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追星的人其實沒那麼多,網絡給你追星族很多的錯覺,其中大部分是託和水軍的功勞,關注度和曝光量決定明星的收入水平。剩下的小部分追星的人,主要來自兩個群體,一是學生黨,大學生居多,二是工作穩定無壓力的上班族,以上兩個群體中,女性佔比99%。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就是粉絲圈子、某些明星的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這樣就可以被稱作一個飯圈。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粉絲具體可以分以下幾類:

  • 腦殘:看中了明星的顏值或其他且不帶腦子的去粉,往往言語比較偏激,容易給明星招黑。但也有自黑的說法,比如我會開玩笑說我是我偶像的腦殘粉。
  • 理智粉:一個好的明星其粉絲大多數都是理智粉,不噴不拍,支持自己偶像的影視作品或音樂作品,這種粉絲真的很好。
  • 死忠粉:套用當下流行的那句話“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人品”,追星年限都很長,對偶像的種種都可以如數家珍。
  • 路人粉:作為一個明星路人緣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好的明星很會吸粉,一般都是從路人粉開始。
  • 黑粉:存在就是為了挑起禍端,直接抹黑或是假裝愛某個明星,頂著這個明星的名號去作踐別家明星,給這個明星招黑,有些還是高端黑。
  • 顏粉:喜歡明星的外表,僅僅是外表。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對流量明星而言,粉絲就是最大價值。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在當下大數據為王的時代,明星的價值更直觀的體現在一連串的數據中,“流量”有了,於是乎電影票房、電視劇收視率、衍生品銷售額就有了保證,也就有了Price tag(價格標籤)。

然而這些數據的來源大部分是來自於粉絲,也有人稱為“粉絲經濟學”。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粉絲是把雙刃劍,對一些走紅的明星,處理不好便會毀了他。

這對於粉絲圈來說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了,在鮮肉與小花齊飛的娛樂圈,每年都有粉絲手撕藝人團隊的事件發生,李易峰、吳亦凡、井柏然、宋茜、張藝興等自帶流量屬性的一線藝人都曾身陷其中。

李易峰粉絲手撕李易峰經紀人董可妍,可謂拉開了粉絲手撕藝人團隊的戰鬥序幕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李易峰粉絲指責董可妍為了一己之私置藝人前途於不顧,多次損害李易峰星途,要求李易峰所屬公司歡瑞世紀嚴肅處理,最終致使資深經紀人董可妍離職。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消息一出,就有不少圈內人預支煩惱,“這給不少粉絲一種不好的暗示,認為只要他們鬧得夠大、聲勢足夠驚人,就真的能做到一些事情。”此後,粉絲手撕藝人團隊之事愈演愈烈,屢有發生,而每次粉絲與藝人團隊交手,藝人團隊大多都選擇妥協與退讓。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 2015年鹿晗井柏然拍攝電影《盜墓筆記》,宣傳期間因番位之爭,井柏然經紀人張阿信遭兩家粉絲夾擊;
  • 2017年宋茜粉絲不滿宋茜出演《愛情的開關》,指責經紀人李芳無職業操守,宋茜無奈發博回應“手心手背都是肉”,以息事寧人的方式平息爭端;
  • 2018年1月,迪麗熱巴粉絲一封千字長信致嘉行,列舉其多項“罪狀”,痛心熱巴從大二簽約以來,沒有個人專屬團隊,只能與其他藝人共用資源。


這些都是粉絲圈手撕藝人團隊的典型事件,然而惹惱粉絲的事件不僅限於此。

明星官方宣傳不到位,撕;

面對負面新聞反應不迅速,撕;

團隊讓藝人接有損形象的劇本或代言,撕;

不聽粉絲意見,撕。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我們接著來看~


1.楊冪粉絲脫粉回踩,猛爆楊冪黑料

楊冪粉絲抵制嘉行鬧得沸沸揚揚,繼《築夢情緣》之後楊冪實現電視劇三連撲,而幾部電視劇恰好都是嘉行自制電視劇。粉絲控訴嘉行粗製濫造,用楊冪試水垃圾劇本,把其當成“搖錢樹”,楊冪個別粉絲出現脫粉現象,表示不能容忍楊冪一而再再而三接受爛劇本。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楊冪的粉絲與嘉興工作室撕逼了很長時間,甚至楊冪的出行活動的時候,大批粉絲到現場舉牌抗議“嘉行”無能,導致楊冪全程無笑容、滿臉尷尬。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楊冪粉絲微博髮長文控訴楊冪讓粉絲寒心,透露對楊冪的失望。憤懣之餘該粉絲大肆爆料楊冪黑料,稱楊冪沒有全身心投入作品拍攝。


