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動詞形式變化是英漢差異的重要方面。在漢語中無論表達什麼樣的時間或是狀態下發生的動作,動詞的形式沒有任何形式的變化,而英語則完全不一樣,特定時間下或特定狀態下的動詞形式都是不一樣的。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英語謂語動詞有時態和語態的要求變化,所以謂語動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就會有不同的形式變化。動詞有原形、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現在分詞、 過去式、過去分詞等形式的變化。


I walk to the park every morning. walk 動詞原形

He walks to the park every morning. walk 第三人稱單數形式

Tom walked to the park yesterday morning. walked 動詞過去式

Mary is walking to the park now. walking 現在分詞


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現在分詞、過去式及過去分詞的形式變化都有著語法上的規則,每種形式變化規則多則四五條,至少也得三條,所以對於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常常會被這些形式變化的規則搞得頭昏腦漲,記憶這些規則往往會花費很長的時間。

現在分詞變化規則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第三人稱單數形式變化規則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動詞過去式規則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這些規則雖然在具體變化方面有所不同,但在變化的分類上無非是包括這幾種情況: 一是一般變化;二是特殊結尾的字母及組合;三是重讀閉音節結尾。這裡我們會發現有一點是所有變化共同所要求的,這就是單詞發音要求。語法是人們為了語言使用和學習過程彙總逐漸形成的,所以動詞變化規則也是在動詞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語音往往是先於語言符號的,所以形式變化的不同必然和單詞的發音有著聯繫。

首先設想一下,如果每種形式變化都是一種情況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很多人肯定會舉雙手贊成,這學起來不就簡單多了嗎?

study --- studyed shop --- shoped

我們來看第一個單詞,study,以輔音字母d 加y 結尾,y 為半元音字母,這裡發音為i。 如果直接加ed , 根據音節的劃分,y就可能和ed 劃分為一個音節,這時y 的發音就會發生改變,發音為j, 在動詞形式變化所有規則中,詞形變化後原單詞元音發音變化是小概率存在的(也有,如do 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 does, say 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says)。而如果按照現行的語法規則,變y 為i , 則會出現 studied, 因為y本來在這裡就是半元音,發音為i, 所以在這裡變為i , 是符合發音的一致性的。 類似的變化還有,第三人稱單數形式studies, 名詞複數形式 cities , 形容詞的比較級 happier, 都是符合這一條發音要求的。 如果理解了這一發音規則,在學習詞形變化的規則時,就會很容易理解這些規則的要求,而不是 死記硬背。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單詞, shop, 重讀閉音節單詞,如果直接加ed, 則此時可以劃分為兩個音節,元音字母O 比人會隨著音節的變化發音而發生變化。而如果雙寫最後輔音字母P , 則可以維持單詞原音節的不變,元音字母O的發音也就不會發生變化。 其它詞形變化也是基於這一語音規律的要求,如形容詞比較級 bigger, thinner, 現在分詞 cutting 等。

語音意識

由此可知,語音意識是所有詞形規則的基礎。 詞形的規則的形成是在語音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 記得有為教育專家曾經在一本書中提出, 曾經專門問過美國的一位小學生是否也記得這麼多的詞形變化規則,小學生的回答讓人很是意外:“No!” 教育專家的追問道:既然不記規則,怎麼會正確的使用這些詞的形式變化呢? 小學生回答道讀出來後就知道用什麼形式了。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學習的起點。所以在很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在語言學習的起始階段都是相當重視語音規律的學習,通過自然拼讀、兒歌、歌謠等形式來訓練對語言語音方面的感知。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學了這麼久才知道語法不是背的,語法不用學——動詞形式變化


重視語音基礎,很多的形式變化規則就會迎刃而解,而沒必要死記硬背了, 你認為呢?

歡迎大家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