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趙丹

【簡介】

原名趙風翱,男,漢族,籍貫山東肥城,生於江蘇揚州,後居南通。中國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在他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一共拍攝了35部故事片,塑造了一系列光輝的藝術形象,被譽為“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享譽國內外的人民藝術家”。為中國的戲劇和電影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李時珍》劇照

1931年他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32年,首演田漢編劇的《C夫人肖像》,轟動一時,成為1932年舞臺表演最佳演員。後在明星公司導演李萍倩的極力推薦下,趙丹加入明星公司,改名為趙丹,先後出演了《上海二十四小時》《時代的兒女》《到西北去》等20多部影片,成為引人注目的明星。1935年,他參加了上海業餘劇人協會,除演出一些宣傳抗日救亡劇目的同時,還演出過《娜拉》《大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世界名劇,極受當時觀眾的歡迎。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林則徐》劇照

1936年到1937年他主演的《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是最早展現其藝術才華的優秀作品,成為他表演藝術的轉折點。在《十字街頭》中,他飾演失業大學生老趙,這一角色的經歷、性格與他相近,演來得心應手,把老趙那種天真、忠厚、熱情、純樸到有點傻氣的知識分子形象,生動地體現在銀幕上。《馬路天使》中,趙丹飾演窮困的青年吹鼓手,比較真實地刻劃了角色心地善良、熱情助人、淳厚朴實而又喜歡自作聰明的性格。從此,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並開始在表演方法上進行有意識的探索。《馬路天使》公映後,趙丹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葩”。外國舉辦中國的電影節時,大多都選中了他主演的這部影片。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林則徐》劇照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馬路天使》劇照

1937年後,趙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抗日宣傳活動,參加了《保衛蘆溝橋》《放下你的鞭子》《上海屋簷下》等話劇的演出。趙丹卻受到反動軍閥的迫害,關押在監獄裡達五年之久,後經周恩來親自多方營救,才得以出獄。回到上海,他又加入了崑崙影片公司,連續出演了《幸福狂想曲》《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這時期,隨著閱歷的加深、經驗的積累,他的表演有了顯著的進步。《烏鴉與麻雀》是他表演藝術趨於成熟的一個明顯標誌。趙丹在其中飾演的肖老闆是一個都市小市民的典型:他愚昧而自作聰明,軟弱而假裝強悍,目光短淺而野心勃勃,無所事事,以東打聽、西廣播為樂趣。他在社會底層飽受欺凌與壓榨,卻麻木不仁,用自我解嘲來慰藉靈魂。趙丹活靈活現地塑造了這一藝術形象。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聶耳》劇照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十字街頭》劇照

趙丹的藝術青春在五六十年代依然放射光輝。他在《李時珍》《林則徐》《聶耳》這3部影片中塑造的3個歷史人物形象,達到當時中國表演藝術的高峰。這三個人物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李時珍深沉含蓄,清逸古樸,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林則徐氣勢宏偉,技巧細膩,充溢著陽剛之氣;聶耳感情熾熱,時代感強,有著激盪人心的浪漫氣息。趙丹塑造的人物,以鮮明的個性、豐富的色彩、深邃的意蘊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大都成為中國電影畫廊中不朽的藝術形象。粉碎“四人幫”後,他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編寫了《銀幕形象創造》和《地獄之門》兩本書,成為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理論研究的寶貴財富。1980年中日合拍《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邀請他擔任主角,不幸的是,影片尚未開拍,他就病倒了,不久癌症便奪去了他的生命,終年65歲。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十字街頭》劇照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我們夫婦之間》劇照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烏鴉與麻雀》劇照

中國影壇上的一朵奇葩--趙丹


《烏鴉與麻雀》劇照

【主要電影作品】

《琵琶春怨》、《上海二十四小時》、《時代兒女》、《十字街頭》、《馬路天使》、《中華兒女》、《遙遠的愛》、《關不住的春光》、《烏鴉與麻雀》、《林則徐》、《聶耳》、《烈火中永生》;《烏鴉與麻雀》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一等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週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週年中他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