2. 楊冪粉絲同款,李沁粉絲手撕李沁工作室太“無能”


李沁粉絲開撕李沁工作室,起因是《慶餘年》劇組要共同錄製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但李沁工作室替李沁推掉了,後來還是李沁親自調檔期、打電話給《王牌對王牌》的節目組,才把這個綜藝資源追回來。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工作室的這種行為令粉絲十分惱火,粉絲紛紛譴責李沁工作室,認為工作室的工作人員都是“鹹魚”,拿著工資不幹活。李沁粉絲聯合手撕李沁李沁經紀團隊:有作品不宣傳混吃等死。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3. 肖戰粉絲舉報A03與LOFT事件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2月27日,一位名叫“迪迪出逃記”的寫手在社交平臺發佈了一篇《下墜》的短篇小說,這個小說在故事內容上確實有很多YY成分,因肖戰主演的《陳情令》一炮而紅,他跟王一博的CP深受大家喜歡,但這個故事整體並非針對某一個人或者說特定的事,然而這樣一篇屬於CP的讀物,卻因為王一博跟肖戰tag詞條引起了肖戰粉絲的不滿,從而引起了撕逼大戰。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肖戰部分粉絲在大粉的帶領下單方面進行對網站的舉報,毒粉接受不了有人YY自己家的愛豆,在進行反YY的過程中,肖戰粉絲的一些言論和行為遭受到歐美圈和小說圈還有耽美圈的諷刺,開始擴散,引來各大圈子的憤怒,肖戰粉絲被諷刺後開始劍走偏鋒,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了A03和LOFT平臺上,開始組織舉報網站,在APP上刷低分,就這樣引起了全網的公憤,各大圈裡的人開始攻擊肖戰本人,有人直接扒黑料,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原以為這事是飯圈的撕逼日常,但沒有想到事情雨來越嚴重,輿論升級,肖戰被牽連,工作室出現道歉,影響了他很多資源。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4. 華晨宇人紅是非多,從屢屢被黑到全網黑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歌手2020》44%的差評,最多的就是花花,黑粉集中針對華晨宇,因排名問題,遭到很多網友熱議,因為普通觀眾認可華晨宇的排名,就是粉絲,不認可就是黑粉。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歌手》作為國內最長壽也最有口碑的音樂綜藝之一,擁有龐大的觀眾群,並且大多數是衝著聽歌去的純樂迷。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在普通觀眾這裡,飯圈那一套,不僅行不通,反倒十分惹人反感。

而哪怕華晨宇雖然手已經伸到了實力歌手的雲層,然而,他半隻腳還踩在粉圈裡。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粉圈的騷操作自然多的是,比如“科普式好聽”——你本人聽著難聽,但一堆人給你科普這首歌有多厲害後,你也要被按頭說好聽。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粉絲越是熱衷於科普和安利,漏洞就越多,討厭華晨宇的人就越多,一個不可迴轉的惡性循環,大家是來聽歌的,你跟我這兒又是哲學又是宇宙又是華語樂壇不行的。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當“圈地自萌”試圖征服“大眾審美”,大眾就會教會你誰才是爸爸。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於是,從“難聽”到“神癲颱風”,再到“黑幕”,輿論逐漸翻車。不僅此前聽了華晨宇不少歌的網友開始敢罵華晨宇了,還成功地激發吃瓜群眾的反感,哪怕就看了一期歌手,說“華晨宇唱歌難聽”、“湖南衛視關係戶”已經成為了黑粉的攻擊目標。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5. 《歌手》同樣紅的周深,也沒能逃出飯圈文化的吞噬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歌手2020》官宣首發陣容,其中就有周深,周深這幾年的發展都不錯,但隨著走紅,黑周深的也有很多,自從《大魚》一曲紅遍後,周深的粉絲一夜間暴漲數百萬,也多了不理智的粉絲,這些粉絲不接受別人對周深的批評,一邊是網上的控評,一邊是處理各種對周深的批評,哪怕是客觀的評價也不接受。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在周深熱度大增後,網上只要涉及對他有影響力的微博,節目官博或者合作的工作人員,幾乎都有生米們翻來覆去刷差不多的評論,控評組還在超話下引以為豪,自以為是的為周深好。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每次周深新歌出來,旋律不好或作詞一般的,被路人吐槽時,這些粉絲眼裡就會充滿仇恨。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6. 粉絲手撕工作室,宋茜及時化解矛盾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2020年1月9日,宋茜於凌晨從北京飛往韓國參加活動。因為天氣寒冷的緣故,粉絲們希望接送機及時,並且希望宋茜可以走機場的VIP通道。但因為溝通不暢,粉絲們誤以為宋茜沒有走VIP通道。粉絲怒罵工作室失職,眼看矛盾就要擴大了,宋茜親自回覆粉絲,一五一十地解釋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7. 吳宣儀和鄭爽從無交集,兩隊飯圈卻鬧得不可收拾


