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舞獅表演時的音樂主要是打擊樂,使用的樂器有鼓、鑼、鈸等。擊鼓手是舞獅的核心和靈魂。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傳說宋代統兵元帥韓世忠率部抗擊金兵被困黃天蕩,韓夫人梁紅玉擂鼓助戰,軍心大振,拼死殺敵,大勝金兵。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隆隆鼓聲,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激勵著炎黃子孫走過一千多年的歷程,驚天動地的鼓聲、激動山河的鼓韻,能呼醒生民的意志,凝聚萬眾之心,洋溢著震撼之美。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有著源遠流長的鼓文化歷史。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南派獅藝鼓點之多,可冠中華,常用的鼓點有:單身、三聲、五聲、七聲、三七聲、流水、聲頭、擂頭、水波浪等二十多種。其法則以長、短、快、慢、輕、重、慢、緩、急、停、疾、連、揚為主。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正所謂:快如萬馬奔騰,慢似潺潺流水,急似風雷激盪,緩變蜂蝶空花,靜如老僧入定,抑揚頓挫、跌宕有致。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因南派醒獅的獅形須講究清、靜、定、惡,故南派的鼓點要講究輕、重、緩、急。流傳於民間的三聲鼓,鼓譜是一首詩,它是這樣唸的:秋水清,秋上瓦背月,秋水冷清清。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七聲鼓的鼓點像那疾風驟雨,伴隨著獅子的動作節奏,變化萬千。人民常見七聲鼓的鼓樂有快七聲、慢七聲、急七聲、反打七聲、真假七聲、啞打七聲、抖竹七聲、流水七聲、偷停七聲、全停七聲和梅花七聲等。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節奏加動作形成了南獅風格;表演加動作決定是舞文獅或者武獅的性格。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打鼓者要立四平八穩的馬步,挺胸昂首平視前方,落槌講究腕力彈勁,棍擊穿透鼓面沉音,節奏輕重緩急控制自如,達到準、快、清、亮的音韻效果。

南國醒獅的配樂分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