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彭福石寵遷居靈溪

宋紹興五年(1135年),彭師寶在下溪州病逝。其子彭福石寵繼承剌史之位。彭福石寵沒有漢名,依土家語取了四個字為名。他上任的第二天,宮中的總管向永基即對他建議道:“新官上任,當謀子孫久遠之計。我溪州治所,擬搬遷到別處為宜。”

  “為啥要搬遷?”福石寵問。 

  “會溪坪這地方距江邊不遠,有水患威脅。辰州乘船來也容易入侵,於防守邊界亦不利。故為子孫基業計,應再擇新的治所。


故事:彭福石寵遷居靈溪


  “依你看,該遷何處為好? 

  “距此百里之外,有個靈溪,以前是吳王盤距的宮城,那地方若加以修建,可作溪州中心治所。”

  “但不知其地風水如何?”彭福石寵來了興趣。

  “我們可實地去查看詢問一下就知道了。”向永基建議道。

  “好,應當去看看。” 

彭福石寵被說動心了,遂要向總管和楊開泰相陪同,當日即在百餘護衛的簇擁下,坐著轎從會溪坪經王村到高坪,再至銅瓦溪,於第二天上午來到了靈溪河畔的鳳凰山上。在鳳凰山邊,向總管找到當地一個會看風水的胡知全老人,讓他給彭福石寵指點此處的風水奧秘。

胡知全帶著這一行人來到鳳凰山頭的一塊大石上,用手指著周圍的山勢說:“此處是個萬馬歸巢的風水寶地。你看,這裡的四面大大小有幾十座山環抱,中間有一條清清的靈溪河穿過。河對面那座山叫筆架山,象一支高聳的筆桿,兩旁的小山象宮殿裡的兩把椅子。前面橫臥的山似玉屏拱書,這邊的鳳凰山,背後相連有福祿壽三座小山,名為三星山。有讖語云:‘繡平拱座年年在,福祿山前永坐基’。解語是:誰佔住這地方坐宮城,就會有福祿壽三星庇護而永遠穩座基業。” 

  “有理,有理!這地方的風水果然非同凡響。”彭福石寵高興地點頭,又道,“那幾面的山稱做什麼?”

 

故事:彭福石寵遷居靈溪


 胡知全又回道:“那東邊的大山叫太平山,乃保障太平之意,太平山旁邊的一山名紫金山,兩面的山名將軍巖,西南還有青獅山、白象山,這些山都是拱衛紫金山金鑾殿的有力屏障!”

  “這地方不僅山青水秀,還易守難攻,若作溪州治所,實乃理想之地。”楊開泰也贊成道。  

  “好,就選定這裡!”彭福石寵最後表態道,“你們二人就負責修建這座新城,要把這靈溪好好丈量一下,宮殿、街道、城牆,要建得氣魄,漂亮。”

  “遵令!”向總管回道,“我們會盡力把宮城修得讓你滿意。”

  彭福石寵點點頭,當日即在靈溪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返回下溪州。

向永基和楊開泰奉了彭福石寵之命,即到各寨調來大批工匠和民工,開始精心修造起土司城來。經過半年多的打造,這靈溪河畔便建起了一座嶄新的土司。

工程竣工後,彭福石寵在向總管和楊開泰中軍等人陪同下,又親到宮城巡視了一遍。只見這城內已建八街九巷,每條街道的地面都鋪著紅褐色的卵石,並呈現著三角形、菱形及其它直角為主的各種圖案。城內共設三個城門,分別為南門、東門和西門。

由正南的南門到宮內去,要過五重庭院。每進一層庭院,要上十多步臺階,每道庭院內,設有門衛守護。五重庭院的前兩進庭院,為土司辦公的衙門。後三重庭院,設計為土司樂宮、土司內宮和土司寢宮。這些庭院房子,都是木石結構組成。多數房舍都有兩層樓。

在土司樂宮旁邊,還專門修建了一處涼熱洞。其洞依山而進,人工掘進地道內一百多米,洞內由磚石拱成,地面鋪了磚塊。裡面有泉水經暗道流出,洞內還設了幾道能開關的大門,可以隨意控制溫度。住在這洞內,冬天可保溫暖,夏天可享清涼。好比一處天然的空調房子。


故事:彭福石寵遷居靈溪


在土司宮之後,則有高山作屏障,四周還修有嘹望臺,可駐兵防守。繞城還建有二里多長的城牆,防衛方面,可謂固若金湯。

  彭福石寵在宮城內外巡視一遍後,非常滿意地對向總管說:“這宮城修得有氣勢。”

  “那就趕快搬遷吧!這裡一切都準備好了。”向總管建議道。

  “好!馬上搬!”

  彭福石寵手一揮道:“我現在就坐鎮這宮裡,你們要搬什麼東西,就快去搬吧!”

  向總管接令,隨即到下溪州傳達了彭福石寵的命令,除留少數守備人員外,原溪州城的所有軍民人戶都搬遷到靈溪新城來居住。此令一下,原會溪城的二千餘人戶頓時都搬遷一空,而靈溪的土司宮城,從此就開始繁榮起來。(原載李康學著《大湘西土司》,民族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