相關事件大致是:兩家粉絲互相鄙視對方,指則對方惡語相向,導致其中一方粉絲到另一方明星家人微博下進行惡意評論,引發微博上的話題討論。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話題下的帖子,確實有很多在鄭爽爸爸微博評論下咒罵的截圖,言語之惡毒,令人觸目驚

事件中的兩位當事人——吳宣儀和鄭爽,雖同為圈中女星,在工作中卻並無交集。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吳宣儀是95後,最為大眾熟知的演藝經歷就是參加了2018年的選秀節目《創造101》,算是一位流量新人。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鄭爽,“90後四旦”之一,因主演電視劇《一起去看流星雨》大火,國民關注度居高不下,是名副其實的“話題女王”。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兩家粉絲互撕的確切起因,目前已無法追蹤。而關於“粉絲”這一特殊群體對明星生活的影響和引發大眾的討論,卻一直在持續。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8. 陳偉霆,禁止代言微商等三無產品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陳偉霆被粉絲坑這件事,純粹是深受粉絲其害。因為洽談某品牌代言事件,粉絲們歡歡喜喜的去了解,發現自家愛豆代言三無產品,官方還沒宣佈接廣告,粉絲就鬧了起來“經紀人不作為,讓旗下藝人去代言微商產品,於是紛紛抗議,請求毀約換掉經紀人。當時任陳偉霆經紀人的霍汶希一怒之下,和陳偉霆解約。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9. 薛之謙,好的緋聞本不該回應,粉絲卻非要實錘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薛之謙被坑就是之前的婚內出軌致孕打胎事件了。本來好好的一個緋聞,薛之謙說“不實”然後不再回應就好了,偏偏薛之謙的粉絲不幹了,覺得這麼深情的一個人不可能是渣男,認定對方是騙子,要拿實錘出來。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一個人說實錘還不算完,一群人開始要實錘,薛之謙心裡想拿錘子錘你們哦!想著說兩句回應打發了就算了,你們能不能別鬧了,給我小薛一個面子,當然,之後的事情就是,要實錘有實錘,多少實錘都拿得出,而薛之謙沒辦法,只能找工作室P圖了,真可謂求錘得錘。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10. 最慘柯震東,吸毒被粉絲崇拜遭封殺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柯震東吸毒被抓事件,柯震東腦殘粉絲不但不以為恥,反而要效仿,宣揚吸毒無罪,要吸毒救偶像,最後柯震東直接被封殺。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11. 蔡徐坤,粉絲不允許說不熟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這位當年和現在卡位不低於肖戰的青春偶像,就因為潘長江在王牌對王牌綜藝節目中,提出對這位新崛起的藝人不熟悉,讓蔡徐坤粉絲難以接受,於是開始了接二連三罵戰,連潘長江的女兒也不放過。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在一波還未平息時候,蔡徐坤的粉絲決定碰瓷周杰倫,這次徹底激怒不少吃瓜群眾,在微博關於周杰倫、蔡徐坤投票上,根本沒開通微博的周杰倫竟然獲得網友的支持,導致蔡徐坤的粉絲只有草草收場。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有許多明星都被粉絲的種種出格行為所困擾。如果是真的粉絲,也許還容易處理,但如今“粉絲文化”盛行,粉絲的行為可能不只代表個人的意願,還有各種各樣的利益牽涉其中。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粉絲”的作用在“偶像當道”的今天日益凸顯。只要有足夠的粉絲支持,加上專業化的包裝、運營,一批批“偶像”就能被流水線般創造出來。他們依賴粉絲而存在,依靠粉絲而成功,粉絲也得到內心的巨大滿足,二者可謂“互相成就”。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許多明星開微博,本是想通過網絡與粉絲進行正常互動,發表正當言論,卻因被不負責任者任意攻擊,不得不關閉了微博評論。任性的粉絲們躲在網絡後面,口無遮攔地咒罵明星和家人,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人都會覺得非常氣憤,何況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明星。


飯圈裡的愛恨情仇,既能捧紅了你,也可以實力“坑死”你

我們很難給粉絲現象做一個“是對是錯”的定論,畢竟存在即有意義。但像“粉絲互撕央及家人”這類大規模的粉絲行為,若不進行引導和規範,只會愈演愈烈,破壞正常的網絡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