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真的可能第二次爆發嗎?

因為德高望眾的專家多次提出了警告,早已因為控制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的人們,很多人無疑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而也有太多人不當一回事,畢竟似乎新冠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雖然其正在全世界肆無忌憚的自由放飛,讓整個世界陷入了停滯狀態。

本宮以一個資深醫學愛好者、成功的策劃人角度,想對友友們提可醒:專家不好說得太透,但言出真的有因,不可疫情縱再來也並沒有那麼可怕的。

疫情再爆發,符合邏輯

不可否認,我們戰勝了疫情,但沒有任何理由相信,已經消滅了病毒,即使徹底封鎖了從境外輸入的可能性。

最大的證據,就是至今對於新冠病毒的特性還沒有完成醫學上的認定――連起源都還未能確定呢。那麼,認內已從醫學上徹底消除病毒,就是狂妄了。正如曾年年出現的禽流感,會不會因為季節的因素而自動的時起時伏呢?

至少,作為一種極具活力,而且能夠肆虐世界的病毒,在沒有真正作醫學認性,沒有有效疫苗的時候,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

何況,這個病毒在世界各地,還正在肆意地野蠻生長!

即使有所謂的群體免疫,也只會發生在經歷感染者身上,生於基因之中,作用於後人,而不會對今天在世的人們有作用。

何況,“群體免疫”本就是無知的說法――人類如真有這個生命功能,昔年也不會讓天花肆虐四千年之久!

病毒可能還在,免疫不會天生,想想,第二次爆發的可能,真的消除了?

這才是我們可以最自信的地方,畢竟曾經的八萬多感染者,除去不幸離去的三千多人與還在醫院的數百人,其他人是真正的治好了。

這可不是政策與體制優勢的勝利,是真正醫學的剩利。

所以,對於專家們的警告,與其理解為對病毒活力、殺傷力的敬畏,不如說是對治療難度的擔心。這個難度,應該是更多偏重於專業性要求、藥物的稀有、治療成本的高昂。

當然也依然有病毒本身太快太強的傳染性,縱然已經可以治療,但如再大規模創傷人群,也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的。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不必對新冠有太大的恐懼了,雖然減少聚會、保持人與人的距離依然不可少,有疑症及時去就醫,都是該有的行為準則。不然,就會成為對親人對社會的禍害者,也會讓自己重歸貧窮――現在,一旦發病,可沒有國家買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