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葉三張

相傳北宋年間,此地有一個孤身老漢

民間故事 葉三張

,他一生艱難,省吃儉用,積攢了一百兩銀子。

民間故事 葉三張

他打算在臨終前,把這些銀子交給一個可靠的人,作為辦理後事的費用。他住的是一間茅屋,銀子放在屋裡怕強盜和小偷,他想找個地方埋著,才比較放心。他把銀子裝進一個罈子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把銀子埋在茅屋旁邊的一棵大樹下。

民間故事 葉三張

為了日後便於尋找,他還在上面壓了一塊石頭。他想,夜深天黑,不會有人看見他埋銀子,下過大雨後,別人也看不出埋東西的痕跡,便放心回家睡覺。

第二天一早,他路過大樹下,看見他埋銀子的地方,露出一個坑,上面壓的石頭也掀在一邊,銀子被人挖走了。真像五雷擊頂,他呼天嘁地,放聲痛哭,向聞聲趕來的鄰居和過路人訴說他的不幸。人生最後的一點希望破滅了,他幾次自盡,都被人救了。有人把他銀子被偷的事情稟報到官府,官府卻乾瞪眼,無能為力。

有一天,他聽說包公路過此地,就去攔轎嘁冤。包公聽說了這件事,立即帶王朝、馬漢等人去觀察現場。他左看右看,找不到盜竊的跡象,他想大風暴雨的深夜,天又黑,誰看見孤老漢埋銀子呢?這個賊是誰呢?會有誰出來作證呢?這些事,只有這棵大樹知道。包公拿定了主意,立即叫王朝、馬漢傳令地保和村民前來集會,搬來桌子椅子,在大樹下開庭審判。

包公坐在審判席上,嚴厲得像一尊黑臉神

民間故事 葉三張

​,許多人見了胯子發抖,不知哪個壞蛋這次該倒黴了,難逃法網。包公開審了,他說埋銀子和偷走銀子這件事,這棵樹都知道,命令大樹當堂交代。這棵樹卻不回答他。包公大怒,他命王朝、馬漢打它四十大板。打了四十板後,只落下三張樹葉。

民間故事 葉三張

包公更憤怒了,他說:“三張葉子能值一百兩銀子麼?”他命王朝、馬漢再打它四十大板。結果又落下三張葉子。包公對大樹說:“我要你交出一百兩銀子,要不就說出誰偷的,你為何不說話?”又命王朝、馬漢再打四十大板。結果同樣,得到的還是落下三張樹葉。

包公覺得奇怪了,怎麼總是落下三張樹葉呢?其中必有緣故,於是判定作案偷銀的人名叫葉三張,隨後宣告已找到犯人的線索,審判結束。老百姓不知道包公弄的是啥神鬼功夫。此後經過明查暗訪,在河南洛陽找到了葉三張這個人。原來葉三張是一個做生意的小販,那天夜裡在一棵大樹下避雨。深夜見一個黑影來到大樹旁活動,便起了疑心,用手挖開鬆軟的溼土,取出裝銀的罈子,便連夜趕路回到了家鄉。當地人都說他在外地揀到銀子,發了財。經包公審問,他交代出上述經過,包公命他將一百兩銀子送回給那位孤獨老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