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所有的發生都有它的寓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遭遇什麼都不奇怪!失戀甚至失婚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通常你的朋友不忍心看到你痛不欲生的樣子會建議你,用一段感情去療愈上一段感情的傷痛。這樣子進入下一段關係真的好嗎?真的能療愈傷痛嗎?

其實不然!我們需要留出空窗期而不是急於進入下一段關係。

那就讓我們一起聊聊為何要留出空窗期吧。

現在我假定我們都已經過了哀傷期,可以冷靜地面對當下的問題了。


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所有的體驗都能增加生命的深度


01.重新審視過往,覆盤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優化自己。

用一段關係去療愈另一段關係也許短期是有止痛的效果。愛情開始時的美好、溫暖的陪伴是可以讓將傷痛打入內心底層。可是當激情退卻,那些未經消化的傷痛就會重新浮現出來,擾亂現在關係的步調。過往與現在糾纏在一起,讓以往的亂麻更亂了,也加重瞭解開的難度。

關係的終結,肯定是有原因的,那麼是什麼觸發的?我們在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這個角色是怎樣導致關係傾塌的?有的人經常會對自己階段性目標覆盤;企業甚至會請專家幫助覆盤;那麼對於最能影響我們幸福指數的親密關係是不是也要認真覆盤呢?

諮詢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案例,上一段關係剛結束就急切地步入下一段關係,有的甚至還未完全結束就開啟了下一段,梳理一下情感史,總會冒出一個特點:”重複模式“。

同一種模式反覆出現在不同的親密關係中,結果是換一個人依然是同樣的舞曲。

“看見”是轉化的開始,當我們意識到關係中自身存在的問題時,我們才能更好地優化自己,這樣再步入下一段關係時,才不會重蹈覆轍。

進入關係中的兩個人如果是乾乾淨淨,各自獨立個體,這樣也就有了擁有高質量親密的基礎。


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人最終都將回歸自身


02.利用這個段時間自我更新,讓自己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這個時代發展的速度即使分秒必爭、全力以赴也有跟不上的可能。

如今關係已不在,一個人無需再照顧另一個人,自己的節奏可以自己把握,正好我們可以利用好這段無人打擾的日子全方位地充實自己。

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成為的樣子去努力。當我們提升到一個新到的高度後,我們的認知、我的格局、我們看問題的視角都會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站在新的高度,再回首過往,真的會覺得當初的行為實在是太可笑了。


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愛是給予


03.蛻變成本該有的樣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過去的痕跡已被新的認知所覆蓋,這個時候的我們已經沒有上段關係的殘渣,能從心理徹底隔斷了。此時,我們是全新的自己。我們從心理上恢復了單身。

沒有了粘連和牽絆,我們可以坦然面對過去的人、事、物。這個時候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是當下出自本心的,不再受過往影響。我們蛻變成我們本該有的樣子,這時的我們已不再那麼渴望從外部的汲取溫暖來滋養自己,我們已經能夠激活體內愛的源泉,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我們自身,甚至可以不求回報地去愛!


失戀、失婚後,為何要留出空窗期

不辜負這偶然的存在


寫在最後:

走過一段自我更新之路後,我們踏上了一個新的起點。空窗期成了我們人生的加油站:遇到困境適時地讓自己慢下來,養精蓄銳、集聚再上征程的能量而不是上躥下跳試圖逃離到虛幻的溫暖圈,拒絕機緣帶給我們成長的機會。

尼采說過:“所有打不敗我的都將使我更加強大”。

著名作家周國平老師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給年輕人提過這麼一條建議:“人生至少有一次,遭遇大的挫折,並且穿越。那麼你就會變得比以前強大很多倍。”

這個時代相比於以往,女性擁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不僅限於相夫教子;那麼同時也對女性提出比以往更多的要求。

波伏娃《第二性》中提到女性應該超越自身的內在性,像男人一樣在真實世界裡去馳騁、去展現。

最後,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活出自己,不辜負這唯一次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