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在相機後面,我暗自慶幸第一次中國之行,就實現了用自己的方式和信條來拍攝這個擁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國度。”湯姆·哈金斯在一篇未曾發表過的名為《深圳的橋》的打字機手稿中寫到。

1956年5月9日,湯姆·哈金斯途經香港入境中國,而這一天他攜帶著大包小包的攝影器材在海關入境時內心十分忐忑不安,因為當時的中國內地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很多初次到這個神秘國度的外國人內心都充滿了好奇、惶恐不安。

下面我們就跟隨湯姆·哈金斯的歷史鏡頭近距離去看看1956年的中國是怎麼樣的?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5月11日,從廣州前往漢口的火車上拍攝,稻田裡的農民在勞作。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5月11日,在湖南某一火車站臺上,中國百姓和蘇聯專家。蘇聯人身穿的睡衣是他們日常的旅行裝束。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6月14日,北京第五中學的中學生們聚集在屋頂上,臉上充滿了天真無邪的笑容。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遼寧鞍山鋼鐵廠無縫鋼管車間正在接受培訓的女工們。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鞍鋼下班準備午休的工人們。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遼寧撫順礦工養老院裡打麻將的老人們。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吉林長春星期六夜晚的工人俱樂部舞會上,男女之間跳華爾茲時面顯尷尬,畢竟那時不是一個開放的年代。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7月,甘肅玉門在沙塵暴中進行灌油作業的工人。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1956年7月14日,新疆烏魯木齊西南在勞作的回民。

蘇聯專家鏡頭下,一組老照片展示,還原1956年的中國

漢口正在建設第一座橫跨長江的大橋,帆船在橋底穿行。

建國初期的中國百業待興,通過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把當時的社會民生百態展示在我們眼前。我們感受今日之中國的強大,也要牢記歷史,方能砥礪前行。

大家看了這組蘇聯專家記錄下的1956年中國的歷史照片有什麼感想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