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圖像傳感器爆發在即,國內廠商如何打破國外壟斷?

圖像傳感器作為攝像頭模組的核心部件,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汽車、安防監控、航空航天等領域。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圖像傳感器市場,然而在高端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市場份額幾乎被索尼和三星佔據。隨著智能手機採用多攝方案的增加以及IoT、AI、ADAS等技術帶動攝像頭應用場景的拓展,市場對CIS需求日益旺盛。

CMOS圖像傳感器爆發在即,國內廠商如何打破國外壟斷?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火熱

作為電子設備的“眼睛”,圖像傳感器近年來成為市場的焦點,成為半導體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領域之一。目前,CCD圖像傳感器和CMOS圖像傳感器(CIS)是被普遍採用的兩種圖像傳感器。CCD圖像傳感器具有量子效率高、噪聲低等優點被應用於廣播電視和工業監測等領域。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CMOS製造工藝水平的提高,CIS由於尺寸小、低成本、功耗低、集成度高等諸多優點在民用消費電子市場逐漸取代傳統的CCD圖像傳感器,帶動了圖像傳感器市場的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全球圖像傳感器銷售規模達到193.2億美元,其中,CIS貢獻188.1億美元,同比增長26.3%,CIS已成為半導體產業中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

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發展現狀

與國外廠商相比,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廠商在技術、規模等方面仍有不足,其產品主要用於中低端消費類電子領域,高端領域長期被外國廠商所壟斷。這對這一趨勢,國內廠商一直在積極的謀求發展,近年一些具有較強實力的CMOS傳感器廠商已經崛起,他們依託自主核心技術,正逐步向中高端市場加速滲透。

CMOS圖像傳感器爆發在即,國內廠商如何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廠商如何突圍

長期以來,CMOS市場被索尼、三星等日韓廠商主導。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價值已達120億美元,索尼的市場份額為50.1%,三星為20.5%,兩個頭部廠商就佔據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CIS屬於特殊製程,包括從鏡頭、彩色濾光片、光模組、邏輯元器件與整合封裝,沒有一般的公版開發流程。ARM提供通用的IP可以加速晶圓設計商的開發時間與簡化流程,但CIS技術都是掌握在各自從業者手上,而IDM廠因為在產品開發上自行掌握速度與策略,技術發展上相對比較有優勢,這也是CIS市場份額多半被IDM大廠瓜分的原因。索尼在CMOS領域有多年的研發經驗,持續精進高端技術開發;而三星除了自身半導體豐富的資源與研發實力,自家的終端也為其CIS銷量提供了保障。

CMOS圖像傳感器爆發在即,國內廠商如何打破國外壟斷?

面對三星、索尼的強勢表現,我國廠商該如何抓住本輪CMOS需求上漲的契機?業內相關專業人士指出,CMOS圖像傳感器是技術與資金密集型行業,具備技術與人才、規模與資金、客戶認證三個壁壘。並建議,國內廠商可以從四個方面發力抓住本輪CMOS上漲契機。

一是從中低端市場領域向高端領域進軍。國內廠商需藉助低端市場的優勢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向高端領域進軍,逐漸佔領市場。

二是併購重組,與國外企業合作進行技術升級,提升研發效率。

三是抓住CMOS傳感器應用的細分領域,逐漸進軍更大市場。國內新進廠商可以從細分領域進軍市場,抓住整個產業鏈的某個細分環節,做到細分領域市場領先,再借機發力更廣闊的CMOS市場。

四是加強與國內中小企業合作,得到客戶產品認證。可以和國內中小企業的合作作為突破口,對產品質量進行認證和推廣。

要抓住CMOS市場機遇,還要回歸到技術開發與量產能力的提升。國內廠商在設計與晶圓製造仍有進步空間,尤其是面向CIS這種製程技術較為特殊,難以與其他產品實現技術共用的產品。另外,IC設計業者與晶圓代工廠的合作也是重點,需相互配合做出良好的產品規劃與開發時程,才能持續在CIS後勢看好的情況下創造競爭力。

CMOS圖像傳感器爆發在即,國內廠商如何打破國外壟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