴地看著我。可我正在氣頭上呢,說實在的,我當時一定很像我媽,豆豆被嚇壞了,只好跑起來,我看著她,氣頭一點點下去。

突然,外面想起了爸爸小心翼翼的聲音:“唉,你那樣會嚇壞孩子的,她作業那麼多,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次……有點過分了吧?”

媽媽會嚴厲的反駁,沒想到她嘆了口氣:“你以為我想啊,我當時站她面前真想說一句:去你的作業!讓她早點洗澡,早點休息啊,可我一想到她以後,我怎麼能軟下心?現在讓她辛苦點,長大了她就輕鬆點了,唉,這次確實過分了,我想她確實也在氣頭上,那麼多作業……”

“是呀,她又不敢吼你,削點水果給她吧。”爸爸壓低聲音,怕吵到我。

我一瞬間感覺嗓子有塊石頭堵著,說不出話來,我眼前浮現出媽媽為我辛苦掙錢,為了給我過好點的畫面,浮現出媽媽不辭辛苦送我去上課的畫面,我看著拼命跑步的豆豆,默默把它放了下來。

是的,我大於豆豆,大於老爸,可我小於媽媽,媽媽對我的愛無邊無際,我永遠愛我的媽媽和爸爸,無論他們對我有多嚴厲。





nte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