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是否也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嫌棄自己的現狀,把自己的種種不好的境遇歸咎於自己的不完美,歸咎於自己的愚笨,自己的不努力?總是想如果回到以前,我再努力一下,我現在會不會就更好。如果有不甘、自責,自卑等情緒困擾。我建議你可以讀一下《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算是對自己的自身的療愈吧。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一、人是可以改變的

由於一些童年的陰影,造成成年後的自己對一些事情變得膽怯,不敢觸碰創傷。如果我們一味的關注於過去,沉浸於“原因論”中,也就是因為A造成了B的情緒或者說行為,我們就會不勇敢。其實認識可以改變的,我們對童年的傷害之所以這麼深刻,是要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因為產生恐懼的心理,使我們不去觸碰傷痛,便不再重複受傷害。為了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我們才產生恐懼。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目的,我們便可以改變自己。

二、我們自己的性格是自己所選擇的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性格如何不如意等等原因歸咎於我們遺傳的因素,實際上有一點,但是大多數都是自己所決定的,大概在我們10歲左右,我們自己便已經選擇了自己的性格,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改變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歸根結底,掌握權在自己手裡。

三、總是想成為別人,背後的真相

總是羨慕成功的人,羨慕他們為什麼如此成功,而自己卻這樣的失敗,原因幾何?自己是否也想過呢?既然想過別人的人生便去創造,不一定是一樣的。有時候想做別人,究其原因是你認為現在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你的境遇不如意,變相成為別人,這樣可以逃避現實的壓力,殊不知別人也有自己的壓力,只是雲遮月般朦朧你也看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你的不幸是你自己選擇的,別不信,別把責任推給別人,沒有人閒到去幫你選擇不幸,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這樣。

四、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

總是以為為時以已晚時,恰恰是剛剛開始的時候。抓住當下,從此刻開始,我以前想寫作,但是總是在大腦裡想了又想,從來不下筆,我總覺得自己要是一寫,也會成為一個叱吒風雲一般的人物,後來有一天,我一動筆,發現好難,情況不是我想的那樣,我才明白,不邁出第一步,永遠沒有改變。但是,我依然執迷不悟的認為可能是時機不對,我沒時間寫這些,我沒有素材等等原因。直到今天才下定決心與拖延說不,從當下開始改變。

人生是自己的,就這樣短短的,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該怎樣由己做主。

書還沒有讀完,這是前幾章一點點的感悟,希望我們一起共勉,一起學習,後續感想會持續敲出來。

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答應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