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嶺》

稻花飄香的季節,我與嫂子、小侄女們一起去高子嶺遊玩。高子嶺群山環繞,隸屬於大橋灣鄉的一個自然村,尤以板栗樹、叢樹、杉樹居多。

在高子嶺,有山林、水庫、果樹,但楠木卻不多見。在嫂子的帶領下,我們直達嫂子的孃家,看到屋後一片板栗林。板栗樹高大茂盛,樹幹蒼勁,灰褐色,樹上掛了很多球形的帶刺的果子。有些果子裂開了嘴,笑了,露出黃褐色的板栗。小侄女們在林間的地上撿板栗,一邊搜尋、一邊歡笑,不一位兒,雙手捧滿了板栗,連忙往口袋裡塞,口袋漲得鼓鼓的。

正當小侄女玩得忘形,傳來嫂子的父親呼叫她們去吃糖炒板栗的聲音。我們跟隨小侄女們到了嫂子的孃家,只見屋內乾淨、清潔;傢什簡單、古樸,這座房屋是一個獨立的院落,是典型的湘南鄉村建築。聽嫂子的父親講述,這一座院落以前是一戶劉姓人家,後來,全家搬至城市,便將這座院落賣了的。小侄女爭相從嫂子的父親手上接過板栗,急不可待地往嘴裡塞,一邊嚼,一邊玩,玩累、吃飽的小侄女又叫嚷著要去屋前的水庫岸際遊玩。

我們快步跟上小侄女,一起來到屋前的水庫。堤壩中央的“高子嶺水庫”五個大字映入眼簾,水庫像一條彎彎的小河。據聞,這一條水庫也是上山下鄉年代村民們挖的,但是,高子嶺水庫沒有東溪源水庫深,夏季容易乾涸。那天,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快要乾涸的高子嶺水庫了。

小侄女們開心地在水庫岸際玩耍,我則被高子嶺四周的山村風景吸引,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詩《灣灣》

竹林腳旁灣灣心語,老叟竹竿輕拍群牛。

清山盡頭一輪紅日,少年清瘦手捧厚書。

梔棗樹下戶戶人家,老婦筍葉編織草鞋。

樹枝頂上一朵白雲,少女痴痴凝視鞋校。

學校前面灣灣小路,草坪牆外灣灣小橋。

群山隔斷灣灣稻田,風花纏繞灣灣心語。

高子嶺的村民們的房屋雖然處於山林之間,窮鄉僻壤的,但也有勤勞好學的少年郎,這裡是出了不少的大學生的。我們沿著水庫岸際走了一圈,又來到了堤壩。堤壩上長滿了枯黃的草給翠綠的山林新增了幾分雅緻。水庫岸際有一棵高大的榕樹,依然翠綠茂盛的,不遠處,還有多株杉樹、叢樹,中有兩棵粗壯枝散的板栗,參天競立,在山林之間耀眼奪目。

正當我沉思的時候,不遠處傳來公雞的啼叫聲。尋聲而去,便見桅棗樹下的那戶人家的女主人,正在撒米餵雞。門前的一片菜地,種滿數種青菜,外面的嫩葉被雞給啄掉了,美麗的景緻像一幅生動的山村風景畫。

數百年前,高子嶺的祖先選擇了這窮鄉僻壤的山林立村挖塘,營造一個適合生存的山水環境,寄託了他們在此生息繁衍的意願。如今,高子嶺人用上了自來水,安裝了太陽能,建起了新村樓房和院落,一條鄉村道路從村前通過。

稻花飄香,撲面而來,讓我們感受到高子嶺村的和諧發展,以及高子嶺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