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大考,我市援鄂醫療隊交出“硬核答卷”

戰“疫”大考,我市援鄂醫療隊交出“硬核答卷”

戰“疫”大考,我市援鄂醫療隊交出“硬核答卷”

1月25日,大年初一,當人們在家中吃著新年餃子的時候,我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5名隊員已經一路小跑著奔赴戰場——緊急支援黃岡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當時的黃岡,是除武漢外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1月28日,我市第二批7名醫護人員馳援黃岡;2月9日,我市第三批12名醫護人員出征武漢……國家召喚,使命必達。兩個多月的時間裡,24名醫護人員艱苦奮鬥,幫助方艙醫院“關門大吉”,幫助大別山醫療中心患者“清零”,為武漢人民、黃岡人民交上了一份“硬核答卷”。4月5日,隨著第一、二批援鄂醫療隊的12名隊員凱旋,至此我市24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全部完成援鄂任務,平安歸來。

從派出最精幹的醫護力量馳援湖北,到威高、迪尚等企業“火線轉產”,將一車車防護物資發往一線,再到全市上下捐錢款、捐物資,送鮁魚餃子、送愛心蘋果……威海力量、威海精神、威海大愛在馳援湖北中不斷匯聚、閃耀。

文字記者:杜曉瑩 楊彩明 曲黎悅

圖片均為資料片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我市第一、二批援鄂醫療隊12名隊員結束隔離回家。

義無反顧赴荊楚,致敬最可愛的你

1月24日,大年三十。我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曲濤家中,已經有了濃濃的過節氣氛。

就在計劃著好好過個年的時候,曲濤接到了單位徵集報名的電話,“想都沒想,我就報上名了,雖然不知道會派去哪裡。”報名請戰18個小時後,曲濤登上了前往湖北的飛機。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普通人都明白它的厲害,專業出身的醫護人員又怎能不知道其中的風險。

“那裡是我應該出現的地方”,同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的李金玲說,自己專業對口,還是一名黨員,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祖國需要,還有什麼條件可講!”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宋文玉,特意瞞著父母,還沒和10歲的兒子道別,就已經奔赴一線。

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湯鷹說,2003年SARS疫情時,她們一直被保護,現在是時候用行動去證明了,“換我們來”,不只是說說而已……

短短4天時間,面對祖國和人民的召喚,12名醫務工作者不顧安危,毅然走上了前線,代表威海勇往直前。

戰場有多艱苦?黃岡市1月31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可見一斑:黃岡市副市長陳少敏說,黃岡為貧困地區,醫療條件相對較差,城區尚沒有符合條件的傳染病醫院有效收治病人。

然而,越是艱險,越要用“挺進大別山”的精神向險而行。

1月28日,首批援鄂醫療隊火速參與改造出了兩個病區的感染隔離病房,開放100張床位。當晚,黃岡“小湯山”收治首批病人,7個小時內,收治了近50名患者。

就在第一、二批醫療隊員直奔黃岡後,我市第三批醫療隊員也直驅前線。

2月9日凌晨1時17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春燕接到了當天出征湖北的通知,她留給丈夫和兒子一個告別的笑臉,但心裡其實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被感染,甚至犧牲。

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謝聰表示,出發時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自己必須去、應該去。

隊員呂院華說:“肯定怕,但總要有人上。”

“用生命守護生命”,平時可能只是響亮的口號,但在危急關頭,卻是醫護人員必須踐行的承諾。

白衣執甲,是什麼讓這些和藹可親的醫生、溫柔如水的護士義無反顧,成了不懼生死的勇士?24名援鄂“白衣戰士”的回答齊整響亮:選擇學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奔赴沙場,就要拼盡全力為湖北人民搏來個春天!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家屬到站臺接英雄回家。

進入疫情嚴重的武漢和黃岡,醫療隊員何嘗不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而黨旗則成了他們照亮前路的“火炬”。

2月29日,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澄強因為表現出色“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王澄強說,68天的馳援中,深刻感受到黨的力量,深知自己時刻代表著威海醫護人員的形象,“代表威海出征,必須全力以赴!”

