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日結束,孩子開學前,家長最關心這五大問題

國慶節假日結束,孩子開學前,家長最關心這五大問題

母與子


當今的孩子成長在一個充斥著電腦、手機和遊戲的世界裡。今年新入學的孩子在學校裡待了不到1個月,很多家長們就發現了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手機等電子玩意兒上:這些電子玩意兒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還是有害?

事實上,從電腦等電子產品問世不久,就有人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新媒體已經滲透到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每天的生活中平均有近6個半小時是與各種新型媒介一起度過。國外甚至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M一代”,M代表的是英文媒體的意思,M一代指是目前從8歲到18歲的與與新媒體朝夕相伴的一代。

更嚴重的是,當一個小孩子非常近距離的坐在電視機或手捧手機,手不失機,迷失在最喜愛的節目中,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現在,各種各樣的電遊和玩具都在爭奪孩子的眼球,注意力經濟已經打起孩子們的主意。美國兒科學會通訊和媒體委員會兒科醫生和女發言人凱思琳·克拉克·皮爾森指出,在日本,孩子們一邊看音樂電視,一邊語音聊天。一邊玩電遊,這樣的事越來越普遍。

教育心理學家兼《連接失敗:電腦如何影響孩子的思想——我們該如何應對》一書的作者簡·海蕾博士說:“這是在兒童史和人類大腦發育史上的一項完整的的實驗。”如果你不知道如果幫助自己的孩子應對新技術帶來的這些令他們分心的東西,那就是聽一聽專家的建議。當國內的專家在這些問題上爭得莫衷一是的時候,也可以聽一聽國外專家的看法。

問:我的孩子一邊做家庭作業,一邊聽音樂,還時不時地跟同學用語音聊上幾句。這種多重任務處理是否會妨礙學習?

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拉塞爾·波爾多克博士回答說,當然會。他說:“當你的目的是學習時,專心致志很重要。你在執行多種任務時,學習能力和記憶力將被大大降低。”

在波爾多克博士的一項研究中,14名成年人(平均年齡26歲)必須在聽一系列音調很高的嗶嗶嘟嘟聲的同時學習新任務。波爾多克發現,這種類型的多重任務處理削弱了參與者的學習能力。現實生活中,一位青少年在閱讀教科書的同時語音聊天,其實就是在從事多重任務處理。這種情況會導致什麼結果呢?波爾多克說:“你同時執行很多任務,分散了注意力。在心理學上的一個最基本和最廣泛的發現是,你在很多事情間來回忙碌時,效果就沒有集中精力將各項任務單獨突破更好。大腦在同時處理多種任務時,存在一些非常基本的限制因素。”

與主動去做多重任務相比,一邊被動地聽音樂一邊學習所處理產生的分心效果一樣嗎? 波爾多克博士表示,目前還不太清楚:“我們的研究確實沒有顯示出那種被動的背景噪音是影響學習的必要因素。我們還沒有著眼於這方面的研究。” 海蕾博士說,這要根據學生而定:“有音樂作背景時,你或許仍然可以集中精力。一些孩子能做到這些,一些孩子就做不到。”

海蕾指出,如果孩子執行多重任務的程度達到令父親吃驚的程度,父母強行要求孩子改變做法通常不會有好的效果。她指出,應該告訴青少年多重任務處理的危害,讓孩子自己思考,對他們和他們的學習來說,這意味著什麼。讓孩子制訂出計劃,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青少年將做家庭作業的時間與主動娛樂的時間分開,比如,做45分鐘家庭作業後可休息15分鐘,利用這15分鐘給朋友打電話或更新“我的空間”。

問:新學年開始了,我10歲的女兒看到有的同學買了新手機,也求我給她買一部。我應該滿足她的要求嗎?

美國兒科學會通訊與傳媒委員會的一位代表雷吉娜·米特爾醫學博士說:“我們一般不建議給尚未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買手機。”

米特爾表示,但也不要太絕對,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例如,如果他們從學校獨自走回家或回父母的辦公室,尚未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也需要一部手機。米特爾表示,如果家長決定給小孩買手機的話,他們可以通過預付費的方式更好地控制手機的使用,這種方式就是,家長提前給孩子充話費,如果有需要的話再續充。

如果只是為了和同學攀比,是否應答應孩子買手機的要求?米特爾表示,這個時候你要對孩子說不。但你可以告訴她將來等到她更加獨立,可能需要用手機的時候再給她買。

問:我上中學的女兒整天沉溺於手機中,跟同學們聊個沒完。為什麼她喜歡這種聯繫方式呢?

海蕾解釋說,這是一種正常的青春期行為。她說:“同學之間的關係對很多那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女孩。如果其他所有人都在這麼做的話,那全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會感覺自己不合群,遊離在同齡人之外。”

但米特爾表示,不受控制的使用手機肯定是不對的。她說:“你必須有耐心、能諒解。但同時,必須進行限制。”

另一個問題:孩子在父母已經上床休息後發短信微信。米特爾說,她女兒在她的房間裡用手機,她能聽見女兒和某人的交談。但如果她用一些社交軟件,用文字交流,她無法知道女兒聊什麼了。

米特爾表示,不要讓過多的手機交流打斷孩子寶貴的休息時間。她建議,家長們可以在晚上拿走孩子的手機並保管起來。

問:我8歲的兒子迷上了電遊,迷戀到每天一玩就是3個小時。我應該通過在表現好的前提下才准許他玩的方式來限制他玩電遊嗎?

米特爾說:“這個方法不好。我們鼓勵的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如果換成我的話,除了額外的電視時間我會讓他們多活動活動。更好的獎勵,如一次公園散步或一雙嶄新的溜冰鞋會鼓勵他們多進行身體鍛鍊。”專家們表示,實際上,家長應該制定規則,限制孩子每天玩太多的電腦遊戲。

米特爾介紹,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到18歲小孩每天接觸屏幕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包括看電視、上網或玩遊戲,甚至是在手機上看電影或玩遊戲。米特爾補充表示,2歲以下兒童應該避免接觸屏幕,象看電視。閱讀、猜謎、與其他小孩一起玩對兒童發育和社交技巧是更好的選擇。

為了幫助限制孩子花在電腦遊戲上的時間,家長們不要把電視、電腦和手機放在孩子的臥室,放在家長可以看得到的地方。至於手機,要讓孩子養成睡覺之前交手機的習慣。

問:我兒子多數空閒時間都泡在網上,玩遊戲、下載音樂、語音聊天和各種刷屏。孩子玩這些東西玩到什麼程度就是有害的?

海蕾解釋說,成績下降、朋友越來越少、睡眠受到影響,這些信號中出現任意一種都可能說明孩子上網時間過多。她建議,試著監控孩子的上網。如果你擔心孩子的上網習慣已經嚴重影響了學業、家庭生活或社交,就該考慮向老師或心理專家求助了。她說:“你有必要找一位顧問諮詢。這決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