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的太突然,形勢風雲變化。很多正準備報考研究生/MBA/各種考證的小夥伴們,也包括大部分中學生們都因為疫情困在家裡,原來預定的輔導班也無法開課了。自己在家或學校裡複習,效率不高,沒有章法,這樣下去幾個月估計今年的考試就要泡湯了。

4個妖怪

疫情像"照妖鏡",在學習方面也把我們的"Bug"給完全照了出來。

"妖①",時間管理能力差,一天一晃兒就過去了。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刷刷抖音,一會兒看看朋友圈,一會兒還要在群裡聊幾句。兩個月就這樣溜走了,可是什麼也沒怎麼準備啊。

"妖②",沒有學習計劃,整體上如何統攬考試的幾個科目,如何根據現有時間制定複習計劃,統統都沒有,就是想起來就複習,想不起來就多玩玩。

"妖③",因為疫情,沒有了線下的輔導班,自己不會的東西也不知如何解決,好像沒有了主心骨似的。

"妖④",沒有了必勝的信心,一片渺茫。

......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1、病毒的傳播模型

先不提這些惱人的"疫情",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次疫情中的新冠病毒傳播問題。

我先給出幾個線索:

0、新冠病毒不知何時在何地,傳染給了武漢某名患者身上。 ——"單點突破"

1、 武漢開始出現幾個集中的患者時,社會及政府並沒有太重視(也許就並不瞭解這種現象)。 ——"R0傳播"

2、 社會上的老百姓沒當回事(包括當地政府和醫院),該吃吃該喝喝,該社會活動照樣社會活動。

3、 接著幾名患者又繼續擴散給三四個身邊的人。 ——"網狀裂變"

4、 這三四個被傳染的人,又傳染給各自身邊的三四個接觸者。 ——"指數增長"

......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上面這幅圖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場景。

"新冠病毒"搞定一個人(所謂的零號病人),只要這個病毒是正常的,有活力的,那麼就實現了"單點突破";

此後病毒就開始"R0人際傳播",若不加以控制,疾病數常會呈現指數增長的態勢。這其中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R0值,也就是傳播指數。

指數增長有多可怕?成倍增長就屬於指數增長,假如我們有一種足夠大的紙,每摺疊一次,紙張厚度就會翻倍,如果我們能夠摺疊46次,那這張紙的厚度將達到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不同的傳播指數R0,會帶來不同的病毒傳播裂變速度,和相應的危害程度。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R0值是指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患者能傳染給幾個人"。R0值越大,增長的速度越快。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降低傳播速度的措施

人類為了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通常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呢?

1、 "零號病人"的生態環境不存在,也就是教科書上的傳染源問題;

2、 切斷傳播途徑,例如戴口罩,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次數,這是教科書上的傳播途徑問題;

3、 加強人的體質鍛鍊,增強每個人的機體免疫力,也就是教科書所說的易感人群問題。

病毒傳播4個模型:SI、SIR、SIRS、SEIR模型

病毒傳播是有害行為,我們人類就要想辦法降低病毒的傳播,也就有人在研究病毒的傳播模型。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病毒傳播有4種模型,分別是SI、SIR、SIRS、SEIR模型: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病毒傳播4個模型

對於 2003 年發生的 SARS 疫情,國內外學者建立了大量的動力學模型研究其傳播規律和趨勢,研究各種隔離預防措施的強度對控制流行的作用,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有關 SARS 傳播動力學研究多數採用的是 SIR 或 SEIR 模型。評價措施效果或擬合實際流行數據時,往往通過改變接觸率和感染效率兩個參數的值來實現。


我們不用過多細究這些模型的真實面目,因為這牽扯到很多數學工具的認識,我們只把結論性的輪廓知悉即可。

指數增長的力量是巨大的。

英國Lancaster大學曾在1月24日刊登過一篇對上海疫情的悲觀預測,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基於R0在3.5到4.5的測算,截至2月4日上海會有900多例病例,如果以此類推,到了2月18日患病人數可能達到驚人的80萬例。即使是較為樂觀的估計下,另一篇柳葉刀雜誌1月31日發表的文獻之中,假設了上海有來自湖北的輸入性病例98例,在R0值為2.68的情況下,到2月18日,預測上海的患病人數為8萬例。

這個傳播模型,與我們的學習系統的底層邏輯是一致的。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2、學習系統的底層邏輯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人類的大腦結構。

這是一個神經元的結構。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這是我們大腦的演示整體結構圖,有大約成百上千億個神經元細胞在為我們工作著。這些神經元構成了一張超級複雜的神經網絡,我們人類對這張神經網絡的認知還很少,現在很多的腦科學家正在研究我們複雜的大腦。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人類的對自然界的認知,以及學習都是通過感官獲取信息,進入大腦進行處理,之後形成各種有用或無用的信息,甚至知識。

信息獲取路徑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通過上面這幅圖,可以看出人的信息獲取路徑,我們經常用的三種主要方式:

聽覺(耳)、視覺(眼)、觸覺(手)。這主要是信息(知識)輸入方式,要多元化;另外信息還要輸出,也要多元化。

我們如何組合運用多感官來幫助我們的學習呢?後面我會陸續講出。

365天指數裂變

我們再來看看一點細微的變化,經過365天指數性的裂變後帶來的巨大差異。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我們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每一天的"知識學習",如果你比原來的"你"多一點點,一年365天下來,這些"知識"就會產生指數裂變的效果。

相反,如果我們每天都比別人少一點"知識學習",或者每一個知識點都差那麼"一點點"理解,那麼一年365天下來,也許差距會有多大都無法想象。

而我們大部分人都忽略了這種"指數裂變"的意識。

知識點關聯

我們每一個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一個典型題目或者知識,往往都需要關聯到以前的很多知識點,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關聯點或幾個關聯點出現問題,那麼最終的結果就不會出來。(如下圖所示)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辦公高效“降妖”法

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呢?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嚐盡了各種辦法,包括報了很多課外輔導班等等,但效果還是不理想,而且找不到背後真正的原因。

這其實是我們的整個學習系統出現了問題。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系統(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我們要先認識到學習系統的底層邏輯,這套邏輯的模型與"病毒傳播模型"非常近似。

回顧"病毒傳播模型"

我們在回憶一下"病毒傳播模型":

0、新冠病毒不知何時在何地,傳染給了武漢某名患者身上。 ——"單點突破"

1、 武漢開始出現幾個集中的患者時,社會及政府並沒有太重視(也許就並不瞭解這種現象)。 ——"R0傳播"

2、 社會上的老百姓沒當回事(包括當地政府和醫院),該吃吃該喝喝,該社會活動照樣社會活動。

3、 接著幾名患者又繼續擴散給三四個身邊的人。 ——"網狀裂變"

4、 這三四個被傳染的人,又傳染給各自身邊的三四個接觸者。 ——"指數增長"

......

上述分析說明了什麼呢?該模型有幾個重要要素:"單點突破"、"R0傳播"、"網狀裂變"和"指數增長"。


未完待續,關注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