1月28日抵達黃岡,1月30日進入“臨時醫院”。踏進醫院那一刻,即使是從業17年的王澄強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由學生宿舍改造成的隔離間與醫生穿脫防護服的地方僅隔著一塊木板,極強的暴露性意味著整體不安全指數直線上升。

雖然條件艱苦,但王澄強迅速展現出專業的一面:面對血糖不穩定患者,他第一時間給出“先口服胰島素,再考慮注射或泵著”建議,10余天後患者情況穩定成功治癒出院。“每名患者治癒離開時都會鞠躬感謝,那一刻特別高興、特別感慨。”王澄強說,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肯定,更是對“威海醫生”的肯定。

雖然厚厚的防護服讓我們難以分辨,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威海援鄂醫護人員。無論是在武漢方艙,還是在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隊員們不僅拼盡畢生所學用專業知識救治病人,還時刻用心用情給病人以家人般的撫慰。

2月17日,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內,威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謝添開始負責咽拭子採集。每採樣一個人,她就可能與病毒“面對面”一次。“我是黨員,病人需要我,戰友也需要我。”謝添說,咽拭子採集多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為此,她沒少拿自己當“工具人”,“親身體驗手法和部位,才能更好地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漸漸地,謝添的採樣時間從每次2至3分鐘縮短到了1至2分鐘。而縮短的這1分鐘,就來自於上百次練習後的熟能生巧。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市援鄂醫療隊的黨員們用責任與擔當、堅強與執著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與使命。受他們感召,越來越多的人跟了上來。

2月19日,隊員李莎莎在自己的入黨申請書裡寫道:在抗疫前線,我見到聽到太多讓我震撼、讓我敬仰的人和事,讓我對黨更加熱愛敬仰,我不想再等下去,迫切地想加入其中……

隊員黃婷也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希望抗疫最前線成為見證入黨誓言的地方,雖然臉上常常會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但她卻微笑著說:“在這裡,我就是他們的依靠,我還得再努力點。”

患者的心理情況需要醫護人員給與特別關注。有一次,一名患者在多項檢查指標均正常的情況下,卻一直說自己喘不上氣。黃婷思來想去,可能是心情原因。“別擔心,我和您聊會天吧。”在有來有回的聊天中,患者漸漸不再喊憋氣了,還笑了一下。黃婷心想,值了。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小朋友將自己畫的畫送給抗疫英雄。

湖北威海情深,感謝拼過命的你

從1月25日開始,我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衛方方每天都會寫她的戰“疫”日記。3月18日這天,她在日記裡寫道:隨著最後兩名患者走出北廣場,黃州區現有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標誌著黃岡全市“四類人員”全部清零。在逆行的第54天,我們提交了“黃岡答卷”,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3月21日,是12名第一、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們難忘的一天。這天上午,山東醫療隊踏上了回家的歸程,數萬名熱情的黃岡市民排長隊夾道歡送,老鄉們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感恩之情。

隊員李金玲說,除了道路兩旁湧來的歡送市民,還有許多黃岡市民從自己房子裡走到陽臺上,衝著他們大聲喊道:“山東好人”“謝謝山東”,而醫療隊的隊員們也拼盡全力衝著車窗外的黃岡老鄉們喊道:“黃岡加油!”

“致敬山東人民,黃岡人民永遠銘記”“齊魯大愛,此生銘記”“山東恩人常回家看看”……這恩情有多重,不僅在接連不斷的感恩橫幅裡,還有黃岡人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有一位穿紅衣服的阿姨一邊流淚一邊作揖。途中,黃色的黃岡出租車隊自發鳴笛送行,司機師傅們說:“雖然隊形不齊,但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13公里的車程,老鄉們送了一路,隊員們哭了一路。來時街上空無一人,去時萬人空巷相送。

隊員於星海說,他分明看到路上的一位市民就是他們治癒的患者,互相認出的那一刻,那位治癒患者跟著車跑了好久,邊跑邊揮著手說:“護士啊,謝謝您啊!你們一定平安回家。”說到這裡,於星海的眼眶又紅了:“何德何能被他們稱作英雄,我們只不過盡了自己的職責!”

歸來前,我市12名第一、二批援鄂醫療隊員被授予“黃岡榮譽市民”稱號。黃婷說,等以後一定帶著家人以另一種身份來黃岡看看,去看看曾經義無反顧“挺進”,卻一直也沒見到的大別山。

同樣的淚目送別也在武漢進行。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田靜回憶說,3月17日是她記憶中流淚最多、也最溫暖的一天。從漢陽方艙到天河機場的40分鐘車程裡,武漢市民在道路兩旁含淚送醫療隊員回家。田靜的淚浸溼了兩個口罩,她說:“如果再選一次,我會第一批就來!”

監製:朱凱輝

統籌:邵春濤

審讀:梁 靜

战“疫”大考,我市援鄂医疗队交出“硬核答卷”

【刷爆威海人朋友圈的文章】

原創 · 春暖花競開丨威海旅遊在春風中“回暖”

原創 · 春暖花競開丨市區商圈迎來“補償性”消費

原創 · 綠色清明丨懷念親人流行“非常”表達

原創 · 綠色清明丨森林消防員不走“尋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