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漲價,卻捧出首個河南千億首富

現在這豬肉價格,誰要是能吃個豬肘子,那得是土豪呀~

伴隨著豬肉價格一路高歌的,還有一眾豬企的市值。比如這個專注養豬近30年的豬企牧原股份,趕上這波豬肉漲價,市值直接達到了1700多億,而牧原股份的實控人也是創始人秦英林,身價超千億,一舉成為養豬界首富,更是成為了首個河南千億首富。掌聲鼓勵!

豬肉漲價,卻捧出首個河南千億首富

人生就是一場賭局,敢下注的人總會獲得更大贏面

雖然河南本地擁有眾多知名企業,比如中國最大的火腿公司雙彙集團,以及銷往全國的三全食品等。可是現在的河南首富並不屬於這些知名企業,而是一個地道的養豬企業,秦英林

如果人生是一場賭局,那麼秦英林應該是對自己最有把握的“賭徒”。而賭注就是自己的未來。1965年出生在河南南陽,父親為了改善家庭條件,就曾幹起了養豬買賣,可是卻因為防疫方面沒做到位,讓20頭豬死了19頭。也許是深受父親的影響,養豬這事就在秦英林心裡埋下了種子。

八十年代,秦英林獲得了報送河南大學的名額。在那個年代家裡能出一個大學生,那簡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也許是曾經的養豬情懷,讓秦英林放棄了報送,最終選擇了河南農業大學,就讀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畢業後更是順理成章地端起了“鐵飯碗”。國企的日子安穩自在,可是卻不能發揮所長。於是瘋狂了一把,辭職下海,專心幹起了養豬生意。

豬肉漲價,卻捧出首個河南千億首富

22頭小豬起家,發展成“南有溫氏,北有牧原”的上市公司

從農貿市場買了22頭小豬回家自己研究,涉及多種飼料配方。1996年成立河南省牧原養殖有限公司,經營畜禽研製,飼料加工、良種繁育等工作,1998年就被吊銷了。而後2000年又註冊了現在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南有溫氏,北有牧原”的北方養豬龍頭企業。不同於溫氏的“公司+農戶”合作的養殖模式,牧原自繁自養讓品質更可控,當然成本、管理等方面也要求更高。

2014年上市成功,迎來牧原股份和秦英林個人的高光時刻,也讓大家看到原來首富不僅僅是搞房地產的。更是3次問鼎河南富豪榜。而這次國內豬肉價格瘋漲,更是讓牧原股份的市值暴漲,秦英林也成為了河南首個千億富豪。

豬肉漲價,卻捧出首個河南千億首富

機遇與風險並存:市值飛漲,淨利潤虧損,但也要擴張

看到如今的豬肉價格,卻很難想象8月牧原銷售生豬71.1萬頭,同比降36.86%,將近4成。原因也是眾所周知——非洲豬瘟。而更直觀的是上半年,牧原股份的年報顯示,營業收入71億,可是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6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要對投資人和一眾股民負責,那麼牧原能扭虧為贏嗎?還是很有可能的。因為牧原股份將有大動作。而這波操作也將影響國內豬肉市場

目前牧原在大量留種,這不僅是為了保持後續的出欄量,更是為企業擴張做準備。9月發出公告,要在黑龍江、內蒙、山西等地繼續擴張,這標誌著牧原股份將在全國範圍內擁有90家以上的養殖板塊子公司。而為了這一“大動作”,秦英林更是今年頻繁質押股份,全力融資。

豬肉漲價,卻捧出首個河南千億首富

國內豬肉市場大洗牌:未來豬價將穩定

在非洲豬瘟和環境監管等各方面的壓力下,眾多散戶正在去產能化。而我國養豬市場就是以中小養殖戶為主,在多重壓力下散戶不幹了,那麼就給了集中養殖的大企業機會擴張領土。這也是國內豬肉市場的一次大洗牌。大企業大量留種,開疆闢土,短時間內會影響出欄量,但是從長遠來看,最快明年將大幅度提高仔豬的出售比例。這對於穩定豬肉價格也會起到良性作用。日前,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到市場競價交易,大量庫存湧入市場獨異於穩定豬肉價格也起到積極作用,也許現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黑暗很快就要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