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沈北新区清代辽河古大堤,近日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类别为古遗址。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左宝贵像

清代辽河古大堤位于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石佛一社区东南角双州城东1000米辽河故道。大堤由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左宝贵主持修建。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辽河古大堤 图源 | 网络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位于辽河故道的沈阳最早防汛大堤——辽河第一道防汛大堤 图源 | 刘国壮老师

在石佛寺锡伯族西迁纪念馆院内,有一甬《重修辽河大堤碑记》碑刻,是1993年在石佛寺的辽代双州城址东侧发现的。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记事碑基座 图源 | 刘国壮老师

沈北文物 | 沈阳最早的防汛大堤·沈北辽河大堤·重修大堤碑记

重修辽河大堤碑 图源 | 刘国壮老师

《重修辽河大堤碑记·碑阳》,碑文详细记载了光绪十九年(1893)左宝贵督办治理辽河之事。根据石佛寺等三十二村屯方长康均庆等呈报,各该村屯所处之地,濒临辽河,近些年来屡遭水灾。特别是去年六月间的大雨,河水暴涨,新筑的河堤也被冲坏,禾苗田地淹涝,民不聊生,众人商议重新修筑河堤。为治理辽河,为民造福,左宝贵亲自监工制定治理方案,包括修堤费用如何摊捐,修堤时掘挖老百姓地如何作价补偿,受益各家地每日收取多少红粮等,都详细说明。并告示大家,如果在修堤治理辽河过程中有从中阻挠者,从中渔利者等,一旦查出,坚决严惩,决不姑息。

《重修辽河大堤碑记·碑阴》详细记述了石佛寺等32个村屯各屯地按日摊捐数额,施红粮、施钱数额等。 左宝贵戎马一生,在奉天驻防20年,这里自然灾害频仍,每每灾害来临,他都督率部队抗灾救灾,保护百姓的利益。《重修辽河大堤碑记》敬立时间是光绪十九年(1893)冬月,也就是左宝贵壮烈殉国前一年所做的造福地方百姓之事。虽然辽河大堤工程浩大,却没有向百姓摊派一分钱和一个工,全部工程都由左宝贵的马步兵营修筑。左宝贵带领1000多名满族、锡伯族和汉族官兵,干了整整一个春天,终于完成修筑堤坝的繁重任务。

为纪念左宝贵1894年顺河清淤、筑堤防洪,进行河道整修的功绩,沈北人民将牤牛河改称左小河。

附录:《重修辽河大堤碑记》碑文

《重修辽河大堤碑记·碑阳》:

钦命头品顶戴、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管理兵刑两部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奉天旗民地方军务兼理粮饷裕为晓谕:事照得前,据石佛寺等三十二村屯方长康均庆等呈,称各该村屯地滨辽河,近年屡被水患,兼以去岁六月间大雨时行,河水暴涨,该处新筑堤埂悉被冲坏,田禾淹涝,民不聊生,现在重议修筑。各屯公同商议,修堤之时,无论掘挖何人之地,每亩作价六十千,由受益三十余屯所种地亩秋成后,按日摊捐,每日地出红粮一斗,按屯收取,变卖偿还地价。如有盈余,存于铺家,作为岁修之费等。情曾经饬。据总理营务处派员查明,康均庆等所呈系属众谋,佥同各无异议,并绘图点说,禀复前来。查石佛寺等处因遭水患,公议修筑堤防,既经公议,妥协事属。因公亟应兴办,恐有不肖之徒,藉端鼓惑,从中阻挠,合行出示晓谕。俟秋成以后,康均庆等复呈,具红粮价减,所变钱文不但无有盈余,而且不敷修堤各费。现经尔公同商议,拟于原议每日地收取红粮一斗外,再加半斗,变卖偿还各费等。语仍扎饬。总理营务处详细查明,具覆寔属众议,佥同并无浮昌,每日地收取红粮一斗半,变卖偿还地价以及各费。为此示,仰石佛寺一带三十二村屯及附近各屯旗民人等知悉,要知修筑堤埂原以保护田卢,务宜遵照公议摊捐,勿得稍存私见,庶堤防从此坚固,田禾可免淹涝之苦。倘有无知乡民,藉词勾结抗阻,定行查究,决不姑宽。该村屯首事人等,亦宜秉公商办,不得从中渔利,自取愆尤。禀之慎之,切切,特示。钦命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总理营务翼长、统领奉军马步等营、遇缺题奏提督军门、广东高州总镇都督府、铿色巴图鲁左督理监工。总理营务处统带、奉军后营步队记名简放提督、杰口巴图鲁聂桂林监工。管带奉军新右营步队记名简放总兵胡喜志。管带督标左营步队花翎副将衔口先补用参将阳建春监工。

碑阴

石佛寺地四百零四日半;大里台子地五百三十七日;苏家窝棚地二百八十七日;小民身地二百四十二日半;孟家台地七百零三日半;仇家窝棚地三百三十六日;三道冈子地三百一十四日半;大屯地三百七十二日;小屯子地四百五十九日;单家窝棚地九十八日半;裴家窝棚地三百日;四龙湾地二百四十八日;忠心台地一百六十七日;大古柳树地八十九日;闵家窝棚地一百四十日;盘古台地二百零一日半;兴隆台地二百零四日;小古柳树地一百八十日;赵家窝棚地六十八日半;万金台地二百八十日;五家子地一百六十一日;马叶园子(马菜园子)地一百日;大韩家窝棚地一百一十日;尚义林地四百一十五日;大营子地七十二日;张古柳树地一百零七日;韦吴三家子地二百四十三日;四台子地四百五十五日;马门子地二百三十三日;叶家窝棚地五十三日;罗家房身地三百九十一日半;茨榆坨地四百七十日。共地八千三百四十日半。每日地抽取红粮一斗半米,合红粮一千二百五十一石六斗七升半,均价一吊三百文,共和粮钱一万六千二百七十一吊七百七十文。四方台施钱一百五十吊;三聚号四屯施钱二百四十吊;李家窝棚施红粮八石;朱家甸施红粮四石;张家窝棚地钱三十吊;老边东会施钱一百二十吊;张马夫台施红粮三石五斗;五家子施红粮一石;卜家房身施钱十吊;老边西会施红粮九石;杨家窝棚施红一石二斗;平安堡施红粮三石;源聚当施钱九十吊;二道房身施红粮一石五斗;青坨子施红粮三石。共施红粮四十一石二斗一吊三百钱,共合钱五百三十五吊六。那家窝棚地施红粮四石,达子坟施红三石,共布施钱六百四十吊。石工人刘□全刊□□□□□书大清光绪十九年冬月谷旦 敬立

注:据谷向鹏老师《曹家屯一处小地名——五日地小考》,碑文中的“日”是清朝沈阳和辽南的土地单位。沈阳方言平翘舌不分,将日(ri)读成日(yi),而且日字讹写为乙。原来清时的旗地、官地的土地计量单位多用“晌”、“日”等,辽宁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一带多用“晌”;而辽宁的沈阳地区和辽南一带多用“天”(又称“日”)。清亩分大、中、小亩,清代标准亩就是小亩。 换算如下:

每天(日)=6清亩(小亩);每晌=10清亩(小亩);1标准清亩(小亩)=0.9216亩(现代)=614.4平方米

文字 | 陈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